先秦穿越生存手冊之娛樂篇

介紹完了吃的,再給您介紹介紹先秦的娛樂吧。來先秦呢,您要是一個貴族私下的生活,可不是白天只有畋獵,晚上只能夜宴觀舞這麼無聊的。

先秦人的生活還挺多姿多彩的,尤其是貴族。您越到先秦會發現那時人們的項目還是很多的。比如賽馬、走犬、角抵、蹴鞠、鬥雞等等。先說賽馬吧,課本里田忌賽馬的內容,大家都學過。簡單地再重複一邊,就是:田忌將軍常和齊國貴族們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馬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對田忌說:“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讓您取勝。”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諸公子用千金來賭注。比賽即將開始,孫臏說:“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拿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拿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已經比了三場比賽,田忌一場敗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

這故事除了表現了孫臏的機智和做事以長補短的重要性外,還告訴我們那時代的貴族賽馬的場面還是挺大。而且賽馬分為三個輪次,三局兩勝還得押注。那會兒的賽馬也是賭馬啊。田忌將軍不僅是一個賽馬迷,還是一個賭馬迷。您要是穿越成齊國的貴族沒準能和他賭一把。

走犬,俗稱獵兔子。也就是在狩獵中,放出您的獵犬去追趕小兔子。這可以說是畋獵的一部分吧。

先秦穿越生存手冊之娛樂篇

,俗稱相撲。本來是先秦時期,軍事訓練的一部,後來走進競技場成全了當時人氣最旺的觀賞遊戲之一啊。穿越先秦看看兩千年多前的相撲比賽也滿意思。

也許您在21世紀不愛看相撲比賽,也不喜歡賭馬,對獵兔子也沒有興趣。但是有一項運動,您多數不會拒絕,那就是足球。雖然現在國足的比賽看著很鬧心,但是兩千多年前我們可是妥妥地足球大國。五星中國不是白蓋,絕對可以完爆五星巴西。因為我們蹴鞠的時候,巴西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在先秦時期,看蹴鞠(踢足球)比賽的人和看英超的人一樣多,蹴鞠(踢足球)是一個人氣超級旺的運動啊。先秦時,蹴鞠(踢足球)的具體規則因為資料有限已無法考證了。《史記·集解》引劉向《別錄》曰:“蹹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估計那兒人蹴鞠(踢足球)和現在一樣也是互攻互守的遊戲,而且還得排列陣形。

鬥雞,也是中國一個很古老的遊戲,同樣它的人氣挺旺的。最早的記載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雞鬥,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文中,季平子將芥末撒在它的雞翅膀上(或雲以膠漆其羽毛),使這隻雞看起來像穿了鎧甲,而郈昭伯在他的雞距紮上金屬刀子。那會兒鬥雞還把雞給裝飾一下,看鬥雞比賽呢,應該也蠻有趣的。

先秦穿越生存手冊之娛樂篇

先秦除了戶外遊戲,室內小遊戲也很多啊。其中最流行應該是六博、圍棋和投壺。先說投壺,它是燕宴時的一個助興遊戲,也是那會兒宴會的禮儀一部分。別的遊戲,您不會最多被人說無趣,這個不會就有些失禮了哦。春秋時期,諸侯們設宴都會安排這個遊戲的。《禮記》、《大戴禮記》都有《投壺》篇專門記述。投壺禮舉行時,賓主雙方輪流以無鏃之矢投於壺中,每人四矢,多中者為勝,負方飲酒作罰。所以這遊戲不會的話,您可能會被罰酒罰到喝爆肚子的。

先秦穿越生存手冊之娛樂篇

,是先秦至漢代都流行的遊戲,帶有一點賭博性的桌遊。戰國時期的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梮(棋局)、棋(棋子)、箸(相當於後世的骰子),其中棋子有12枚分黑紅或黑白兩組。箸,每套博具中有6根箸,行棋前要先投箸,據投箸結果進行行棋,每方6枚有一枚稱梟,五枚稱散,也有稱盧、雉、犢的,因此棋子也有一大五小的。棋子佈於博局,博局也稱“椐”。玩法有兩種,一叫大博,二叫小博。漢代之前都是大博的玩法。玩法是每對博雙方各在棋盤自己一方的曲道上排好6枚棋子。完著拿六根箸當骰子。對博的時候,雙方先輪流投擲博箸,然後根據擲得的箸的正反數量行棋,數越大,行棋步數越多。棋子進到規定的位置即可豎起,改稱名為「驍」,亦稱「梟」。《楚辭·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就是指棋子豎起成為梟。這枚「驍棋」《楚辭·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就是指棋子豎起成為梟。這枚「驍棋」可以吃對方的棋子,吃得越多得到博籌就越多。所以《韓非子》中所言“博者貴梟,勝者必殺梟” 說起來那個年代喜歡玩六博的人很多啊。不僅《韓非子》和《楚辭》提到了這個遊戲,就是《史記》裡也是頻頻出現。

圍棋,在中國的歷史相當悠久。這妥妥是先秦人最喜歡的遊戲啊。《孟子·告子上》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圍棋,實在太流行了,孟子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人正經的事情都不做了,職業搞圍棋啊。可見圍棋的群眾基礎之廣啊。

先秦時代的舞樂也是很發達的。如果遊戲不足以吸引您,那麼您可以去看看先秦的舞樂。您千萬別覺得先秦的音樂很單調,沒什麼樂器。據一些學者考證,《詩經》中記載的樂器多達29件,其中包含了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如果遊戲不能讓您開懷,我相信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交響樂”演奏會讓您震撼的。

如果您和齊湣王一樣合奏,喜歡獨奏也可以。先秦時期,著名的音樂家也有很多,比如著名的琴師史曠、著名的擊築高漸離、非著名吹竽師南郭先生(之所以非著名,因為他不會吹竽,而冒充會吹竽。濫竽充數的得到了齊宣王的賞識,齊宣王死後,齊湣王繼承王位,齊湣王喜歡聽一個一個的演奏,南郭先生聽後便逃走了。)若是這些演奏家不足以吸引您,那麼給您介紹一位韓國的著名歌星。

韓娥姑娘,可是先秦時代的一線歌星,絕對是娛樂界一姐的地位。她的粉絲們在《列子·湯問》中是這樣描述這個故事:有一次,韓娥經過齊地,很不巧把錢用完了,身沒了盤纏。吃飯都成了問題,極盡悽苦。本來低調的韓娥不得不在齊國的雍門前賣唱,那歌聲圓潤婉轉,那神態悽美動人,感動了無數路人。路人一秒變成路人粉。在眾多粉絲的經濟支援下,韓娥終於有錢離開齊國了。在她走好,當地人在很長時間還記得韓娥的歌,感覺那歌聲似乎總是圍著屋樑打轉轉。自那以後,大家都說韓娥之聲,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若您依然不能開懷的話。只能放大招了。親,您可以去看看先秦侏儒和俳優們的喜劇表演。要是這樣您還是板著臉,覺得先秦沒什麼好玩的。那隻能證明您不合適穿越啊。

對了,順便在友情提示一下,穿越來先秦前呢,您可以把詩經給背熟。因為當時的貴族們也滿流行賦詩的。尤其是在春秋時期,貴族們辛甚至哉的時候,多數都會賦詩一首的。光《左傳》就記錄32次在邦交中的賦詩活動,涉及詩達到了69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