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剛反唐》的故事來源此人,先反後降的他,官爵遠超他的父祖

“薛家將”的代表人物當然是薛仁貴,但薛仁貴也並非毫無來歷之輩,他可是南北朝時期劉宋、北魏名將薛安都的後人,他的曾祖父薛榮、祖父薛衍、父親薛軌,都曾相繼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

薛仁貴徵戰疆場的代表作有: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膾炙人口的故事,稱之為絕世名將絕不過分。

難得的是,薛仁貴的兒子也非尋常之輩,尤其是長子薛訥,曾任幽州太守,長期跟突厥作戰。後率軍大破吐蕃,雪了父親的大非川之恥。

《薛剛反唐》的故事來源此人,先反後降的他,官爵遠超他的父祖

史書對薛訥的評價是“性沉勇寡言,其用兵,臨大敵益壯”。

應該說,薛訥就是《薛丁山徵西》中“薛丁山”的人物原型。

這裡,重點講講薛仁貴的第五子薛楚玉。

薛楚玉原本是赫赫有名的范陽、平盧節度使,但遭人陷害,以“瀆職”之罪被免職。

薛楚玉被免職後,接任范陽、平盧節度使的是張守珪——這個張守珪後來收養了一個養子,名為安祿山。

再說回薛楚玉,薛楚玉有兩個兒子,長子薛嵩、次子薛曨。

薛嵩是個楊志式的人物,即金聖嘆所說的“舊家子弟”,“有膂力,善騎射,不知書”,不肯從事生產,生平喜好蹴鞠。

眼看著父親被免職,家族走入沒落,薛嵩很不甘心,一門心思想著要重整祖業,再振薛家雄風。

《薛剛反唐》的故事來源此人,先反後降的他,官爵遠超他的父祖

但是,這時的唐明皇整天與楊貴妃膩歪在一起,朝政已被楊國忠掌控,薛嵩又“不知書”,除了蹴鞠和拎刀子砍人的本事,什麼也不會,怎麼才能讓家族翻身呢?

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造反。

和歷史上著名梟雄桓溫那“不能萬古流芳,就遺臭千古”的心態相同,薛嵩加入了造反洪流,憑著與生俱來的砍人狠勁,在叛軍中異常出彩,很快就被提拔為相州刺史,成為了封疆大吏。

不過,隨著郭子儀、李光弼等中興名將的湧現,乾坤倒轉,局勢被一點點扳回,勝利的天平傾向了朝廷。

這種情況下,薛嵩見好就收,舉兵反正,投降了朝廷。

結果,薛嵩搖身變成了朝廷的檢校刑部尚書,領相、衛、洺、邢等州節度使。

《薛剛反唐》的故事來源此人,先反後降的他,官爵遠超他的父祖

安史之亂結束,薛嵩感念朝廷恩義,奉職謹慎,於大曆初年被加封為高平郡王、檢校尚書右僕射等職,官爵遠遠超過了他的父祖,且畫像被奉入凌煙閣中。

顯然,《薛剛反唐》的故事就脫胎於薛嵩的經歷。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薛嵩死後,他的兒子薛平歷任平盧軍節度使、河中節度使,出將入相,煊赫一時,年屆八十時病死。

薛平之子薛從,也官任右領軍衛上將軍,統領朝廷禁軍。

可以說,唐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對待有造反汙點人物最寬容的朝代,薛嵩一族未因曾經參與造反而被滅門,反而興旺發達,喜感滿滿。

而唐王朝的滅亡,也與這一寬容作法不無關係。

篡唐滅李的唐末梟雄朱溫原本跟隨黃巢作亂,在黃巢敗亡前夕改旗易幟,投降了李唐,擁有了與薛嵩相類的待遇,卻不肯像薛嵩一樣感念朝廷恩義、奉職謹慎,而是變本加厲,反唐、叛唐、篡唐,建立後梁,把歷史的車輪推進了五代十國大動亂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