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军战舰在船底要造通海阀?

这是一个我在头条问答的解答,现在搬运到这里。

为什么海军战舰在船底要造通海阀?​(二战时期的高压锅炉)

通海阀,又称海底阀。它是安装于船舶空载水线以下的两舷、舭部或船底的进水阀。通过手轮或甲板传动机构启闭阀门,以控制船外水进入船内,供船上冷却机器以及清洁卫生等用。

所有舰艇几乎都有通海阀,而且大型舰艇的通海阀可不止一两处,而是多达几十乃至于上百个。

那么,为什么海军战舰在船底要造通海阀?

通海阀是舰船必备的设备,没有它们,任何海军战舰几乎根本无法开动。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通海阀最主要的用途是为主机和辅机的冷却系统服务。

在大中型舰艇上,大型的蒸汽轮机和柴油机曾经长时期作为主机和辅机,为了让锅炉-蒸汽轮机系统和柴油发电系统正常工作,有一整套复杂的管路为他们提供冷却服务。

比如蒸汽轮机系统,从锅炉舱送过来的高温高压蒸汽导入到主机的高中低压汽轮机里面做功,但是做功完成的蒸汽的温度依然很高,而锅炉水在海上不可能无限量供应,所以必须把这些蒸汽回收,重新变成水,再送回到锅炉舱去。

为了把蒸汽冷却重新变成水,必须使用的工具是【冷凝器】,这是轮机舱里最重要的装备之一。但是冷凝器本身并不负责对蒸汽的冷却,在冷凝器里不断循环负责吸收蒸汽废热的介质是【船体外面的海水】。绝大多数海域的海水都冰冷刺骨,即使是热带海域的海水,相较于100多度甚至200度的过热蒸汽,都是舰艇上冷凝器非常理想的冷媒。

由于通海阀直通大海,其质量直接涉及到海军战舰的安全,因此制造和使用的标准很高,连操作通海阀的人员也必须是有认证的。

文/怀疑探索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