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文明為何這麼發達呢?它的社會價值觀核心是什麼?

思維相對論o啟智解惑

經濟的事情說了太多了,今天來談談文明的事。


我想說的更具體一點,文明不是一個很高深的詞彙,他更多反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比如人們是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們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們如何處理私人與公共(包括社會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日本如何處理日本與世界的關係。


(1)日本人重視與自然的和。


應該說,全世界人們都已經意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這一點日本人沒有什麼特別。只是日本天生是一個資源緊張的國家,日本又過了那種大量消耗自然資源來發展經濟的階段,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在經歷過生態災難後的人們,開始有了省思,重新構建與自然的關係。


現在,日本人重視自然。從日常生活中就開始注重垃圾的分類,把垃圾視為資源回收的一種方式。並且比較注重資源節約。制定了比較嚴格的環保標準。研發了許多先進的環保技術。這些都值得後進國家學習。


(2)日本人重視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


不給別人帶來麻煩,是日本人從小到大的核心教育觀。在公共空間,考慮他人的感受,不給他人帶來妨礙,是絕大部分日本人的潛意識。


因為這個意識的存在,所以日本人都比較謹守本分,再加上《輕犯罪法》等法律的完善,日本社會保持了相對平和的一種氛圍。人與人之間無畏的衝突比較少。


但是這也帶來了負面情況。集體主義發展到了極致,就帶來了對個性的壓抑,走向了反面。


(3)日本人通過制度安排實現了與公共機構的和


日本以民主主義為基礎,自認為對社會的公權力形成了有效制約。這比較能處理社會生活中各種不同意見。


不過,這也只是在某些程度上維繫了和。實際上日本的公權也面臨著僵化的一面。世襲議員等仍然存在,普通人對政治冷感仍然在擴大。不少日本人也頗有微詞。


只是日本社會和平已久,人們也逐漸麻痺。


(4)日本通過和平憲法處理與世界的關係


戰後日本通過了《和平憲法》,這部憲法實施至今,70多年來沒有一次變過。近年,安倍政府欲對憲法進行更改,但仍然面臨著較為強大的民意反彈。


沒有人願意去戰場送死。多項輿論調查也證明,贊同維繫和平憲法的民意基礎仍然佔據了60%多。


靠著和平憲法,日本免於捲入世界戰爭與紛爭,也貢獻了日本的經濟、社會與和平發展。


北京不冷東京熱

日本經濟文明發達的原因是日本擁有最古老最科學的有效生存方法。


古老的中華道學引領日本各行各業行為標準。


用最正確最簡練的方法,完成捕獵行為。

把工具工藝玩的如庖丁解牛班出神入化。

沒有尺度也有精準的手法與標記。

有了古老行為的積澱,引入近代英國的社會與科技管理模式,讓日本在人文發展與科技建設上有了質的飛躍。

科技儲備與基礎材料研發都走在世界前段,可以市場需求提供各種產品服務。軍工,民用,醫療,基礎建設。


(日本人承建的廣州中信大廈)

日本產業滲透在世界各個角落,不同國家發展程度不同,日本可以依據法律提供不同成本的服務,為日本提供者源源不斷的金源,同時避免了所謂經濟危機的衝擊。

日本經濟發達的主因是方法正確。

日本的社會價值觀簡單樸素的生存下去。


日本人不玩人文把戲,儒學佛教資本論共產主義在日本都是沒用的垃圾用來拆解人性分配的邏輯工具。
日本人要的是精準的捕獵行為。因此一億日本人在優質教育和法制馴化下,變成世界上最高效的生產工具,為日本創造著驚人的社會價值。


盈博天宇

日本的經濟文明發展是建立在外部環境的幫助和內部民眾的思維覺醒上的。對於民眾的思維覺醒是不是好事,我們先按下不表。

我們知道日本在二戰中是作為戰敗國的身份接受審判的。戰爭給國家經濟帶來的是毀滅性的打擊,戰敗更是給日本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但是為什麼日本還是得到了迅速發展?

明治維新帶來的影響

首先在二戰之前,日本進行了一次非常及時有效的革命活動,並且獲得了成功,那就是明治維新。在19世紀末,也就是1860年之後,日本受到了來自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巨大沖擊。西方搭上了工業化的快車,經濟和技術發展非常迅猛,給日本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於是,日本迅速反應,之上而下的開啟了這一場明治維新。這是一場全盤西化的現代化革命。這讓日本嚐到了經濟發展的甜頭。

道奇計劃帶來的改變

在後來的二戰中雖然受到了創傷,但是美國為了開拓太平洋以及亞洲地區的控制,制約蘇聯為首的敵對力量。在日本引入馬歇爾計劃的翻版-道奇計劃。這一計劃為日本的工業和經濟復興帶來了質的變化。

自我迷失

外來的技術和資源當然需要日本民眾和政府的高度配合。日本因為對於西方的崇拜和依賴,自然是全盤接受。於是在發展經濟和技術的高速化之後,在文化和政治權利上也喪失了自主權。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在盛唐時期全部照搬盛唐的制度和科技以及建築風格和文化。到了近代又全盤引入西方的文化和經濟、導致日本的核心價值是缺失的。從神道教到佛教到禪修到基督教、甚至各種教派在日本都有發展。卻喪失了自己很多自我的東西。


旅日

日本文化中認為勞動是光榮的,不勞而獲是可恥的。所以每個日本人都自覺勞動,甚至退休以後都能自覺勞動,對加班也自覺自願,甚至有過勞死也心甘情願。

同時日本文化中認為日本人是國家的財富“具體表達為天皇的子民”,對每個日本人完成必要教育是國家的責任。所以日本教育是完全免費的,同時絕對公平,學生包括在校的吃穿都由國家負責,並禁止特殊化,必須食同樣、穿同衣。

日本文化中鼓勵家族式勞動,並以能夠繼承姓氏的企業為榮。許多優秀的日本企業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發展起來的,包括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比如松下的松下幸之助等等。這其實也是一種皇權文化的正面表現。

另外日本文化肯定每一個人的工作,並不以崗位的高低來區別薪資待遇。日本人的薪資主要與工作年限相關,而與崗位關係不大。每個日本人都同時有月薪和季度獎,及年終13個月的工資獎,以及帶薪的法定假期。因此日本人基本都安守本分,對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這同時體現在日本產品上。

總之日本文化可說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文化之一,國民自強、科技發達,同時國民和諧(日本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國家),同時非常排外。即使被美國佔領多年,但日本人打心眼裡不認同美國文化,據絕全盤西化。


風飄飄4783832

《日本人危機意識強烈》:@@(明治維新前的社會背景):1868年以前,日本實行幕府制度,當時的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社會與中國滿清封建社會如出一轍,都是極其腐朽的沒落統治階級主宰著國家命運。中國經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雅片戰爭,還有國內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日本則受俄美打壓。總之,當時日本國內日子不好過。@@(明治維新學西方):以少壯派為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明治天皇順應天意,變法自強,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派留學生到歐洲,購買英法等國的堅船利炮,廣泛宣傳日本危機意識,一切學西方。@@日本野心畢露,開始欺壓高麗,並與中國較勁,甲午海戰嚐到甜頭,又與俄國爭奪中國東北,旅順口一戰,日本竟然勝利,從此,日本軍國主義膨脹,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日本的危機意識主要從中小學地理課教育開始。大講特講:領土面積太小,缺少一切資源,面臨滅國滅種,…………順應天本社會


汪學智1

我去年去日本旅遊,沒感覺到日本多麼發達!不像有些人吹的那樣,兩件事給我印象較深,所到之處感到比天津現在乾淨;另一件事發現日本老人退休後不少人還再打工!而且是七八十歲的人,日方導遊解釋說:繼續體顯自身價值?我想如果他家是一個千萬富翁,七八十歲的老人就不再打工了!日本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國家,當然信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物質第一、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邏輯。


手機用戶2606531656

擺正了自己(人類)和自然的關係,也就容易擺正日本自己和世界的關係。早期,日本可以大大方方地派出遣隋使、遣唐使,虛心學習中華文化;中期,明治維新的日本可以毫無保留地全盤學習近代西方的社會、經濟、軍事制度;後期,日本戰敗後並無報復美國之心而是全盤接受以美國為代表的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和中國對比來看日本的做法,這些特點就更明顯。中國自古以自己為中心、為大國、為先進,自以為聰明、無所不能、人定勝天,盛則傲然於世,衰則怨天尤人,歸根到底就是不謙虛。

無我則強,”拿來主義“,這就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價值。


冷鏡

扯蛋!經濟發達和經濟文明發達是一回事嗎?日本經濟至多是發達型,與文明型相差甚遠!原因很簡單,經濟文明伴生於經濟戰略的持久性和穩定性,一個幾乎沒有戰略文化的民族,何談文明?目前,:很多事實,日本自證無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