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在網上開店了嗎?都賣些啥東西啊?”成為近日來甘肅省定西市漳縣農村婦女見面流行的問候語。

連日來,在漳縣農村貧困婦女和未就業女大學生中興起了一股電子商務的熱潮。不少農村婦女通過手機開設淘寶店鋪和做微商,成功將自家農產品賣出,實現了人生中的第一筆電商收入。

“不耽誤地裡的莊稼,還能照顧老人小孩,玩著手機就把自家產的農產品賣出去了,第一次知道還有這麼好的事!”甘肅省定西市漳縣鹽井鄉寨兒村的村民裴小娃興奮地說,“感謝婦聯組織給我們舉辦這麼好的培訓班。”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裴小娃口中的培訓班就是由全國婦聯主辦、漳縣婦聯承辦的“全國婦聯定點幫扶漳縣農村貧困婦女電商培訓班”。這是全國婦聯幫扶小分隊定點幫扶漳縣農村貧困婦女脫貧就業的重要舉措之一,旨在通過系統培訓,完成對農村貧困婦女的電子商務啟蒙,使其初步掌握電子商務操作技能,提高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女性在互聯網+農業中主動作為,提高婦女創業創新能力,變被動輸血為主動造血,實現脫貧致富夢想。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5月14日至18日,來自全縣13個鄉鎮的100餘位貧困婦女和未就業女大學生參加了培訓。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我也想出去打工掙錢,但是家裡的娃娃沒人看,老人沒人管啊。”來自馬泉鄉駱家溝村的成春秀表示,這個年輕的姑娘,已經是兩個6歲孩子的媽媽,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平時在家種些小麥、豌豆、黨參和黃芪。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在漳縣,類似成春秀這樣的農村留守婦女還有不少。因為地處甘肅中南部的西秦嶺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漳縣山多溝深,交通不便,是國家級貧困縣,農戶的主要家庭收入依靠外出打工來實現。男人在外務工,婦女留守種地、照顧老人孩子是生活常態,不少家庭經濟困難。

針對這種現實情況,全國婦聯扶貧小分隊通過接力調研發現,經過幾年努力,漳縣電信基礎設施完備,目前已經實現了村村通網絡,所有鄉鎮都有物流點。現階段的扶貧工作應該由被動輸血逐步向主動造血轉變,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給錢給物,更重要的是幫助農村貧困婦女建立起更加積極開放的思維方式,激發她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內驅動力,培養她們脫貧致富的能力,讓貧困婦女緊跟新時代步伐。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在農村貧困婦女中推行電子商務就是幫助她們實現脫貧致富主動“造血”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提高婦女收入水平,又能兼顧到照看家庭的現實需要。於是,全國婦聯定點幫扶漳縣貧困婦女電子商務培訓班應運而生。

“電子商務廣義上說並不僅僅是網上開店增加收入,還包括通過教會姐妹們網上掛號、網上買票、網上教育等等,讓大家感受農村生活的美好,在網上大家還可以查閱信息發展生產、科學種養。”來自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的巫江老師在開班儀式上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員們普及電子商務概念。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隨後的幾天課程裡,巫老師團隊分別就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農村電商的概念及模式、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應用實物、淘寶平臺實戰技能、鄉村旅遊創業與旅遊電商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語言生動幽默,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戰操練。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員們在課堂上練習完成了“美篇”的製作,用圖文+音樂的方式介紹漳縣的青山綠水、土特產品和手工製品,完成了電子商務的初體驗。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培訓班上的大部分農村婦女和裴小娃一樣是零觸網經驗,通過培訓第一次瞭解到網絡的巨大作用,幾天的授課在她們心中種下了電子商務的種子,終將會在某一天結出脫貧致富的果實。

相比於裴小娃,五十多歲的鹽井鎮汪家村婦聯執委、兼職副主席裴轉秀則是一個有著豐富“觸網”經驗的老網民了。

“去年我兒子發朋友圈推銷我家自制的土蜂蜜,沒想到短短几天就以80元每斤的‘高價’把上百斤蜂蜜全賣出去了。網絡真是太好了!”裴轉秀談起她第一次嚐到網上銷售的甜頭時興奮地說。

她曾將女兒在蘭州服裝店的積壓服裝運回漳縣出售,不僅幫女兒處理了積壓品,自己也小賺了一筆。她能熟練使用“拼多多”APP,曾經以八元錢的低價帶領村裡幾個姐妹團購到了來自貴州的“特別鮮嫩的蕨菜”。

“我們漳縣的野菜不比貴州差,我們的當歸、黃芪等中草藥的質量在全國都有名,我們怎麼就不能在網上組織團購呢?”裴轉秀不服氣地說。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她還算了一筆賬:“線下實體店在縣城房租得3萬一年,賣不出去還有積壓,還得賠錢。我現在五十多歲,外出打工走不了太遠,家裡老人還得照顧,開網店既不需要付房租,還可以照顧老人,這多好啊。”

電子商務培訓班對裴轉秀這樣有電商意識的婦女就是及時雨,《淘寶平臺實戰技能》這門課程手把手教授如何註冊網店,如何運營。現在裴轉秀已經在淘寶註冊,計劃將蘭州的服裝賣到漳縣,也把漳縣的中草藥、土蜂蜜和野菜賣給全國的人。

漳縣農婦當起了淘寶店主

“我先開起來,然後帶領村裡更多的姐妹一起開網店,大家一起奔小康!”她信心滿滿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