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你还会坐吗?

一位投资了滴滴的人士,在一次打车过程中,与滴滴司机发生口角,为滴滴司机殴打所伤。这件事最终以滴滴道歉赔偿(代为支付医药费)告终。

算是一个happy ending,滴滴没有推卸责任。但比较值得注意的事是,至始至终,这位滴滴司机并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什么。

等一下,滴滴没有推卸责任——其实这句话非常值得再做思考。

阿里从来没有否认过淘宝上存在假货——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淘宝在防范假货这件事不是没有投入的,并非听之任之。

当一个消费者在淘宝上买到假货后,标准的流程是寻找淘宝运营方(小二)的帮助,在他们的协助下,向卖方讨要说法。

换句话说,消费者和卖方,是一对博弈者,而淘宝,更像是仲裁者的角色。在我的印象中,很少有这样的案例:消费者由于买到了假货,淘宝予以赔款。

在大力强调平台主体责任的当下,恐怕连接者而不是服务提供者的说辞,至少在中国,是很难行得通的。

在滴滴司机打人这个case中,司机并不是滴滴的员工,而是一家商超的职员,的确有“共享经济”的味道在。滴滴的确只是服务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连接。

滴滴依然道了歉,依然进行了物质上的补偿。这也是舆论对滴滴的要求:你不能甩锅。

假定滴滴按照纯理论的连接者角色要求自己只是去尽淘宝式的责任,恐怕舆论并不会放过它。乘客也不会。事实上,乘客在他的那篇刷屏文章里,也对滴滴第一时间的反应做了抱怨。

无论纯理论上滴滴是不是连接者,公众已经把它等同于一家出租车公司。

最新的一个新闻是,一位滴滴司机涉嫌杀害某位女乘客,并潜逃。

滴滴已经发布了百万悬赏,来寻找这位司机。

与司机打人这个case类似的是,这个疑凶也不是滴滴的雇员,因为车型是顺风车。

5月5日,祥鹏航空空姐李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

遇害人李某是5月4日从昆明飞到郑州,当晚在与航空公司签约的宾馆换装洗浴后,夜里11点50多分出门,从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了一辆滴滴顺风车赶往市内。

至5月6日早间,李某家人与朋友发现已与其失去联系,而后联系滴滴公司,同时赶往警方报案。随后警方证实该空姐已遇害。

5月8日,警方告知家属李某的遗体被找到,身中多刀,“非常惨”。李某的父亲在接受河南都市频道采访时称,女儿是家里的独生女,6号晚上联系不上女儿就感觉到事情不好了,听办案警官说“那名滴滴司机带着刀”。

滴滴还表示,全力做好后续工作,同时全面彻查各项业务,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以下为滴滴致歉全文:

对郑州顺风车乘客遇害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

对于郑州顺风车乘客李女士遇害一事,我们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在这样的悲剧面前,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我们沉痛的自责。我们真诚地和李女士的家人道歉,作为平台我们辜负了用户的信任,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滴滴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密切配合警方开展案件侦查工作,目前案件正在侦破过程中。

请李女士的家人以及公众放心,滴滴将尽最大努力协助警方尽快破案,将凶手绳之以法,还李女士和家人一个公道。

再次向乘客家人以及公众道歉。我们会全力做好后续工作,同时全面彻查各项业务,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2018年5月10日

滴滴出行

滴滴顺风车,你还会坐吗?

近期,滴滴已是第二次被曝光司机的负面消息。

对频出的滴滴司机的负面新闻,网络有不少互联网业内人士和网友都发出了声音。

滴滴顺风车,你还会坐吗?
滴滴顺风车,你还会坐吗?

只是这次,可没有“和解”这么简单。

根据报道,滴滴顺风车司机的审核机制还是相对比较宽松的。

滴滴顺风车,你还会坐吗?

而顺风车车主的申请条件则确实相对宽松,注册车辆既可在本人名下,也可不在本人名下,只需要有3年以上的驾龄,一台价格6万以上、车龄8年以内的车即可。车主审核时效最快为48小时,新车或新驾照则需要7~14天。

滴滴顺风车,你还会坐吗?

同时还有知情人士表示,“车辆审查机制也存在一定的效率和几率问题,司机增长是平台订单增长的核心指标,但司机审查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就会影响司机的转化率”。

如此,各家网约车平台对于司机的审核操作难免大同小异,又值行业竞争比较激烈的时候,司机连同运力都是各平台需要抢夺和拉拢的重要资源。这个时候,审核上难保没有可钻的“空子”。比如,网络上,网友称自己遇到平台注册车牌与实际车辆不符的就不在少数。

网约车已经成为很多人首选的出行方式,这样的事情,还是让用户心有余悸。平台自然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只是冰冷的技术无法验证凶徒的险恶,用户出行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