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创业公司进行估值?

宋启珠

创业公司根据不同的阶段、发展的程度、项目领域以及商业模式,可以进行估值的时间点与方式大有不同。如果是一家做企业服务SaaS的公司,那么这家公司的估值就可以透过LTV:CAC来进行。LTV是客户终身价值,计算方式为

ARPA(来自每位客户平均每一个月的收入)×客户生命周期。如果这个客户每个月给予公司100美金,生命周期是60个月(5年),那么这个客户的LTV就是100美金 x 60个月 = 6000美金。CAC则是客户获得成本,所以CAC必须得小于LTV。如果获得一个客户要花费6000美金,那干脆还不要这个客户,因为一毛钱都赚不到。(当然,初期为了客户成功案例与口碑,战术上有时候是需要这么做的)。

如果不是企业服务而是社交软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用户画像。如果用户都是白领的高消费族群,他们的广告价值自然比低收入的学生族群要高。再来就是看DAU、MAU以及平均使用时间来判定估值,因为大多社交都是透过广告来获利(最成功的案例就是Facebook)。

不过,许多公司在初期並没有足够的用户/客户来估算上述的估值。所以种子轮是投团队与项目Idea,所以团队背景亮丽,做的项目有前景,那估值应该不会太差。天使轮是为了取得项目Idea的市场验证,投资人看项目表现,产品,用户留存以及反馈。A轮则是开发用户,验证商业模式,所以会看用户成长的幅度以及是否能够赚钱的判断。B轮以后就开始快速拓展。

但因为没有什么公式,所以在A轮以前的阶段,大多都是拍脑袋或根据市场共识的默认价格来估值。


铅笔道

投资人和创始人对创业公司估值,总有不同的思维方向,投资人想的是我现在投入资金,购买的股权,未来会产生多少收益?创始人想的是,我现在的股权能不能价值最大化,保障我未来发展资金。为了去同存疑,我们根据下面几点,进行估值,推论找到双方认可的具体价格.



1.发展估值法:创始人可以设计,资金使用计划,并且预算出,这笔资金投入,业务会达到的具体指标,这样投资人有可视化,能觉得这笔资金现在投入多少钱,达到业绩后值多少钱。盈利多少?以发展的眼光进行估值的好处是,大家看未来,为未来努力,公司发展强劲有力。

2.战略估值法:和发展估值法类似,只是更长远一些,创始可做一个融资规划图,定出每轮融资金额和业务发展目标,这样大家能清晰的看到入资的时候和具体的收益,而且能看出公司最终做成什么样子。



3.同类公司比较法:市场变化比较大,投资公司热点切换比较快,有时候发展估值法和战略估值法,投资人觉得和事实有偏差,所以我们采取同类的竞争公司估值融资情况,进行定位,才更有说服力。

4.上市公司比较法:跟战略估值法类似,最终上市定的价值和现在上市公司加未来发展期望值进行比较,确定公司最终上市后的估值,反推现在估值就好办。找到了结果,在分为几段,依次递进方式进行现在估值。

总结:估值没有统一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业者定公司估值的时候,还要顺势而为,平衡几方管理,重要原则是站在公司发展的立场,为现任股东,员工,未来股东共同负起责来。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合伟说

公司的估值有一个成熟的算法,这个算法里核心包括几个要素,具体分享如下:


1、核心团队的价值:

2、创始人的自身价值:自带bgm

3、商业模式价值:

4、核心业务优势与壁垒;

5、产品核心竞争力:比如技术、升级

6、财务状况:现金流、投入产出等;

7、市场潜力、市场总量:

8、拥有资源价值:如会员资源、大数据;

这8点是评估一家创始型企业的关键所在,比如以500万的融资为例:具体的比例大致如下:


1、核心团队的价值+创始人自身价值,约等于100万;

2、商业模式价值:约等于100万;

3、核心业务、产品核心竞争力:约等于100万;

4、现实的财务状况、市场潜力、市场总量:约等于100万;

5、会员资源、大数据资源价值,约等于100万(此部可以根据真实的数据-会员资源进行独立的评估)


以上就是对创始型企业的初步估值的算法及大概的比例权重。


我们可以看出:在创始人、创始团队、商业模式、大数据、会员资源,这几个方面是核心,所以,创业者在融资之前,一定要思考自己哪里不足,哪里需要补充,融资绝不是单纯的弄个PPT融资+融资演说就可以搞定的。


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在前三点上就失去了机会,所以,创业者还是研究如何赚钱吧!现实点更好,别整天研究什么融资。



孙洪鹤

初创公司的估值的,是靠“估计”的而不是靠“计算”的。早期创业公司是无法准确地计算价值的,只能基于经验和设想感性地加以估计:我认为这个公司值多少?这里存在很大的变数和主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初创公司的估值也会不一样。

因为天使轮阶段的初期公司,还没有成熟的产品,没有产生较多的业务数据可作分析,缺少可以参照对比的同行,往往也处于一个前景不明朗的全新市场中,一切都如云里雾里,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初创公司的估值更像一门艺术而非科学,不存在什么数学公式,一般也就是评估几个大的关键因素:

一、你的团队怎么样?

一个创业公司的价值始于创始人和团队。估值时会考量创业团队的能力,包括这个团队的技术水平、商业头脑,运营能力,行业经验,资源背景等等。比如,对于有过成功经验的创业者,估值也就相应会高一些。

二、你所在市场有多大?

一个公司表现的再出色,成长的再快,也要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每一个市场在增长达到顶点后,就会停止增长或趋于缓慢下滑。所以,估值得看你所在的市场有多大?这并不是说这个市场当前有多大,一个成功的创业公司通常是开创了一个新兴的市场,比如无人驾驶、虚拟现实,如果要问这些新领域当前市场有多大?可能很小甚至为零。而是说,这个市场将来可能有多大?5年、10年后有多大?来,你来预测一下。

三、你能占据多少市场份额?

市场再大也未必就是你的,当市场总容量估出来后,还要看你这个企业能够建立什么样的市场地位,获得多大的市场份额。理性情况下,每一个行业的第一名会占据50%的市场份额,第二名会占据30%的市场份额,第三名占据15%,第三名以后就没太大的价值了。这并不是说每一个创业公司都应该成为行业领先者,但你应该争取成为一个细分市场的第一名。从长远来看,只有做到数一数二才能活得很好,市场跟随者会始终活在领先者的阴影下,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就有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

初创公司的估值,我认为主要就是看这几个大的方面就够了,初创公司本来就处于不断试错、调整和变化中的,看得再细致了也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