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MBA的最适合年龄?

面茶油饼

每年报考MBA的考生,从年龄上来讲向来参次不齐,从二十几到四十几不等。对于那些想了解工商管理学的职业经理人们来说,比起潜在的投资回报,读书的价值就在于读书本身。只要想读MBA,在不同的年龄段,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那今天我就给同学们说说适合读MBA的几个年龄阶段吧。


25~32岁——定大方向期

在25、26岁时,基本上工作了两三年,有基本的经验和能力,到了定大方向,需要一个舞台的时候。如果这时候给他们一个舞台去展现,他们首先面临一个选择:这个舞台要不要?需不需要重新选择别的舞台?如果这行业不适合我,这工作不适合我,或者厌倦了,是否可以马上换掉?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用人时,会把25、26岁的人群看得比较重,会给他们事业上一个舞台,提供一个发展的机会。25-32岁之间是不断积累的阶段。这段时间他们应该有业绩,顺利的话,他们应该是有权力,有回报的(包括金钱回报)。

处在这一阶段的人,大多达到了读MBA的工作经历要求,具备了基本的工作能力。同时,通过职业上升、职业规划上的瓶颈,也知道自己缺乏什么,需要学习什么。这时候,再回到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有目的吸取知识,给自己的上升增加砝码。


32岁-36岁基本定型期

有些人在事业上已经基本定型了,这群人对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否也很清晰?我认为,行业不同,相对状态也不同。在一个稳定的、相对来讲发展也比较规范的行业,大家可能在这个阶段对于事业前途特别清晰。而比如互联网行业,在这时候就是创业期,发展的路径也不是特别清晰,他们在这行业折腾好长时间,可能也没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时可能好多人就会犹豫:要不要创业,要不要换行业?

但也不乏在某些变动较大的行业,目前还没有稳定下来。选在这时候读MBA,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给自己积累经验和资本,力求在行业领域有更突出的表现。另外,对自己的事业也会有一些想法。


36~45岁——追求稳定期

在36岁职业基本定型后,在36—45岁期间,大多数人只是求稳定,更多的是带后来人。这时他会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组织的目标,包括和团队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他职业生命的延续。所以,这时他们是在企业里承担重大职责,或者是权威专家的角色,他们追求在这个岗位上稳稳当当地尽职尽责。很多在社会上很不错的成功人物都是从这阶段出来的。再往后,他可能还会伴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自己,他也可能开辟一个领域,参加什么行业协会,去搞一些公益事业等,这也是延长他的职业生命。

就像在互联网行业,虽然一些人很年轻就成名成家了,这有时会给人一个“误区”。舆论导向上让很多人觉得年青人也应该像那些IT精英们一样。其实这条路也是有风险的,而且很难走。他们身上有常人没有的东西,他们吃了多少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是和那个行业有关的,但这不是常规。


我认为三个阶段中25~35岁这个阶段是同学们最需要充电的。

◆首先把人的核心竞争力分成四部分:知识、技能、经验(眼光)、心理素质。大学阶段培养的是知识,如果自身结合的好的话,可能会发展一些技能。这个阶段充电对完成技能有帮助。

在最需要充电的阶段,读MBA是最好的选择,那应该怎么去选择MBA?不同的年龄段的人对于MBA有不同的偏好度。MBA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全日制脱产MBA

学生参加每年12月底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联考,被录取后,脱产学习2年,上课时间一般是周一至周五,毕业后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这种学习方式适合刚毕业不久、事业转型期或创业的学员,因为机会成本比较大,但是还是可以系统的学习课程。


2:非全日制MBA

学生参加每年12月底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联考,被录取后,在职学习2-3年,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毕业后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这种方式也同样适合相对比较年轻的学员,机会成本相对来说还是很大的,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功课,同时兼顾—难,知识很容易被遗忘,学习压力较大。


3:自主招考国际MBA

自主招考国际MBA(中外合作MBA或者海外商学院国内办学MBA):参加学校自主组织的面试+笔试,要求你具备以下几种素质,良好的英语水平,快速的职业发展轨迹,强烈而明确的求学目的。准备的过程相比MBA联考,要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获得证书,远没有那样复杂和繁琐,形式流程更加人性化。

这两种MBA学位班课程很适合在上海、北京等地发展。对于国际一流的MBA学位有需求,将来会走向国际市场的职业经理人。工作忙碌、时间宝贵处于职场黄金阶段的申请人。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但不善考试,跳出系统内院校,选择自主招考国际MBA机会成本更小。


总结:建议同学们想要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吧,着手准备MBA,现在不算晚,别让机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


博雅汇MBA

本人是十五年前的MBA,职业生涯一路过来有些经验,试着回答一下,别嫌啰嗦哦。

其实问题应该这么问:职业生涯什么阶段适合读MBA?

首先,工商管理是应用学科,大学刚毕业沒工作经验,学MBA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学校也不会高看,因此不推荐。

那么工作多久去读呢?It depends。

在一个正常企业三到五年,会有机会升到一个初级管理职位,升级后的一年可能是个时机。如果这是你希望长期从事的行业,那么可以考虑去读MBA。这时候你已经有工作经验,思维和行为开始成熟。如果企业声名显赫,是块不错的敲门砖,毕业后可以谋求中级管理职位。因为不读MBA继续工作,正常晋升也要三年左右,所以去读书不浪费时间,但金钱不会少花。


这时MBA学习以增长管理知识为主,学成正好有机会实践。但毕业应该换公司,因为原雇主一般不让这样坐顺风车,除非你特别优秀。

第二个时间点出现在上班十年左右。这时正常的话已经是中高级职位,bargain power 强。如果会做人,可以和企业达成在职读EMBA,甚至企业付费的可能。此时,十年老兵根本不用学什么管理知识了,读书是为了积累人脉,高上一层楼。

最后一种情况,感觉爬不上去了,想换行业但发现原有经验太弱,这也是时机。不过这时比较憋屈,MBA毕业后还会有从头开始的尴尬。

以上策略供一般上班族使用,开挂的牛人神人可以自行绕道。

总结一下,行业的选择和积累是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建议尽早开始职业规划,多看多试行业,然后尽快settle down,开始爬梯。

上班苦熬是免不了的,而且是剩者为王。毕竟被定时喂食的打工舒服些,不像天天找食的辛苦创业。

最后说句心里话,人生无常,你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想想当年如果放弃留学,拿这些钱来买房。。。也不用在这里瞎扯了😂😂😂


少数派小报告

MBA即工商管理硕士,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工商管理硕士是培养有工作经验的白领,使他们能在毕业后成为职业经理人。具体人员可能有:

(1)有志成为职业经理人。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获得了企业管理岗位职位,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他们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凭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感到有必要去学习,去充电,以便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

(2)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希望,他们也选择了MBA,他们对MBA的期望值往往高于其他人。这群人期望以MBA作为一个跳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福兴坚哥

MBA这是一个特殊而神奇的专业,与其他研究学术型专业不同的是,其含金量在于真正理解商业逻辑、流程和商业环境,在职MBA也比全日制工商管理学生更有发言权,且更受市场欢迎。

因为MBAers需要真正做到联系实际,真正带入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所以如果大学刚毕业不建议读MBA,如果工作仅三五年且还是基层员工也不建议读MBA,故此,我认为28-35岁才是读MBA的黄金年龄。



当然,很多人说青年才俊,很多创业者都是二十小几岁甚至不到二十就很成功啊,MBA为什么不能更年轻点?中国目前万众创业确实有很多青年商业奇才涌现,但我认为,MBA是解决商业环境下不确定性风险的,是帮助企业管理少走弯路的,所以,这个专业理应和医生、会计一样,随着经验和阅历增长,学历只是MBA的一小块,商业成功也不是MBA的题中之义,经验管控和预见性解决方案才是MBA的真正硬实力,所以,目前为全球MBA教育普遍性接受的建议是,太年轻真的不适合读MBA


金银极客

一定要工作至少三年 最好混到中高层 再去读MBA 其实master也是一样 我是本科后直接读的研究生 上课时候虽然当时想着要理论结合实际 但是现在回想 当时我根本不知道实际是啥样子 很多问题根本就不知道 更不会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提问

现在工作 很多时候都会发现 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当时教授讲的某个点 但是想不起来了 笔记作业能记录的只是一部分 当时教授的思路和一些小建议已经不知道如何追溯了

所以建议大家 先工作 有经验了 尤其是中高层经验 再去读高等学位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