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好妈妈胜过好医生,为什么你不可以?

前些天路上遇到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刘丽,我们顺便在路旁的咖啡店坐下聊了起来。宝妈们之间永恒的话题都是孩子,她很开心地跟我说:

“我家宝贝现在很少生病,有时发烧咳嗽都是我一手处理的,照顾得很好哟!还是多亏了之前听你的鼓励,硬着头皮学习医学知识,现在还在坚持学习呢。”

小丽是学会计的,据我所知,生了孩子就没有工作,在家带孩子。之前孩子经常生病,婆婆怪她带不好娃,她就经常向我求助,我一般告诉她如何处理之后,还苦口婆心地让她多学习点中医育儿知识,在平时增强宝宝体质。小丽一开始有很强的畏难情绪,可是心疼宝宝,看不得宝宝遭罪,慢慢地开始关注医学知识,自学起来。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医生,为什么你不可以?

小病自己搞定

小丽的经历感染了我,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声音,这个声音是自信而健康的。我一直认为,不是只有医学生才能学习医学知识,每个人都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健康知识,来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在有些国家,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急救操作是人人必备的技能,在学校和公司里都会有培训。

很多宝宝久病成良医的宝妈朋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疾病来临之前,能够进行干预,做好平时体质的调理。免疫力增强了。宝宝生病次数会减少,就算生病也不会这么严重了。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医生,为什么你不可以?

面对疾病,我们为什么着急、焦虑?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这句话已经传开很久了,但是很多妈妈不能认同,更不能成为宝宝的护卫,守护宝宝的健康,而是天经地义地让“外人”来管理宝宝的身体。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为孩子做的更多的!焦急和依赖的心理让我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别人。

1、我们为什么焦急?

宝宝一咳嗽,全家都不好了;宝宝一发烧就急着跳。这是家长比较正常但不正确的反应。咳嗽和发烧可以这样来理解。当肺部和气管里有痰的时候,呼吸道会自觉地进行排痰工作,通过咳嗽和气管上纤毛的向外摆动,把本不属于身体中的痰液排出去。

当体质比较虚寒,细菌或病毒侵扰的时候,正常状态的细胞已经抵抗不了大规模的病菌侵袭。身体很聪明地知道病菌耐受不了较高的温度,便开始升温来杀死“敌人”来赢取胜利。

这就好像,家里有很多蟑螂,家人在清洁卫生、驱除蟑螂。咳嗽和发烧就好比打扫卫生的家人,蟑螂则是引起疾病的病菌。你要对付的是家人,还是蟑螂?

你是讨厌清除蟑螂的家人,要把他们赶走;还是怪蟑螂弄脏家里?咳嗽是免疫反应,主要能够帮助痰液排出,使病程更快地结束;而适当的发烧是能够提高抵抗力的。

当面对宝宝的症状时,我们不需要着急,先要冷静下来,找出问题,看看有没有着凉或者吃多了等,立即进行改善。况且,如果是发烧第一天。血项是查不出来的,如果是病毒感染,抗生素也是没有办法抵抗的。还不如先认真地给宝宝护理好,做物理降温,可以推拿、控制饮食,多喝水。紧张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宝宝,影响恢复的。

所以不要害怕宝宝生病、有症状。在医生眼里,适当的生病能够让宝宝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2、我们为什么依赖?

甜甜妈我在学校本身是学西医的,生了宝宝后,发现治病并不能让宝宝维持健康的状态。在老中医爷爷的支持下,才开始了中医的学习。

我很清楚学医之路是怎样的,并没有这么高深,而且很多疾病在西医书上是病因不明的,很多医疗操作也只是在了解了比较基础的知识,就能够安全实行的。医生比我们更多的是经验,因为一天到晚都要遇到宝妈的求助,而我们做妈妈的不是同样也会遇到宝宝的求助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查资料来调理自己或家人的疾病,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提高,非专业人士学习医学,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是完全有可能的。健康知识都是可以学习的!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医生,为什么你不可以?

健康知识,是可以学习的

1、学习的主要内容?

中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和神秘,其实不然。中医讲究的是如何调理体质,即在疾病之前的预防和干涉,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舒服的状态。这种舒服、少病的状态也就是体质好的表现。

所以更重视平时的生活方面,这也是宝妈或家人关心的吃喝拉撒睡,也是能够轻易上手做的。正常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以及适当的中医调理方法,都是调理体质途径。无副作用,也无痛苦,不禁感叹一下中医的智慧!

2、何学习?

作为宝妈需要的中医知识是容易理解的,能够马上应用到宝宝身上,对宝宝健康有利的。您可以阅读书籍,网上搜索资料。

3、该注意什么?

坚持。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仅学习需要,宝宝的身体也是。健康状况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只有学以致用、持之以恒,才会有收获,而收获也会让坚持并不那么孤单和困难。

中医的调理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综合的改善。脸色变得红润,舌苔变得薄白,食欲增加,睡眠安稳等等,都是体质慢慢变好的表现,说明调理的方向和方式是对的。这些都是离不开持续性的付出,这种付出是最值得的,因为健康是最珍贵的,无价的。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医生,为什么你不可以?

知识是可以触类旁通的,学好了中医知识,不仅可以育儿,调理家人,也可以帮助朋友。为什么要拒绝能做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儿女、好伙伴的机会呢?通过中医,感知生命的可贵,感受生活的美好。可能会遇到困难,一开始会手忙脚乱,出错也是一种进步。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健康,从体质出发,用中医调理,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