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的国画是正宗的国画吗?

兰亭轩主人

林风眠的画你说它像油画,也不是油画;你说它像国画,又不是国画。应该算是一种极像油画又算是一种粉彩画的“中西调和”画。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得从他的艺术主张说起。

林风眠艺术主张“创作时代艺术”,不管是不是中国画,他深知艺术家就是革命家,无论用哪种方式,只要能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是充实国力了,事实也是如此,在林风眠的教育体系下,基本上没有发展中国画的。


林风眠的学生很多,吴冠中也是他的学生,只不过他多数在法国学习,他的画基本就是西洋画,因为中国画的线条,“提、按、转、折,侧锋顾右,勒不得卧其笔,努不宜直其笔,趯须蹲锋,策须斫笔,磔者不徐不疾”,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出来,并且他推崇的也是西方形式美和视觉冲击力,而中国画讲究内在美。

李可染曾为林风眠的门生,后来又成为齐白石、黄宾虹的弟子,最终又投到徐悲鸿门下,他就是成功走的徐悲鸿画法,完全用素描法,直接师法造化,发展中国山水,而不是西洋画。



林风眠是以“中西艺术之调和”来实现“中国艺术之复兴”,他认为中西是平等的,没有主体客体之分,所以在《中国绘画美术史》中就把林风眠列为“调和派”,而像徐悲鸿,齐白石等列为“改良派”。他的“调和派”,在调和之后,就不一定是中国画,他在《亚波罗》发表的《东西艺术之前途》中讲道:

在中国,有一个“国粹绘画”同“西洋绘画”剧烈的争执时期……我认为,大家争论的目标应该是怎样从两种画法中找出最合适的画法来,而不应当诋毁与嫉视的……

对于判定林风眠的国画是否属于正宗的国画之说,应当综合考虑当时所处的复杂历史环境,考虑到当时的中国艺术之颓废,绝非力倡“写实”主义不为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艺术家就是革命家,无论以什么方式,只要能提高文化,充实国力,中西合璧没什么不好”!



小小嬴政

林凤眠的绘画是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也不是正宗的油画或水彩画,可以说,他的绘画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一种综合绘画形式,给人“四不像”的感觉。

正是这种“四不像”成全了林凤眠,让他的作品焕发出独一无二的风格,具有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变身为纯粹的艺术品。

争论他的画究竟是不是国画,已经意义不大。他的画完全达到了艺术品所有的审美要求。有深刻的情感思想,有宁静悠远的意境和格调,有绚丽浪漫的色彩和图式构成,这些就够了。

林凤眠·裸女

在国内画坛,林凤眠是一位有争议的准大师级人物,位居上世纪十大画家之列。

要说林凤眠的绘画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还得从中国近代美术说起。

从清代“四王”以来,中国画固守传统,陷在古人的笔法程式里无法自拔,画家在画中玩弄笔墨形式,自娱自乐,忽视艺术与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完全脱离了大众审美情趣,让中国画走向了穷途末路。

这时,一批有志气的画家打算着力改变这一状况,林凤眠便是中国画改造的佼佼者。

林凤眠·裸女

当时,改造中国画的主要方法和人物有:

第一种是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为代表的,在传统中加入新理念和时代意识,并寻求突破的创作方式。

第二种是以徐悲鸿为核心,蒋兆和为辅,所引领的通过把西方写实手法和素描基础融入中国画,所形成的学院派创作模式,这种创作模式到今天,仍然是学院派的教学方式。

第三种跟林凤眠有关,那就是以林凤眠为核心,以他的弟子吴冠中、赵无极等人为代表的中西结合方式。

林凤眠《秋江渔归》

第四种是赵望云和长安画派所倡导的,坚持去生活中写生的创作模式。

林风眠之所以走这种绘画路子,跟他早期留学法国学习西方艺术,以及生活经历有极大关系。他把自己的生活遭遇和对艺术的理解,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形成了自己极具张力的绘画形态。

1925年,25岁的林凤眠学业完成回到国内,看到国内画坛毫无生机,国画创作每况愈下,他下决心要改造国画。

当时欧洲,正经历了表现主义绘画,在向抽象派和立体派过渡阶段。可以看出,林凤眠的绘画受到了表现主义强烈地影响,尤其他在画中对线条的变形和夸张处理,完全是蒙克、埃贡席勒的手法。

林凤眠风景

林凤眠是勇气可嘉的大画家,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遭遇始终坚守艺术理想。风景、人物,动物花鸟,他都画过。而他的裸女画,曾经引出很大争议。

在绘画色彩上,可以看出,他受印象派影响很大。他画中色彩绚丽烂漫,视觉冲击力极强。并且,在画中,尤其人物画中,塑造出淡淡的忧郁气氛,甚至痛苦情调,这源于他在生活中长期遭受的不公所致。


鸿鹄迎罡

要叫昏鸦去看林风眠大师的艺术就是典型的中国艺术,国画没有是否正宗一说,任何一种艺术语言都需要在不断的自我演进过程中实现优胜略汰。

秉持传统是指对传统精神地继承,是对思想内涵上地升华与诠释。任何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式的对传统形式地固守都是传统本身最大的误读和崩坏。――昏鸦如是说。


国画的气韵生动在大师作品中一目了然,点线面别具一格的经营再现了意象之情趣,满满的笔墨精神。

笔墨当随时代,林风眠当是中国近代第一人也,随类赋彩被大师渲染地自然而又绚烂,殊不知中国画除了讲究黑白更不乏艳丽炫目的重彩!



昏鸦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林风眠的艺术是被低估了,无论其在艺术上不落窠臼的形式创新还是在教育上的卓越成就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先生在1958因出版《印象派绘画》一书而受到排挤与打压,更在1966年被逼无奈自己焚毁了近两千幅国画和油画作品,其中不乏精品。


很多对传统
缺乏深入研习和广泛认知的“伪传统”只能一叶障目,怎么可能看得到大师对于传统内涵的精准萃取。更可笑的是认为其画象是油画一说,那更是对油画毫无了解所导致的荒谬认识。

不记功利真性情,何惧樊笼散淡名。这是真正属于中国人传统精神里的气节,也是中国画不死魂灵的思想宝库。

大师一生磨难,对艺术孜孜追求,对学生呵护有加,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就是先生亲力亲为所奠定,其在艺术语言和形式上一生都没有停止过新的探索。

今天的我们的眼界是拓宽了,思想却窄了,岂不汗颜?

坚持正确的艺术审美方向至关重要,中国画决不能成为一种“文化遗产”,我们从来都不缺“遗产”,这玩意太多真成包袱了。更不能成为一种“老手艺”,那才是传统最大的悲哀!昏鸦掠去,我飞的够高,更容易看见真相,大家谁愿意做鹰引领我看的更高呢?


疾飞昏鸦

林风眠何许人也?他是“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1900年生,19991年病逝,在中国美术界大名鼎鼎,大画家吴冠中就是他的学生,厉害不?所谓“名师出高徒”,徒弟尚且如此,老师的实力也不用怀疑!



咱们看他的画作有些奇怪,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画,也不是西方油画,他将两者相结合,开创了一种新式的现代国画,影响了很大一批人!


这篇文章并非为了歌颂他,只是客观的看待他的作品,很多人不明白为何他要这样作画,其实和他同一时期的很多人人都带有类似的风格,大家看徐悲鸿先生的国画作品就带有很浓厚的西方油画色彩。

徐悲鸿《愚公移山图》局部▼

这种风格当然不属于传统国画。但是艺术就应该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林风眠先生的作品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万物皆明

一代大师林风眠的作品以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画了,老一代的近现代国画大师很多都到过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学习过西画,如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国画受传统题材和画材的影响,已经没有更强的表现形式来表现现实生活。他们就借鉴了西方的绘画语言,用国画材料创作了很多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开创了国画艺术表现的一代先河。在中国美术史上也留下了一道浓墨重彩。虽然用国画材料来画西画的效果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并不被传统国画家认可。但创新才有发展,哪一个画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代代画家经验的积累。只能说新的绘画形式开拓了一代人的视野,也被很多后来的画家理解和接受了。林风眠的作品借鉴了西方抽象绘画的形式,利用了一些光影的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更好的体现了画家的思想内涵。有人会说西画不是要画得很真实的吗?为什么画的看不出来看不懂。当然写实性是西画的基本标准,但是西方的艺术发展也和我们是一样的。西画从写实到写意,其实反道是受到我们东方绘画的影响,特别是当时中国和日本绘画的影响。中国古代壁画,绢画。日本的浮世绘,都对西方近现代绘画形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类的艺术文化是相互交融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也不能盲目排斥任何一个陌生的事物。当然社会是发展进步的,任何事物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我们现在看过去的作品,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必竟它符合当时社会条件下画家的心态,跟现在比也不一定都好。要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对绘画形式和意境的探索也是无穷的。我们希望大家都有一颗童心,共同来发现创作研发出更好形式的艺术作品,来体现描绘出我们美好的生活。谢谢大家!


老杨 Liven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正宗国画?然后对照林风眠作品来分析看是否符合正宗国画的标准。那么正宗国画要怎么定义呢?

我理解这里提到的所谓正宗国画,应该是指作品必须符合传统国画的标准。而传统中国画的最基本的标准是笔墨,也就是笔墨的法度,这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没有笔墨或笔墨缺失的作品都不能称为正宗的中国画,另外作品中落款书法和印章也是正宗中国画不可或缺的要素。

那么,大家都知道林风眠是一位倡导“调和中西绘画”的艺术家,他留过学接触西洋画的时间比较长,对国画的了解没有传统画家那么深入,他的调和实际上是用中国画的工具创作西洋画,他的作品中墨只是当黑色颜料使用,没有法度可言,见笔的线条没有笔法,也没有国画线条应有的味道,所以他的作品给人第一印象就像西画,但细看又不像纯正的西画,所以不中不西是绝对称不上正宗国画的,我觉得这类的作品应该叫彩墨画比较合适,他应该算是彩墨画派的鼻祖。

但他的创新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书画及文史杂谈

不是。林风眠的作品,深受西方绘画思想的影响,他的绘画色彩和形式,也是西方式的。但他又具有中国人的基因。因之,在他的绘画中,无法撇清东方式的审美,所以他的画,便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形式,游走在西方绘画的形式审美中,但思维却是东方式的。所以,他的画是中西绘画的合璧,也许在他的思维中,本就具有东西方合璧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


昊愚堂夜画

林风眠先生 在上世纪画坛影响很大,他的画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相去甚远,在传统派、功力派、保守派看来属于"异教之类"根本不能算~中国画。实际上定义为什么并不重要,知道那是画就够了,林先生的画显然不是所谓的"国学正脉"与大多数画家不是同一源头其源头来自西方,所以看起来~"隔色"亦所谓"聊备一格″"只可有一,不可有二"但林先生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他的画具有中国画的某些精神特质,在人物画上尤其明显,思接古人,意合当代。。。他的学生都很争气也为其声望增色不少,说起他的学生认可度比林本人更高一些:吴冠中、赵无极;李可染、李苦禅……这也是林风眠艺术成就的组成部分。


瓦家2

林凤眠的画严格地说,不属于中国画,应该称为彩墨画。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画是中国的国粹,她讲究诗、书、画、印的高度统一,以传统的线为造型基础,这种线与西洋画的线有着质的区别,同样的一条线,中国画家画出来和西洋画家画出来,就不是一回事了。

林凤眠在创作中,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毛笔、宣纸、中国画的颜料,但他画的画却不能称为中国画,原因是他放弃了中国画最具物质的线。这就好比一个人唱京戏,放弃了“西皮流水”和“二黄倒板”,唱出的就不是京戏一样直白,如果硬要加一个“京”字,那也只能叫“京歌”。

林凤眠的画虽不属于中国画,但他却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他将在外国学到的绘画知识和中国画的水墨相结合,创造了自己独立特行的艺术语言,堪称一代大师,应当受到大众的敬仰!当代画家黄永玉、吴冠中,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东葫西瓢

林凤眠为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画家,贯通中西,倡导借鉴创新。其作品以墨赋彩,以面画形,以明暗光影融入国画之中,以西画笔法铺于线条之上,厚重多变而开一代新风,至今创新精神仍影响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