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漫威粉終於等來了UNIQLO X Marvel卻意外發現,這個系列的t-shirt並沒有女生的款式,佔領女裝系列LOOKBOOK的卻是和桑德森工作室合作的印花系列。英雄漫畫是屬於男孩子的,而碎花是女孩的,這種粗暴的劃分不禁讓女粉絲大失所望。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UNIQLO X Marvel 系列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UNIQLO X 桑德森系列

在這個從Normcore到“oversize“、”boyfriend-style“的時尚圈,男裝女裝的混搭早已司空見慣,不論是繁複的大牌設計還是樸素的極簡主義的背後似乎都站著一個共同的詞——“unisex(無性別)”。

“Unisex”無性別主義,它將性別擱置在外,不再讓人束縛於一生下來就被規定的好的類別,而是遵從自我認知後的選擇。

這似乎成了當下時尚圈對於服裝的共同定義,眾多品牌紛紛將自己男女裝的發佈會合併,男裝女裝的界限開始模糊,不論是設計師還是消費者,都將審美鎖定在了喜好而非是性別之上。

回溯時裝界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早在女性只會穿著裙裝的二十年代Coco Chanel就已經將闊腿長褲皮質腰帶和珍珠項鍊融合在一起,並將Blazer改良加入女裝系列中,挑戰著傳統觀念的神經。隨著女權運動的不斷髮展,代表著男性著裝的皮鞋、牛仔褲也被納入了女性的衣櫥,1966年Yves Saint Lauren設計的女士吸菸裝則成了標誌性的作品。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Coco Chanel闊腿長褲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YSL女式吸菸裝

直到八十年代,線條硬朗的power suit成了在職場打拼女性的最愛,這種男性化的服裝被認為是帥氣而幹練的代表,Armani Power Suit則成了這個時期最佳的代表。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八十年代的“power suit”

海軍制服長褲,男友風的夾克,闊腿褲,大碼襯衫,牛仔褲…女權推動下的時裝革命似乎總是沿著男性化的道路發展,以至於現在,女權主義者依舊會很容易的被貼上“強勢”、“激進”的標籤。

然而這種模仿男裝裁剪的設計卻被一些學者認為是“反女權”的,本質上是一種對男權社會的妥協。Jo Paoletti在Sex and Unisex:Fashion,Feminisim,andthe Sexual Revolution中說道,“他們(Power Suit)幫助女性進入男性主導的專業領域,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女權主義的,因為這是基於男子氣概下的‘權利的裝扮’。”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海軍制服闊腿長褲

儘管有所爭議,但女性的衣櫥也確實隨之而變得豐富起來,女性在穿著上的選擇變得更加有餘而從容,反觀男性的衣裳似乎總是保持著中規中矩的沉悶姿態。Black & White的西裝,方正的領帶,就連襪子也逃不過黑白灰三種顏色。

但男裝的時尚革命並非沒有為此努力,60年代設計師哈代·艾米斯提出“孔雀革命”則將男裝的“無性別”推向了T臺。當阿瑪尼還在思考如何將西裝裁剪的更得體的時候,他的對手範思哲已經將下垂的褶皺、洛可可的印花,緊身褲甚至連衣裙搬上了男裝的runway,由此也激發了男裝時尚圈對於女裝的借鑑和改良。正如干瘦如柴的KateMoss終結了身材凹凸的金髮尤物一般,纖細的“少男”,雌雄莫辯的“妖男”形象也逐漸攻略了整個T臺。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雌雄莫辨的模特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大衛·鮑伊

我們必須要明白的是,“unisex“並不完全等同於中性,它並非指的是那些介於二者之間毫無特徵的設計,而是對那些原本充滿著性別差異元素的重新組合與再構造。當我們想到“男女皆宜”四個字時,腦子裡浮現的不再是灰色的套頭帽衫,或者白色t-shirt,而是讓芭蕾舞表演家穿得像足球運動員也依舊顯得自然的社會空間。

Unisex|比起趨勢而言,這更是一場革命

權志龍 in Chanel 秀場

儘管時至今日,那些在舞臺上穿著靚麗,畫著眼線的少年偶像依舊在“花樣美男”和“娘娘腔”的評論中左右搖擺,但讓人不可否認的是新世代,尤其是千禧一代的年輕人,社會的邊界在他們身上正逐漸隱去,所謂的定義和規則被他們看做是“應該被打破的束縛“,不論是對於服裝還是其他,性別似乎不再構成一個選項。

我們所希望的,不論是年齡還是性別,它都不能成為我們做或者不做某事的原因,我們所選擇的,是喜好而不是約定俗成的規則。我們追逐的不是僅僅是一種跨性別的時尚趨勢,而是對於性別本身的一場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