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乡愁是什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席慕容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最好的载体是故乡。而村落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是农耕文明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它是通向历史连接未来的“轨道”,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没有村落存在,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该走向何方。

“你家在哪里?老家在宁陵。”在豫东古葛大地上,留存、散落着许多古村落古民居。宁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些古村民居承载着葛天氏的乡愁、典韦的乡愁、吕坤的乡愁……,也留存着远迁他乡客家人的乡愁和根在宁陵留居海外华人的乡愁。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读史览志,以史为镜,明辨得失,温故知新。

城郊乡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城郊乡为环城之乡,东接乔楼乡,南邻程楼乡,西连阳驿乡,环抱城关回族镇。总面积 48.6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宁陵县城东南隅崇文路东端。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战国魏时,为信陵君、宁陵君封邑治所所在地,宁陵君治宁王城。明代,属长乐、崇义、迁善、来远 4乡。 1912年属中区。 1941年日伪时期,属一区。 1945年,属沙随镇。 1946年 9月,属新吾镇。1950年属三区。 1955年,属城关镇。 1962年 9月,置城郊人民公社, 1965年 5月,并入城关公社, 1977年,恢复城郊公社。 1983年 12月,改公社为乡。2011年 7月,辖区内北部王桥、乔园、石井、吕茂公、后址庄、陈庄 6个村民委员会划归县产业集聚区辖管。

2016年末,辖四门庄、孟楼、胡二庄、李子荐、胡三庄、刘油坊、段庄、洼尔庄、李七庄、陈克常、李庄、八里井、徐大庄、王仪宾、张老庄、东马楼、乔九庄、八里屯、三里河、郭英 2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 150个村民组。辖区总人口 2.39万人。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经济概况

经济概况全乡耕地面积2.8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蔬菜专业村1个,全乡年产蔬菜2980吨。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有养殖专业户146户,养殖专业村4个。养殖场8个。拥有工业企业28家,职工4200人。以床垫加工、食品加工、纺织生产为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宁陵县舒东床垫有限公司、宁陵县舒海床垫有限公司、河南省福润食品有限公司、宁陵县欧瑞工艺有限公司等6家。富润食品、欧瑞工艺所生产的产品销往河北、湖北、山东、山西、北京、上海等地。有商业网点26个。农贸市场2个,集贸市场2个。

社会发展

有文化站,15个村图书室,藏书1.8万册。有民间腰鼓队3个,龙灯队1支,坠子演唱队2支。有幼儿园8所;小学9所,中学1所,中小学在校生1620人,教师488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有乡卫生院,20个村卫生所;卫生专业人员45人,床位85张;2.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有线电视入户率80%。有体育场地2处(其中学校体育场1处,公共体育场1处),体育锻炼点10个。有3处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13个,专业技术人员45人,农村实用人才120人。敬老院1所,床位24张,集中供养农村五保人员24人。

基础设施

省道325线、210线,境内总长度5.8千米。县乡级公路8条,总长度25.1千米。境内河流有大沙河、下清水河、崔刘沟、吴王沟、黄茶沟、宁逻沟等15条。河流总长225千米。桥梁12座,总长198米。有邮政代办点20个,单程投递总长3.6千米。服务网点13个,程控电视376门。有变压器107台,高压输电线路74.7千米,用电总量920万千瓦小时。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策划:何为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老家在宁陵|用乡愁记忆村落故事(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