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的起因和歷史真相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正是七歲的小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個新年,然而天下並不因為新年的到來,而太平無事,前方傳來消息北漢勾結遼兵進犯後周。據後來考證,這很可有是趙匡胤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所謂的北漢進犯純屬子虛烏有,倉促之間符太后令宰相範質,緊急召開御前會議,商議派人帶兵前往禦敵,討論的結果認為,趙匡胤帶兵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這樣的結果並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意見,就在趙匡胤出征的前一天,點檢作天子的傳聞瀰漫京城,“點檢作天子”意思是趙匡胤將要謀反,奪取後周天下,謠言有的往往就是未經披露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的起因和歷史真相

被推到風口浪尖的趙匡胤,此時進入到人生最關鍵的時刻,如果手握重兵的趙匡胤,隨即在京城發動兵變,將會觸犯眾怒,導致人心背離。臨危不懼才能成就大業,這句話對於趙匡胤就不僅體現在戰場上,對於出征前的準備,趙匡胤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部署,他沒有受到謀反之說的影響。正月初三這一天,相傳開封府上空同時出現了二個太陽,趙匡胤軍中有個叫苗訓的小軍官,首先發現這奇異的天象之後,找到趙匡胤的親信楚昭輔說:“看來又要出一個新天子了”。公元960年正月初三這一天,趙匡胤帶兵出征夜宿陳橋驛,當天晚上喝的大醉,第二天清晨忽然外面喊聲四起,醉夢中的趙匡胤急忙躍起,剛一出門一夥人便擁上前來,將一件黃袍披在他的身上,還沒等趙匡胤反應過來,眼前已經跪倒一大片,大家高呼萬歲。就在夢境與現實交替之間,趙匡胤黃袍加身變成了宋朝的開國皇帝,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充滿傳奇色彩的陳橋兵變。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的起因和歷史真相

雖然在宋朝的官方史書上記載陳橋兵變是一場沒有預謀的政變,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推敲就不難發現這其實一場精心策劃、預謀已久的搶班奪權兵變,而且非常成功,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疑點一,出兵理由,宋史記載北漢遼軍南下進犯,命趙出師御之,這是最初出兵的理由,陳橋兵變之後大宋朝已經建立又說鎮洲郭崇報:”北漢與遼軍皆退“。難道他們是畏懼趙匡胤的能力嗎?顯然不是,據遼史記載這年遼軍根本就沒有出兵攻打後周的軍事行動,甚至連這樣的意圖都不有,顯而易見這是為了給趙匡胤發動兵變,故意製造出來的虛假軍事情報。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的起因和歷史真相

疑點二,諸位大臣的反應耐人尋味,在這場兵變中除了趙匡胤的嫡系趙匡義和趙普之外,有幾位大臣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先來看兩位宰相的表演,範質和王溥在收到兵變的消息後,第一時間便被百官推舉去見趙匡胤,兩人剛一進門趙匡胤就對他們難堪的說:”我受世宗厚恩,現被將士逼到如此的境地,真是無地自容。”說完放聲大哭起來,範質馬上接話說:”倉促遣兵是我們的失誤哇“。王溥首先跪拜範質跟著跪拜,兩人合唱了一首”萬歲“歌。這二人深受後周皇帝的恩寵,面對一個奪取後周江山的趙匡胤,沒有大義凜然的質問趙匡胤,只是假惺惺的說了幾句後悔的話,便去安排禪讓的事情了。從這二人的反應來看,即便不是同謀也是知情者。還有一位禮官也很重要,登基儀式開始後大家發現傳位昭書還沒有準備,大家正在擔心時,這位禮官得意地從袖管裡掏出私下代替八歲小皇帝寫好了的禪位詔書。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的起因和歷史真相

由此看來,儘管這是一次兵變,但卻不是竊奪政權,而是接受”中外推戴“順利接管政權,就是絕大多數的後周官員聯合一體,替代小皇帝把政權和平地移交給趙匡胤,看上去好像是趙普和趙匡胤的謀劃,其實他們也僅僅只是後周絕大多數官員的前臺代言人而已,幕後是有大批支持者和幫助者的,但不管是兵變奪權還是接受中外推戴,事實證明宋太祖趙匡胤確實是一名優秀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