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地質情——記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黃大年式教學團隊”

薪火相傳地質情——記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黃大年式教學團隊”

王根厚(右二)指導本科生野外地質考察。

曾有一首詩這樣描述學地質的人:“我是一個地質郎,背井離鄉在外闖……晴天烈日照身上,雨天泥地印兩行。思鄉痛苦心裡藏,四海漂泊習為常……”詩中寥寥數語便道出了身為地質人的種種艱辛。

然而即便道路再艱難、再困苦,地質人探索的步伐卻從未停止。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就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常常置身於艱苦偏遠地區,跋山涉水為國家地質學研究作出貢獻;他們將三尺講臺聯通到了野外,為國家地質學研究培養出大量後備軍;他們還被評為了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他們就是由該校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院長王根厚率領的地質學教師團隊。

一種熱愛與堅持

海拔平均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的藏北高原無人區,於普通人而言是危機重重的不毛之地,對王根厚帶領的團隊師生來說卻是常駐地。

多年來,團隊師生一直堅持在西藏羌塘無人區野外進行地質調查

,為國家地學行業輸送了一批批熱愛地質事業、具有地學理論知識和紮實野外地質工作能力的地學專業人才。

“地質專業以野外工作為主,要獲取第一手資料,我們必須跋山涉水。”王根厚至今還記得1992年他在藏北無人區野外考察時的情景。那時的他們能住進帳篷、羊圈就如同住進了豪華賓館。而更多的時候,他們不得不帶著雨衣、睡袋,在露天冰川之下,以天為蓋地為廬。“然而面對這樣的艱苦環境,大家都很樂觀。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們身為地質人對地質學的熱愛和興趣。”王根厚說。

因為熱愛,所以不畏艱苦,這是該團隊最大的特點。對此,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治博深有感觸,因為從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他在王根厚團隊中待了15年。

“相比其他隊伍,王老師隊伍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野外工作。科研與生產工作相結合,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劉治博介紹道,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不同比例尺的野外區域地質調查工作。

劉治博腦海中,在團隊經歷的一幕幕依然歷歷在目:有的師弟在野外和熊狹路相逢,逃過一劫;有的師弟和他一起跑過雲南的35公里山路,吃了5碗米飯、一隻雞;有的師妹同男生一樣每年堅持兩個月以上的野外工作,風餐露宿……

“既有辛酸苦辣,也有收穫之後的歡歌笑語,不變的是對地質事業的真情付出,相信在這個團隊奮鬥過的經歷對每個仍在這個團隊工作及走上不同崗位的團隊成員來說,都是一段難以磨滅的記憶。”劉治博說。

也正因此,王根厚團隊培養出的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比例在70%以上。

一場師生“生死”劫

在劉治博的回憶中,“野熊”和“35公里山路”若只是他地質路上的小坎坷,那麼,至今讓他與王根厚記憶猶新的“雨夜落水”就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因為那是真正的“生死一念間”。

2003年,還是大三學生的劉治博參與了王根厚團隊的生產實習項目。“我當時負責西藏倉來拉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當時,除了教師、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外,還有本科生。”王根厚回憶道,那一天,他安排劉治博跟隨教師張維傑前往野外調查路線,中途不幸逢上大雨,在高海拔的野外冰線下,可謂危險重重。

“天一黑,又下雨,什麼也看不見了,手電筒也照不遠,為防止意外只能在山上蹲一晚。”劉治博說,第二天凌晨再次出發的他們一邊忍受著飢寒一邊沿著河谷繼續工作。卻不料水位由於夜晚的降雨而上漲,十分湍急,羊腸小道已被河水淹沒,因此,他們不得不來回過河。

兩人手拉手往前走,走到河中間時,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我提醒了一下老師就使勁往前一躥,抱住了一塊靠近岸邊的大石頭。馬上回頭,卻發現老師已經跌倒,被水沖走。我一手拽住了他的衣服,把他拉了上來。當時沒注意,不知道哪個過程把手摔破了,傷疤至今還在。”劉治博回憶道。

歷經波折,劉治博終於回到了急得嘴唇乾裂、嗓子喑啞的王根厚身邊。“經歷了整整兩天飢寒、危險、勞累,見到面他抱住我就哭了。但上了車,又高興地給我講,他發現了什麼情況、採集到什麼好標本。”王根厚說。

劉治博還記得在這次路線考察過後,王根厚曾問過他:“你出去後還乾地質工作嗎?”他果斷地回答“幹啊,經歷過就不怕了”。

一場山中驚險的落水經歷成就了一段“生死”師生情,也更加堅定了地質人的地質情。

一份傳承凝練的地質情

作為我國唯一具備從國家地質公園到世界地質公園的調查、申報和規劃建設能力的集體,王根厚團隊獨立主持9家地質公園成功申報為世界地質公園,主持完成的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申報和建設30餘家;培養碩士研究生896名,培養博士研究生321名,多名教師被學生評為學校“我愛我師”十佳教師;斬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取得多項創新成果,出版地質學系列教材20本、科普專著85部,發表具有國際影響的科研論文100多篇……

不論是在科研還是在教學上,王根厚團隊始終穩步向前,收穫累累碩果。但這些並非一日之功,而是在團隊歷代成員深厚地質情的傳承與凝練下的結晶。

“我們的團隊是老、中、青結合並有特色傳承的基礎地質學教學隊伍,通過地質學教學團隊幾代教師的傳承和凝練,形成了團隊特有的‘練思想、練本領、練作風’的三練教育。”王根厚說,對於青年教師的培養,團隊在教學上嚴把關,在實踐上搭平臺。以野外地質能力的培養為切入點,切實加強青年師資隊伍能力建設。

幾十年如一日,即便傷痛在身,也堅守在青藏無人區野外研究第一線,帶領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進入神奇的藏北無人區這個天然地學實驗室,這是王根厚的堅持;經歷“生死”考驗,也不願放棄地質工作,如今每年依然在藏北野外工作超過100天,這是劉治博的堅持。這樣的堅持也以各種形式體現在團隊其他成員和團隊培養的學生身上,這就是一種傳承、一段綿延不斷的地質情。

在王根厚心中,對地質事業的熱愛和青藏高原情結使他一直堅持在青藏無人區艱苦環境工作,“如今我的團隊成員和學生們也是如此。他們常說‘經歷了藏北高原的野外地質磨練,任何艱難困苦都不算什麼’,這就是團隊教育和精神延續傳承的最佳體現”。

《中國科學報》 (2018-05-08 第8版 科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