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率40年翻了17倍,但这并不是好现象,大批年轻人被毁了

大学录取率40年翻了17倍,但这并不是好现象,大批年轻人被毁了

近几年每到大学毕业季,就能听到“最难就业季”又来了的声音。然而企业方面却说招聘也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大城市的互联网公司人员紧缺,年薪几十万也招不来人;小城市同样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即使月薪过万,年轻人也不愿意干。

大城市的企业缺的是高精尖的人才,现在大批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有很多工作都胜任不了,而小城市的企业缺的是底层的劳动工人,但是现在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眼高手低,看不起那样的工作,宁愿干着3000元的办公室文职工作,也不愿意去工厂干1万元的苦力活。

说起来,大学录取率逐年升高,反而却毁了一批年轻人。

大学录取率40年翻了17倍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一年有570万人参加了这场规模庞大的高考大军,最终录取人数只有27万,也就是说录取率还不到5%。

七八十年代能考上大学的绝对是人才中的人才,后来的职业发展大都比较顺畅,成为了社会中的栋梁之才,比如当大学老师、国企员工等,总之都是社会的高端人才。那时候如果村里能考上一个大学生,全家都光荣,意味着飞黄腾达的日子开始了。

我们村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是我的叔叔,大概是1983年,考取的是南京大学物理系,当时别说是我们村了,就连整个镇、甚至全县城考取的都没有几个。

毕业之后,叔叔本来有很好的就业机会,不过他不甘于做个普通的职员,骨子里干劲十足,自己要求去一个钢铁工厂工作,没几年就把那家工厂给收购了,自己当了老板。后来他又开了家做稀土的工厂,目前身家上亿。

再后来,90年代村里又出了几个大学生,毕业后有的去了部委工作,有的当了大学老师,生活都比较优越,在村里来看都是有“身份”的人。

不过随着大学录取率的不断上升,大学生的含金量却在不断下降。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当年大学录取率首次超过50%,千禧年之后的大学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每年身边的家庭都会出几个大学生,研究生的比例也在逐渐升高。现在大家的目标不再是考上大学,而是要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如果不是985/211,都不值得一提。

2016年,大学录取率继续蹿升,达到了82.15%,这里包含一本、二本、三本和大专。现在几乎人人都能考上大学,相反,考不上大学反倒成了一件稀罕的事。

融360分析师查阅了1977-2006年这40年高考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的数据,1999年大学录取率首次突破50%,2016年首次突破80%,40年间大学录取率翻了17倍左右。

大学录取率40年翻了17倍,但这并不是好现象,大批年轻人被毁了

录取门槛降低导致大学生质量下降

大学录取率超过了80%,个别省份甚至超过了90%,门槛降低了,但是大学生的质量却在下降,尤其是在一些三流、四流的大学,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本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感觉就是混了三四年就毕业了。

虽然身份是大学生,但是毕业之后发现能胜任的工作很少,研究性、技术性、开发性、管理性的工作都干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城市企业招不到人的原因,高精尖人才在哪都稀缺。

上技校还能有个一技之长,上大学学的全是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学透,对什么都一知半解,工作之后才会发现,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丝毫用处都没有。

但是又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养成自大虚荣的心态,从小被优生惯养,干不了苦活、累活,工厂里的工作根本不屑去做,就算是开了高薪,也觉得没面子或是吃不了苦。

叔叔在江苏省的工厂也经常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基层工人的工资最低是3000元,除非你很清闲才会拿这么少的工资,如果你能吃得了苦,接受三班倒的工作机制,一个月工资甚至能超过万元。

但全工厂三四百名工人,90后却没有几个,绝大部分都是35岁以上的中年职工。

现在的大学生都干嘛去了?

高精尖工作干不了,基层工作不愿意干,那么现在的大学生都干嘛去了呢?

大学生最爱做的是办公室的文职工作,轻松、不累、有面子,但实际上现在的办公室工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清闲,门槛也越来越高。就拿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吧,最缺的都是什么样的职位呢?产品经理、程序员、数据算法工程师等往往是最稀缺的岗位,但这些岗位的要求往往非常高,人才却非常有限。

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了销售岗位,比如房产销售、保险销售、信贷员等等。要求比较低,好一点的公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差一点的公司专科以上学历就可以了。不过销售员工的差别非常大,能力强的员工往往能拿很高的薪水,但能力不强又不肯努力的员工只能拿着基本的底薪。

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员工离职率比较高,干不好就走呗,但是换工作并不能解决问题,新的岗位上还是老样子。

姑姑家有个表弟在叔叔的工厂上班,但由于从小被骄纵惯了,不愿意下基层,叔叔看在姑姑的面子上给安排了一个管理岗位的工作,一个月3000元。姑姑和表弟都嫌少,可是给你1万元的月薪让你下基层你怎么不去?3000元都是白养你的。

实际上,年轻人只要能吃苦,赚钱的机会还是挺多的,但关键就是没人愿意吃苦啊。

大学录取率40年翻了17倍,但这并不是好现象,大批年轻人被毁了

融360分析师认为,如果大学录取率没有这么高,能真正的择优录取,部分年轻人没有上过大学,也许就不会眼高手低,能接受苦一点累一点的工作,赚的钱会更多,社会中的岗位供需也会更加平衡。不仅如此,还能节省很大一部分国家资源。

其实真正糟糕的并不是大学录取率太高,而是现在的大学教学质量太差、学生毕业太容易,如果能提高大学的教学水准,加大学生的毕业难度,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到一些真本事,也就不至于进入社会之后还一事无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