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遠超蒙古,為何歷史上沒有吞併蒙古?

成泰逸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他消化不了,吃了也要tu出來,而大國之間又需要有一個戰略緩衝區。


第一個原因是消化不了。

如果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併入沙俄。將佔到其領土的將近1/7,這麼龐大的土地,以沙俄當時的治理能力和國力而言,是無力消化和統治的。硬吃下去,甚至會影響其遠東地區的穩定性。後來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國內爆發了革命,就更無暇顧及了。

第二個原因是,扶植一個親俄政權,建立一個大國戰略緩衝區也符合其國家利益。

第三個原因是,如果吞併蒙古,會在國際上受到孤立,還要再tu出來。

蒙古是在沙俄的支持下和策劃下成立的,如果剛成立就被吞併,吃相也太難看。本身已是世界領土第一大國,還在無限擴張土地,必然引起其他世界大國的反對和制裁。以沙俄的國力,是無力在世界列強的反對下,去吞併一塊相當於印度那麼大面積的土地的。


大笨蛋6703

如果俄羅斯吞併了蒙古,就會使俄羅斯遠東地區民族結構發生變化,引發遠東地區出現民族矛盾,會導致俄羅斯解體。



1.我們大家都知道,外蒙古是沙皇俄國1911年趁清朝滅亡之際,一手策劃扶植起來的國家。蘇聯時期蒙古國已經被蘇聯政府牢牢地控制了,如果蘇聯真的吞併了蒙古國,那麼一定會遭到世界各國的反對。更何況蘇聯已經把大量的軍隊駐紮在蒙古國境內,實際上蒙古已經成為了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所以蘇聯沒有必要吞併外蒙古。



2.蘇聯和俄羅斯人對蒙古人有偏見,因為蒙古人在歷史上曾經統治過俄羅斯人。蒙古人把俄羅斯人變成了一個野蠻的民族。當蘇聯和俄羅斯強大後,也對蒙古人非常防範。蘇聯當年控制蒙古以後,通過民族清洗消滅了蒙古1/7的人口,還嚴禁蒙古人採用各種形式紀念成吉思汗等蒙古歷史人物。蘇聯就是要打壓成吉思汗的形象,來阻止蒙古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傳統。蘇聯解體後,蒙古擺脫了蘇聯的控制後,

才為成吉思汗立了幾尊大塑像。



3.俄羅斯和蘇聯如果想吞併蒙古非常輕鬆,如果蘇聯和俄羅斯吞併了蒙古,就意味著幾百萬蒙古人獲得了蘇聯或俄羅斯的公民身份,可以在俄羅斯境內隨意流動。可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有1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人口只有4000萬,俄羅斯族人口本來就少的可憐。如果在引入幾百萬蒙古人進入遠東地區,

就會造成俄羅斯遠東地區民族結構發生變化,不利於俄羅斯統治遠東地區。如果哪天俄羅斯中央政府無力控制全境地區,那麼很可能引發遠東地區解體,因此俄羅斯才沒有吞併蒙古。


杜達特洛夫斯基

事實上歷史上的俄羅斯並非一直軍事實力遠超蒙古: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曾征服俄羅斯並在其土地上建立了欽察汗國,此後的兩個世紀俄羅斯一直處於蒙古人建立的欽察汗國的統治之下,直到1480年莫斯科大公國戰勝了欽察汗國的阿合馬汗才宣告俄羅斯擺脫了蒙古的統治,然而此時蒙古勢力依然強大,俄羅斯(嚴格意義上此時應該叫莫斯科大公國)還無力征服蒙古各部,直到16世紀50年代沙皇伊凡四世統治時期才先後佔領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個蒙古後裔建立的汗國。

隨著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國的滅亡,俄羅斯迅速向西伯利亞地區擴張,到了相當於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沙皇俄國已擴張到遠東太平洋地區,和中國東北、蒙古地區接壤。然而這一時期蒙古各部中崛起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俄羅斯無力吞併這一強大的蒙古汗國,於是轉而採取利用準噶爾汗國和清政府之間的矛盾從中漁利——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準噶爾汗國和沙皇俄國之間是一種既相互利用有相互制衡的關係:一方面準噶爾汗國和沙皇俄國勾結共同威脅清政府;另一方面正是強勢的準噶爾汗國的存在制約了沙俄的進一步擴張。

準噶爾汗國在清政府康、雍、乾三代持續打擊下滅亡了,沙皇俄國抓住這一天賜良機大力向原屬蒙古準噶爾汗國的領地擴張,最終沙俄和滿清瓜分了昔日蒙古人的勢力範圍:滿清獲得內外蒙古和新疆;沙俄則獲得中亞地區。鴉片戰爭後隨著滿清王朝的日益衰敗,沙俄進一步東擴終於將侵略觸角伸向了蒙古本部。之後沙俄利用晚清民國時期中國面臨的內憂外患格局煽動外蒙獨立並將其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後來的蘇聯政府也繼續控制著外蒙,但沙俄和蘇聯儘管實際控制住蒙古,卻並沒直接將其吞併,按說此時的俄羅斯完全有實力做到這點啊。

實際上俄羅斯之所以不直接吞併蒙古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慎重選擇:

經過長期擴張的俄羅斯已然是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但正因為如此俄羅斯也擁有了世上最漫長的邊境線:在西線俄羅斯面對的是新興的德意志帝國,而在東線日本也和沙俄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而俄羅斯因為疆域實在過於遼闊,隨著邊緣地區和中心地區在地緣距離上的日益疏離其控制力度是逐漸遞減的,事實上後來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就是邊緣地區的離心傾向日益增長。在這樣的局面下強行吞併蒙古很可能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

蒙古地區距離俄羅斯中心地帶實在太過偏遠了,如果俄羅斯選擇強行控制,勢必要在當地投入大量的基礎建設資金並駐守軍隊以控制當地,這意味著在相當一段時期內蒙古不僅不會為俄羅斯帶來現實的好處,反而會牽制俄國的財力和軍力,不利於俄羅斯和其他列強的爭霸鬥爭。

蒙古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可以成為中俄之間的緩衝國,與此同時也可以制約正在中國東北地區擴張的日本勢力。但如果俄羅斯直接吞併蒙古就對中國的國防安全產生巨大的影響,勢必引發中國的反彈,儘管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但畢竟地大人多,萬一被俄國逼迫太甚有可能會倒向其他列強。美、英、日等列強也極其忌憚沙俄這個龐然大物的進一步擴張,如果當時的中國政府倒向這些列強,那麼這些列強會毫不猶豫地以援助中國的名義要求俄國做出讓步。鑑於可能存在的國際干涉俄羅斯也不得不選擇退而求其次的間接控制方案。

最後此時俄羅斯內部已出現極其尖銳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沙皇政府已然成為眾矢之的,以致於龐大的俄羅斯竟敗於小小的日本之手,這一失敗更加劇了俄國國內矛盾。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沙皇政府也沒多少心情過多攪合蒙古問題。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個問題要講透徹,真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俄羅斯為何要讓外蒙古獨立。我們知道俄羅斯是在清朝末年,趁著清朝衰落開始控制外蒙古,並最後讓其獨立的。而為此當時俄羅斯還在外蒙古進行了屠殺,幾乎殺了七分之一的外蒙古人口,這才徹底控制下來。但是始終俄羅斯都沒有吞併外蒙古,其實這就要說到俄羅斯的目的。在二戰末期,斯大林說的很明白,讓外蒙古獨立,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在中俄兩大強國之間,建立一個巨大的緩衝地帶,是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否則中國和蒙古將會直接接壤。所以,俄羅斯不會吞併外蒙古。


第二,控制成本最低。而從成本來看,外蒙古都是一個欠發達的地區,即使到現在也是很窮困潦倒,欠了鉅額的外債,自己都不能養活自己。因此,如果吞併,對於俄羅斯來說,就必須大力的支援,給予大量的錢財,這無異於一個巨大的負擔。而讓其獨立,然後自己對其進行控制,在外蒙古大量駐軍,這樣既達到了掌控的目的,又不用花很多錢,可謂是最划算,最簡單的方式。

第三,吞併內外成本壓力太大。而從現實來看,俄羅斯吞併外蒙古風險很大,一方面來自國際,公然吞併一個主權國家,美國等會立馬跳出來,我們也會極力反對,國際壓力俄羅斯就無法承受。另一方面,加劇遠東矛盾,俄羅斯遠東地區是地廣人稀,有1200多萬平方公里,卻只有4000萬人,而且幾乎沒有大的民族,所以俄羅斯才好管理。但是一旦吞併外蒙古,一個300多萬人口的大民族加入進來,遠東格局立刻就被改變了。這不利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穩定和統治,所以內部壓力也很大。


第四,對於蒙古人的芥蒂。從歷史來看,俄羅斯人當年被蒙古人打的無還手之力,統治了幾百年,而且俄羅斯人的狼性,那也是蒙古人調教出來的。因此,使得俄羅斯人至今對蒙古人都是很防範。在控制蒙古期間,俄羅斯甚至禁止蒙古紀念成吉思汗,紀念昔日的輝煌,也是怕蒙古人想起當年的歷史傳統。所以俄羅斯的民族內心這一關也很難跨越。


歷史真相背後

這個問題可以聯想到蘇聯為什麼沒有吞併東歐?

先說一下事實: 蘇聯吞併了外蒙古的一部分,就是唐努烏梁海,現在的圖瓦共和國。蘇聯先是操控唐努烏梁海在1921年宣佈獨立,改名圖瓦共和國,然後1944年,圖瓦共和國“請求”加入蘇聯。

蘇聯二戰後在歐洲也幹過這種事:蘇聯佔了波蘭的領土,然後蘇聯把德國的領土劃給波蘭作為補償,波蘭在地圖上整體往西移動了。只不過外蒙沒有波蘭幸運,,沒有得到領土補償。

蘇聯為什麼不吞併其餘的外蒙古地區呢?因為外蒙古在1945年才“公投”獨立,蔣介石後來認為蘇聯違約,不承認外蒙古獨立,新中國成立後也和蘇聯交涉外蒙問題,雖然都沒起作用,但如果蘇聯吞併外蒙古,肯定會面臨中國的壓力。

但更重要的是,其它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看到蘇聯吞併了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恐怕全都會提心吊膽,全都會和蘇聯保持距離,因為東歐國家和外蒙情況類似,都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有蘇聯駐軍,經濟受蘇聯控制,所以吞併外蒙不利於蘇聯作為“老大哥”的形象,不利於蘇聯輸出革命,更不利於蘇聯爭霸。

還有就是外蒙古的經濟,太窮,如果蘇聯吞併了外蒙,就必須對外蒙古的經濟負責,也就是蘇聯中央需要轉移支付給外蒙古,蘇聯所有加盟共和國,只有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不需要中央的補助,等於阿塞拜疆和俄羅斯需要輸血給其它加盟共和國,再來一個外蒙,蘇聯財政也承受不起。

另外,蘇聯已經完全掌控了外蒙,利益已經最大化,吞併會過猶不及,如果非要吞併,蘇聯也會先吞併東歐。可以想一下,清朝為什麼沒有吞併朝鮮呢?那時的朝鮮太窮,朝鮮自己糧食都不夠吃,別說納稅了。


上丞工作室

1:古代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怠”打仗講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蒙古氣候環境:蒙古屬於高原地區,空氣稀薄,光照強烈,外來人不在這裡生活幾年,是難以適應的。這是制約外來入侵者的有利條件。

蒙古地形:蒙古地勢高,外來入侵者的生活用品難以運入,屬於易守難攻類型,這也是制約的條件。

蒙古人文活動:蒙古族是一個團結友愛、兇猛無敵、剛烈愛斗的大族。就像當年的成吉思汗一樣橫掃亞歐大陸。

2.現代

雖然軍事科技已經進步了,以上那些因素對於俄羅斯攻打蒙古已經不重要了,但也會有新的因素出現例如(聯合國)。現在要吞併一個和平穩定的國家是難以登天的,就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在當年打朝鮮和越南這樣難以入眼的國家不也是輸了。雖然蒙古上有猛獸,下有猛龍,但他是安全的,你可以放心大睡了。


關注小知天下事

清王朝的長期抵制


沙俄在16-18世紀一直在蠶食西伯利亞南部地區,這個地區就包括傳統的蒙古遊牧地帶。但是沙俄的滲透蠶食遭到清王朝的抵制和反擊,兩國先後簽署了《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從而劃定了中俄東部、中部邊界走向,讓兩國邊界從模糊不確定(因而有利於戰略上處於主動態勢的沙俄),變成明確清晰狀態(從而有利於在北方處於守勢的清王朝)。

兩國劃定的邊界穿過了蒙古部族傳統遊牧地區,少部分歸屬沙俄,絕大部分歸屬清朝。沙俄當時已經接受歐洲興起的條約體系、主權國家體系;其在遠東存在商業利益,不敢明目張膽得罪清朝;在遠東軍事實力、後勤能力弱於清朝;戰略重點在西方而不是東方;清朝通過多種手段控制蒙古地區,沙俄沒有可乘之機。這些原因共同導致,沙俄在一百多年裡基本上遵守了上述條約,沒有大肆滲透和侵吞已經劃歸中國的蒙古族遊牧地區。

第二次鴉片戰爭暴露了清朝的虛弱,沙俄的侵略勢頭增強。但是外蒙古仍然不是重點。從後勤上,控制外蒙古的難度要高於控制中亞;從戰略重要性和自然條件上看,外蒙古又不及外東北。所以,在此之後,沙俄通過一系列條約侵吞清朝在外東北、外西北的土地,但是對外蒙古動作不大。


清朝滅亡後沙俄自顧不暇


清朝滅亡後,外蒙古宗教貴族策動獨立,並尋求沙俄支持。但是,此時的歐洲已經處在大戰前夕,大國關係錯綜複雜,加上中華民國強烈反對外蒙古獨立,沙俄不敢明目張膽吞併外蒙古。外蒙古最終以“自治”收場,中國保留了對外蒙的宗主權。

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1917年沙俄滅亡,中國趁機出兵外蒙古,逼迫外蒙古取消自治,承認為中國領土。

但是,隨著蘇俄內戰走向尾聲,蘇俄紅軍借清剿境外“白軍”藉口,兵鋒進入外蒙,再次將外蒙拉離中國懷抱,外蒙古事實上獨立。但是,即便如此,蘇俄也沒有吞併外蒙古。因為,蘇俄當時處於國際孤立之中,希望樹立進步、民主的形象,因此事實上控制外蒙古比完全吞併之,更符合蘇俄利益。從此直至二戰結束,外蒙古事實上是蘇俄/蘇聯的衛星國。蘇俄/蘇聯將外盟國作為防禦遠東日本勢力的緩衝地帶。


二戰結束後主權獨立原則深入人心


二戰結束後,主權獨立原則深入人心,公然吞併主權國家必然引起全球公憤。從此,蒙古國雖然仍然是蘇聯的附庸,但是不可能在名義上加入蘇聯。而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衰退,發展模式缺乏吸引力,曾經的前蘇聯各國都在紛紛脫離俄羅斯的軌道,蒙古更不會倒向俄羅斯,因此尋求“第三鄰國”政策,謀求成為“永久中立國”,實質是進一步增強獨立性。展望未來,俄羅斯更不可能吞併蒙古了。


布萊克懷特

佔有有幾種方式,一種是控制或者操控,一種是文化殖民,一種是影響力滲透,一種是吞併。吞併並非最好方式,有時是最蠢的方式。

清政府滅亡後蒙古就掌握在俄國手裡,俄國已經完全控制蒙古並策劃其獨立,一開始的確有吞併的想法,沙俄本是一個小公國,它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地跨歐亞的領土第一大國,與它在擴張的野心是密不可分的,它在鼎盛時期領土達兩千多萬平方公里,能將到嘴的一小塊肉嚥下去,相信對俄國不是什麼難事。

在一九一二年的《日俄密約》裡,俄國就跟日本一起瓜分在蒙古的利益,俄國藉機瓜分了蒙古西部的各項權益和特權,而將蒙古東部暫時讓給日本,日本對滿洲更感興趣,滿洲也是日本的戰略緩衝期。

俄國這麼有野心,為什麼沒有吞併蒙古呢?

第一,地緣政治的影響

做事要講究“三利”,地緣就是“地利”,蒙古位於東亞大陸的北部,而蘇聯核心在東歐,從核心區輻射到東亞北部輻射力有限,而且更可怕的是,中國對蒙古的影響要比蘇聯大得多,因為蒙古至少有三面跟中國相接,地緣來看中國便利很多。

因為蒙古只有北面和西伯利亞毗鄰,沿途條件很差,除非蘇聯佔據新疆和東北,才能順利實施對蒙古影響力,否則遠離西伯利亞鐵路到俄國主軸線的蒙古,在俄國地圖上就是一個凸出的半島,對俄國而言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當然地緣問題並不是主要原因。

第二,面子和裡子

今天蒙古國有三百萬人口,當年才一百萬,雖然有豐富的能源和礦藏,但蒙古當時非常貧窮,經濟難以自給,如果俄國強行吞併,一來得罪中國,臉面上會不好看,國民黨時期蘇聯跟中國的協議就是外蒙古獨立;二來蘇聯不愛擔責任,如果只是控住蒙古,蒙古作為主權國家存在,蘇聯為什麼要管你是窮是富?如果蒙古成了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窮,你不管,等著它動亂嗎?

蘇聯只控住蒙古,可以繼續利用蒙古的資源,利用蒙古的戰略位置,也不至於得罪中國,更不至於讓國際認為蘇聯跟之前的沙俄沒啥區別,從而降低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正義”感(一戰二戰前沙俄一直是猥瑣的形象出現在國際上的),如果蘇聯喊著民族解放的旗號,行吞併之實,會讓它的意識形態徹底破產的。

沙俄當時主要矛盾是德奧矛盾,不能得罪英國,所以只在蒙古搞搞滲透,沒下嘴;到了蘇聯,蘇聯負責輸出革命思想和意識形態,對白俄羅斯、烏克蘭都要掛出民族解放的招牌,怎麼能吞併這麼窮的蒙古,沒了裡子,還丟了面子?

斯大林當時熱衷在蘇聯周邊設置緩衝區,蒙古也是其中之一,當然也有人說在蘇聯眼裡中國才是緩衝區。

話又說回來,蘇聯都無力控制中亞五國,何況對蘇聯沒什麼向心力的蒙古。有時候吞併和滲透、扶植代理以及文化殖民,比吞併的成本低,吞併的代價太高。


靜說歷史

幼稚啊。整個蘇聯一直都希望吞併蒙古。所以整個進度比較慢,一個原因是1945年以前,蒙古一直是中華民國的領土。

雖然說實際上,民國政府管理蒙古地區的能力很有限,但蒙古地區屬於中華民國的事實,國際上沒有任何爭議。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不可能一口氣,吞併另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即使它這樣做了,也沒有國家承認,最終也不能成功。

這樣一來,蘇聯要吞併蒙古,就要分幾步走了。

一是迫使中華民國承認蒙古獨立,進而把蒙古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最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把獨立的蒙古國變成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這樣一來,蘇聯才算是兼併蒙古了。

我們知道,1945年2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將要結束的時候,戰勝國達成了《雅爾塔協定》。根據《雅爾塔協定》,“外蒙的現狀應予保持。”這是一個折中的說法,就是說,一方面承認,外蒙自稱獨立,另一方面,國民政府與國際社會不承認蒙古共和國的地位。

但是,到了1945年夏,情況發生了變化。日本大勢已去,但國民政府沒有能力收復東北。蘇聯可以以剿滅日軍為名,進入並佔據東北。同時,1944年伊寧事變以後,蘇聯已經染指新疆。對於國民政府來說,蘇聯始終支持延安政權。基於種種考慮,國民政府決定向蘇聯妥協,承認外蒙古獨立地位;蘇聯則承諾,解放東北後從東北撤軍,不支持延安政權,不支持新疆獨立。

表面上,國民政府放棄了鞭長莫及的外蒙,鞏固了對東北、新疆的控制,彷彿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實際上,國民政府吃了大虧。為什麼呢?這一旦同意,蒙古獨立就很難拉回來。中華民國退到臺灣去以後,發現自己徹底上了蘇聯人的當,再反悔就徹底來不及了。


在野武將

歷史上,俄羅斯雖然在名義上沒有吞併蒙古,但是現實是俄羅斯控制了蒙古,並駐軍。按照國際法,只要你控制了某地,並駐軍。那麼這塊地就是你的領土了。所以看圖▼

俄羅斯歷史上吞併過蒙古,只是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在法理上確認,所以名義上沒有吞併蒙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