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小的时候妈妈常会唱个童谣,“肚脐眼,肚脐眼,墙上一分钱”。

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正常的“肚脐眼”的形成过程

早产儿出生后,助产士阿姨会把结扎并剪断 “脐带”,启动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声 “啼哭”(自主呼吸)。新生儿 “脐带” 结扎并剪断后,留下带夹的脐带残端,通常1~2周逐步愈合(干结并脱落),形成 “肚脐”。曾经在产房实习时真的有妈妈提出打个蝴蝶结,从理论上来讲是完全可以的,就是花式结嘛,蝴蝶结也好,红领巾结也好,过几天,早产儿 “脐带” 残端逐渐干结脱落,最终各种花式结都会变成“墙上一分钱”,但花式结往往需要留在外面的脐部残段太长,等于给细菌留了个大大的窗口,所以那些妈妈的花式结要求都会被产房医生护士断然教育拒绝。

脐带残段脱落之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每天洗澡和绑尿不湿时尽量防止污染脐部残段,可以用“碘伏”每天消毒一次,1~2周后,如果脐带残端干结并脱落以后就不必再消毒了。

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早产儿的“脐炎”“脐茸”“脐肉芽”傻傻分不清

早产儿 “肚脐眼”是细菌最容易入侵的一个窗口,当它发生感染时就是“脐炎”,常常表现为脐带残端周围红肿,局部可有脓性分泌物,这时可以用“碘伏”消毒处理。发生“脐炎”的早产儿,如果发烧、拒奶,一定要看医生奥,因为脐炎是败血症的一大危险因素。

新生儿 “脐茸”和“脐肉芽”,为脐带残端黏膜和上皮增生形成,可有少量分泌物,大部分可以不处理“自愈”,小部分需要看医生用 “硝酸银”烧灼。

早产儿的“脐疝”和“脐瘘”

早产儿“脐疝”发生率高,常因新生儿腹壁“薄弱”,肠管与腹壁在脐部向外突出,形成 “脐疝”。大部分 “脐疝”,随着新生婴儿腹壁的“强壮”,可以“自愈”。曾经在NICU看到一个巨大无比的“脐疝”,用悬挂带高高悬挂而起,都过薄薄的囊壁可以看到蠕动的肠子,场面很是“壮观”,如果巨大的脐疝或至宝宝6个月尚未还留存的脐疝,一定要求治外科医生奥

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早产儿 “脐瘘”,主要包括 “脐尿管瘘” 和 “脐肠管瘘”。顾名思义:“脐尿管瘘”,是脐带与尿路相通;“脐肠管瘘”,是脐带与肠腔相通。这种瘘往往为持续性脐带残端渗出(“肚脐眼”持续潮湿渗水)。

这小小的“墙上一分钱”可是会花样经百出的,因此早产儿的脐部一定要小心呵护。

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话说早产儿的“墙上一分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