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文县委书记苏彦君在《中国民族报》刊文:以“五抓五促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文县经验”

中共文县委书记苏彦君在《中国民族报》刊文:以“五抓五促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文县经验”

距全县精准脱贫还有 593

距与全国同步小康还有 958

中共文县委书记苏彦君在《中国民族报》刊文:以“五抓五促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文县经验”
中共文县委书记苏彦君在《中国民族报》刊文:以“五抓五促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文县经验”

以“五抓五促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文县经验”

中共文县委书记 苏彦君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全县辖20个乡镇305个建制村,有24万人口,包含汉、藏、回等27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约8070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3.4%。文县自2015年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以来,认真践行新时代民族工作新要求,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因地制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五抓五促进”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推动了民族乡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抓创新,重创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近年来,文县立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努力创新,不断加强与周边县区的交流和往来,力求打破区域壁垒,整合各方力量,加强联动协作。如,文县与四川省九寨沟县就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区域协作联动共建事宜进行了协商,双方在深入交流的基础上,签署了相关工作区域协作联动共建协议书;文县石鸡坝镇与四川省九寨沟县郭元乡、草地乡签订了《友好乡镇交流合作备忘录》《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文县中寨镇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博峪乡、四川省九寨沟县永和乡签订了以“加强民族团结,共创邻里平安”为主题的结对共建协议和备忘录。交流共建工作的开展,维护了文县与周边县区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抓机制,聚合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为了凝聚各方力量团结一心,共谋发展,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文县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包抓民族乡村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民宗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了沟通协调、结对帮扶、资源整合等工作机制,确保了民族乡村健康稳步发展。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覆盖”,全面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任务,依据《文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意见》《文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方案》等文件要求,文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驻文县各单位签订了《文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终责任书考核同步验收,奖优惩劣,稳步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了文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抓产业,提效益,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产增收

文县共有少数民族聚居村、散居村33个,下辖一个民族乡——铁楼藏族乡。近年来,文县狠抓民族乡村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在位于铁楼藏族乡境内的白马河流域,发展了核桃、板栗、花椒、油橄榄、小杂粮、大棚蔬菜等农特产品产业;在铁楼藏族乡景家坝、肖家山、新寨、铁楼、草河坝等村,发展了核桃、花椒、枇杷、油菜等特色产业,兴办了养猪、养鸡等养殖产业;在民族乡村建成了花椒产业基地、优质核桃基地、板栗示范园、优质核桃采穗园等17处。这些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了特色经济,促进了民族地区群众增产增收,推动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此外,文县还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与精准脱贫融合发展之路,不仅大力开发民族乡村特色农产品,还通过开设网店,搭建了文县团购网平台,拓宽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近年来,文县民族乡村的刺绣、花腰带等特色文化产品和五色酒、水磨杂粮面、野生天麻、纹党参等传统农特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大大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目前,仅铁楼藏族乡就开办了52家网店,实现电商销售总额达1000万余元。

抓基础,惠民生,促进民族乡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文县始终把民族乡村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加大资金扶持,集中攻坚突破,大大加快了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脱贫攻坚的步伐。文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民族乡村投入,将民族乡村发展、稳定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全县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全力改善民族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在交通、水利、扶贫、教育、卫生等方面共投入项目资金1.6亿元。如,在12个少数民族村实施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民族乡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集中实施了一批民族乡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河道治理、危旧房屋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民族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民族乡村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少数民族群众。

抓旅游,树品牌,促进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

白马藏族是居住在文县和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交界的藏族,历史悠久,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近年来,文县依托独具特色的白马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秀丽的山水风光,积极实施“文旅强县”战略,着力打造了白马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发展了白马山寨乡村旅游,不断推进白马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深入挖掘白马民俗文化。文县成立了白马民俗文化研究会,拍摄制作了《探秘东亚最古老的部族——白马藏族》纪录电影,出版了白马民俗文化系列丛书,成功举办了两届白马民俗文化旅游节和白马人火把节,编演了大型歌舞剧《白马印记》和《白马圣典》,成立了白马民俗文化业余表演队,在草河坝、麦贡山等村建立了6个白马民俗文化传习所。近年来,白马民俗文化已成为文县一张亮丽的名片,文县的对外知名度和白马民俗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4年,文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和文化部分别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草河坝、石门沟、案板地、强曲等4个白马藏族聚居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白马藏族傩舞“池哥昼”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石门沟村已入选2016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录,白马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区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是以打造白马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为抓手,积极实施“两点一线”旅游发展战略。文县以铁楼藏族乡石门沟、草河坝两个村为中心,辐射带动枕头坝、寨科桥、李子坝,连接邱家坝,倾力打造白马河风情线。狠抓白马藏族民居建设,修缮村寨门、古廊桥、凉亭、水磨群、古栈道,对所有建筑群均注入民俗文化元素,彰显白马藏族民俗特色。按照“挖掘保护,改造提升,新建恢复”的要求,对村内环境实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形成了独特的白马河风情线。打造石门沟“神奇云瀑”景观,修建玻璃栈道,完善了游廊、仿木栏杆、台阶等设施。通过大力发展白马民俗乡村旅游,文县的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民族乡村的群众收入明显增加,美丽乡村建设也得到了极大促进。

第三届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还有 28

监制:刘二银 编审: 吕柏琦 校对:董超

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文县,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E-Mail:[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陇南文县发布

甘肃文县网:http://www.gswx.gov.cn/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中共文县委书记苏彦君在《中国民族报》刊文:以“五抓五促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文县经验”

文县

中共文县委书记苏彦君在《中国民族报》刊文:以“五抓五促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文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