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适合靶向治疗吗?

你真的适合靶向治疗吗?

你真的适合靶向治疗吗?

首先,我们得明确两个概念。

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外周静脉血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确病因或预知身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

靶向药物通过基因检测找到癌症患者体内的“靶点”,即相应的基因突变,然后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所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精准的攻击癌细胞。

你真的适合靶向治疗吗?

所有的人都需要基因检测吗?

不一定!

分子靶向药物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特定靶点靶向药物”和“泛靶点靶向药物”。(也可分为小分子靶向药,单克隆抗体及细胞凋亡诱导药物)

  • 特定靶点靶向药物:此类靶向药物只针对肿瘤特定基因突变所表达的某一特定蛋白质,并且此蛋白质在肿瘤的发生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结合作用,肿瘤便会得到极大的控制。常见特定靶点靶向药物有:易瑞沙,特罗凯,赫赛汀等。

  • 泛靶点靶向药物:此类靶向药物针对肿瘤细胞上的多种蛋白质(基因片段/蛋白肽段),结合某些与肿瘤相关的蛋白质(比如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相关Pr)均会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常见泛靶点靶向药物有:索拉非尼,瑞戈非尼,伊马替尼等。

总的来说,对于肿瘤患者,还是建议进行肿瘤的基因检测,毕竟靶向药物不是对所有肿瘤患者都有疗效,临床结果显示:不经筛选的使用靶向药物,药物平均有效率仅为30%-40%,靶向药物的疗效与基因突变状态是密切相关的。

只是有些靶向药物的疗效相关基因靶点不是很明确,并没有写入FDA label和NCCN指南,所以临床应用可以直接根据FDA和NCCN的推荐疾病靶点进行用药即可;有时,无药物靶点的时候做了基因检测也不一定是坏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