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適合靶向治療嗎?

你真的適合靶向治療嗎?

你真的適合靶向治療嗎?

首先,我們得明確兩個概念。

什麼是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是取被檢測者外周靜脈血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類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達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種方法,從而使人們能瞭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確病因或預知身體患某種疾病的風險。

靶向藥物通過基因檢測找到癌症患者體內的“靶點”,即相應的基因突變,然後通過抑制腫瘤生長所需的特定分子靶點,精準的攻擊癌細胞。

你真的適合靶向治療嗎?

所有的人都需要基因檢測嗎?

不一定!

分子靶向藥物根據其性質可分為“特定靶點靶向藥物”和“泛靶點靶向藥物”。(也可分為小分子靶向藥,單克隆抗體及細胞凋亡誘導藥物)

  • 特定靶點靶向藥物:此類靶向藥物只針對腫瘤特定基因突變所表達的某一特定蛋白質,並且此蛋白質在腫瘤的發生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旦結合作用,腫瘤便會得到極大的控制。常見特定靶點靶向藥物有:易瑞沙,特羅凱,赫賽汀等。

  • 泛靶點靶向藥物:此類靶向藥物針對腫瘤細胞上的多種蛋白質(基因片段/蛋白肽段),結合某些與腫瘤相關的蛋白質(比如腫瘤血管生成,腫瘤生長相關Pr)均會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常見泛靶點靶向藥物有:索拉非尼,瑞戈非尼,伊馬替尼等。

總的來說,對於腫瘤患者,還是建議進行腫瘤的基因檢測,畢竟靶向藥物不是對所有腫瘤患者都有療效,臨床結果顯示:不經篩選的使用靶向藥物,藥物平均有效率僅為30%-40%,靶向藥物的療效與基因突變狀態是密切相關的。

只是有些靶向藥物的療效相關基因靶點不是很明確,並沒有寫入FDA label和NCCN指南,所以臨床應用可以直接根據FDA和NCCN的推薦疾病靶點進行用藥即可;有時,無藥物靶點的時候做了基因檢測也不一定是壞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