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谋也就问诸葛亮要几千兵马,诸葛亮为什么不敢一试?

老衲法号皮干

这问题简直了,诸葛村夫在这件事上可没有错,魏延太急于立功而异想天开。

王司徒这不是为诸葛村夫摇唇鼓舌,只是希望大家想一想,魏延是不是把问题说的太轻巧了?



他的计划是——自己5000精兵出子午谷,诸葛村夫按原计划进军。待精兵攻克长安,则大局已定。

大局已定吗?5000精兵打完就完了?

这不叫战争,这叫纸上谈兵,或者说魏延太过于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忽略了整体的大战略。



王司徒完全相信魏延能5000精兵打下长安,但是他如何守住长安呢?5000兵守个小城还能坚持到诸葛村夫大军到来,但绝不可能守得住长安这种大城。

想想吧,刚刚急行军并恶战夺城的蜀军需修整,城内的忠魏势力需要镇压,城内的奸细需要提防,5000兵这会儿真可谓是捉襟见肘。



更何况一路行军,又是栈道又是陌生环境,还要夺城打仗,这会儿有3500人都不错了,这点人能够把长安的城头站满吗?

何况古代信息不畅,这种中心开花的战术坑人又坑己。一旦这个战法发动,诸葛村夫就相当于被魏延反过来调动。他也无从知道魏延的胜负,只能赌博一把,决死往前冲。



倘若魏延胜了还好,败了,连诸葛村夫自己也陷入绝地。况且魏延这人没那么老实,他必然有自己的考虑。到时候他打下长安,则功劳已得。诸葛村夫完成不了,那便是村夫有问题。这如此谁会答应?不当领导了?

但是不是没办法了呢?有,但很残酷。

魏延这时候唯一的生机应该是大掠长安,最好一把火烧掉,然后分兵,一部分军队驱赶百姓,去攻击邬堡庄园城市,一部分强夺函谷关,依托函谷关,应能阻挡曹军相当的时间。纵使败退,大不了一哄而散,曹军就算夺回关中,满目疮痍的地方也更难以镇守了,为诸葛村夫下一次进击打基础。



这才是典型的秦人战法。秦国靠这一招干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楚国。


王司徒老百科

以下纯属个人看法。诸葛亮的以荆州为核心的“隆中对计划”实际上可行性很低。主要原因就是荆州为四战之地,且易攻难守,随时受到南阳樊城的魏军以及长江下游的吴军的威胁。自保尚且不易,更谈不上以荆州为基地向魏军和吴军的进攻了。

不过,上天给了刘玄德的蜀汉一个极好的机会——拿下了汉中。刘备不知是真是假的老祖宗刘邦就是依托蜀中和汉中最终夺取了天下的。因为这两块地盘一旦合二为一,堪称全中国最易守难攻的地域。单独一个四川成不了大事,因为四川虽有西面的三峡天险,但是北面的汉中和大巴山居高临下随时可以威胁四川的安全,而一旦蜀中汉中合二为一则可倚仗长江秦岭两大天险成为独立王国。这也正是四川和汉中虽然在地理上划为一个省级行政区更合理,但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却无一例外把汉中划给陕西的原因。

刘备为了复夺荆州而伐吴,在夷陵之战大败,几乎消耗了蜀汉全部精锐兵力。虽然失去了第一个趁着拿下汉中的热乎劲夺取关中的机会,可是也由此极大地麻痹了曹魏。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曹魏毫无准备、阵脚大乱。诸葛兵马未到,垅右三郡便闻风而降,关中也兵力空虚。以此为前提,魏延的子午奇谋和诸葛的祁山计划也就高下立判了。

诸葛亮兵出岐山的计划可以说正符合后世毛公对他的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这个计划太求稳了。先由赵云率领一路人马兵出箕谷,吸引曹军曹真主力,而诸葛亮自率蜀军主力沿祁山大道兵临渭水,再派马谡领一支人马兵进街亭。至于马谡一旦夺取街亭之后,是守住街亭还是进取陇关还是借陇关进兵关中,各种史料就都没有记载了。总之诸葛亮是要先稳固住陇山——秦岭这条L型防线而后再图关中。此计划貌似稳重,可是仔细推演却毫无胜算。试想以国力军力相比较蜀汉弱而曹魏强,蜀汉要想胜曹魏必要兵贵神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关中,而后关住潼关的大门。而一旦拿下关中则蜀汉在三国最弱的局面则可一举逆转,统一天下也不再是梦想了。但是诸葛亮先稳固陇山——秦岭防线的计划,即使街亭之战胜了,整条防线稳固住了,可此时中原地区的曹魏援军也已兵至关中,一定会使蜀军和魏军在关中形成持久战的局面。如此以国力军力而论,蜀汉必败。所以,诸葛亮的计划虽然谨慎,但是在战略上完全没有胜算。

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呢?这几乎是当年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翻版,只不过走的是更难走的子午道。这个计划也确实是风险太大。但是话又说回来,战争不就是冒险吗?古今中外有真正的必胜之战吗?而且从后来的战争进程来看,子午奇谋实际上也还是真有胜算的。首先,战前曹魏在垅右和关中的防御是非常薄弱且松弛的。曹魏上下都以为蜀汉孱弱,不可能主动进攻,以致蜀军还未到垅右五郡中有三郡已闻风而降。而关中则兵力空虚,曹睿率大军虚需由洛阳援救关中。若在曹睿援军未进关中之时攻取关中,大事可成。其次,此次北伐之战的关键其实不在祁山也不在街亭,而在潼关。以开战之时关中和垅右的曹魏兵力来看,蜀汉是有很大优势的。可一旦曹魏援兵由潼关源源不断进入关中,则形势会迅速逆转,蜀汉必败。能不能迅速关住潼关这扇大门才是此战的关键节点,甚至可以成为未来蜀汉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步。

由此,诸葛亮的祁山计划在战术上虽稳妥,但是在战略上毫无胜算;魏延的子午谷计划虽在战术上有未必不可客服的极大风险,但是在战略上确是唯一可行的方案。通过对这一战的分析,我个人对诸葛亮的战略头脑和意识颇感怀疑。最起码,在伐吴之战的看法上不如赵云,而在第一次北伐的战略计划上则完败给魏延。经过诸葛亮一出祁山,曹魏重新开始重视蜀汉和关陇防线,派重兵驻防,蜀汉再也没有夺取关中的机会了。而诸葛亮此次北伐,不但损兵折将且打草惊蛇,从此万劫不复了。

诸葛亮不允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其实还有一个心理上的问题。如孔明一般的大人物,莫不是极端自信且极端固执的,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此等人物,莫不是刚愎自用、忠言逆耳的,那个又不是不允许不同的声音、压制异己的。魏延的计划虽然只是动用几千兵力,但是却完全改变了诸葛亮自己的总体战略方案,他又怎么可能同意呢?魏延的方案不成功,则打乱了诸葛亮原来的计划,成功了则又夺了北伐大功。诸葛亮就更不能同意了。

一出祁山有两个悲剧人物。一为马谡。其实诸葛亮的祁山计划拍板之时已经注定了此战的必然失败,街亭之战的胜败已无意义。甚至可以说,街亭之败使一出祁山提前结束是极大地减少了蜀军的损失。可诸葛亮把马谡当做了此战失败的替罪羊——马谡冤那!第二个就是魏延。刘备活着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倚重魏延的。经过此次的争议,诸葛亮也开始重视魏延,不过诸葛亮是重新看到了魏延的实力和对自己的威胁。魏延此后被冤杀的结局也应该与这次争议有极大地关系。


小往大来1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五千人加运粮五千就是一万。还要诸葛亮率蜀汉主力到长安汇合。真的败了,可不止损失数千人马。有可能全军覆没,又一个夷陵之战。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出自魏国的史书。陈寿三国志并未。只有:异道汇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这里暂不说这个。诸葛亮不用是有道理,但诸葛亮并非完全不用。诸葛亮搞了个缩小片的子午谷奇谋。切断陇道,切断陇西凉州跟魏国联系,子午谷的是切断雍凉两州跟魏国联系。先来说下诸葛亮的缩小版子午谷: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关门打狗的策略。在长安切断魏国跟雍凉的联系。对外挡住魏国援军,对内消灭曹真郭淮关中部。进而把战线推进到长安。因为诸葛亮知道实力不够,无法在长安挡住魏国援军。诸葛亮采用的是向魏国力量薄弱的地方。诱羌胡叛、切断陇道,一举拿下陇右以西(凉州、雍州西部)。作为向关中进军基地。诸葛亮把长安换成街亭和五丈原切断陇道。有证据:诸葛亮第一北伐三郡叛魏响应蜀汉,之后还诱鲜卑柯比能。因为公元227年安定郡羌人叛魏。(雍凉羌胡曾多次叛魏)。陇右官员讲蜀汉军如果能挡住援军一个月以上,陇右以西不用打都会降。所以派马谡守街亭,挡魏国援军。可惜用人错误败了。后来诸葛亮进军五丈原,进而向北攻北原。当时司马懿讲诸葛亮要是有胆东进武功,我们就危险了。西上五丈原,我们就不用担心。只有郭淮看出诸葛亮的战略意图。郭淮讲诸葛亮西上五丈原,进而占据北原。诸葛亮就能切断陇道,这样雍凉境内的民、夷会动荡不安,对国家不利。司马懿采纳派郭淮去北原建营寨,还没建好诸葛亮果然来攻。

司马懿讲的话在晋书,并未记录郭淮所说。而在三国志郭淮传中有记录。

所以诸葛亮历次北伐都是围绕着切断陇道和建立前进基地。

诸葛亮姜维都把祁山作为战略要点。邓艾就曾讲过祁山的重要性。祁山有数千顷麦,蜀汉如果攻占祁山就能取羌人之食并诱为。但是诸葛亮第一北伐却并未拿下祁山。当时攻祁山的主将是魏延吴懿等人。据诸葛亮事后反醒,蜀汉在祁山的军队是多过魏国守军的。所以诸葛亮讲此战不在军队数量多少,而在于为将者。

魏延的子午谷为啥诸葛亮不采用,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魏延把计划想得太顺利。

十天到长安:到不了呢?曹真伐蜀一个月都没走出来。高闯王走了二十天。给人发现了呢?高闯王走子午谷全军覆没。东晋名将桓温派部下走子午,大败而回。

守城的跑了:要是没跑,坚守呢?崇山峻岭而来,蜀汉能带多少攻城器械?

粮草留给他:万一烧了呢?吃什么?

魏国援军要二十天才能到:忘了司马懿八天行军一千二百里杀到新城了?忘了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张郃从洛阳率军不到十天就到陈仓了。长安距洛阳不过六七百里。

诸葛亮大军二十天内到:不到呢?诸葛亮大军赶路怎么也要比魏延久点吧,也算十天吧。不先干掉陇右关中曹真郭淮部,诸葛亮大军如何安心西上?十天够吗?曹真郭淮非无能之辈。如果他们切断蜀汉后勤补给呢?有人说派军队保护不就成了。蜀汉军队本来就少,派军队保护粮道。支援魏延的军队就更少了。蜀汉大军在向长安靠近时,要不要派军守卫后路?万一蜀汉在长安跟魏国大军激战。曹真郭淮抄蜀汉大军后路呢?

第二:粮草如何保障?每次北伐都因粮尽而退。打到长安更远,如何保障。魏国本土作战无论是后勤粮草保障,还是调集军队都比蜀汉更容易。

第三:考虑到魏蜀双方国力军事力量对比吗?蜀汉不到一百万人口,魏国四百四十万人口。军队蜀汉只有十万,魏国有四十万。蜀汉在汉中、江州永安、南中、成都等,怎么也要留三万吧。这样前线最多动员七万左右。而魏国有近五十万军队,防备东吴十五万—二十万。北方十万。这样魏国能调动加上关中的当在二十万以上。七万对阵二十万,如何打?赤壁之战魏国因水战不行而败,陆战不见得不行吧。何况这时东吴未动,魏国能调动的军队更多。公元253年东吴二十万大军北伐,姜维率数万北伐。魏国派司马孚率二十万抵抗东吴,陈泰率雍凉军队抵抗姜维。(不用从洛阳调兵了,这是司马俘弄的拒敌之策。)公元257年诸葛诞十万人在寿春起兵,东吴派了近十万人支援。司马昭从中央、兖州、豫州、徐州、青州、荆州调集二十六万围寿春,围了十个月。蜀汉能否有十个月的粮?

姜维也率数万北伐,陈泰邓艾凭雍凉军队抵抗。还有并州、幽州、冀州的军队呢。陈泰邓艾曾打算在从并州调军。公元263年魏国调集十八万伐蜀。

而诸葛亮北伐时,南方一线并未有战事。北方曹操、曹丕数次大破游牧民族,也无大动静。在蜀汉东吴同时伐魏,魏国都能调动二十万对付东吴调动数万对付姜维。现在只有诸葛亮一路军,魏国能调集多少军队救援长安?

而且蜀汉精锐尽丧于失荆州,东征之中。诸葛亮北伐的军队可以说都是后来新招训练的。经过几次北伐后蜀汉军队战力越来越强。邓艾曾评价蜀汉军五兵犀利,上下相习。

第四:不少人拿小日本偷袭珍珠港来说事。当年小日本海军吨位相当于美国的80%。蜀汉军事力量有魏国的80%吗?战争的延续是国力的对抗。后面小日本赢过多少仗,强弩之末。人口、经济、生产力。小日本的人口是美国的一半,经济是美国的七分之一。小日本动员了六七百万参军,美国动员了一千万。小日本在中国有两百万,可是美国也派了几百万到欧洲。整个二战小日本造了二十艘航母,美国生产大小航母一百四十艘。坦克小日本五千,美国八万。飞机小日本六万架,美国二十九万架。小日本战列、驱逐、巡洋舰,潜艇一起两百备,美国六百多。小日本火炮两万,火炮美国三十一万。所以说怎么打?蜀汉的力量只有自保,和趁机蚕食雍凉的机会。

第五诸葛亮在隆中对讲很清楚。跨有荆益,天下有变,两路进军。现在荆州已失,天下无变,一路军。所以要避免决战。因为蜀汉现在的军队是蜀汉新募的军队。不能再有失荆州东征这样的大败了。


小鸿哥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看来题主还是不理解魏延子午谷奇谋的核心关键之所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很有开拓性和冒险精神。这个计划如果实行的好,完全是可以实现出汉中,占领关中的伟大愿景。但是这个计划可不是几千兵马能够解决的。要想知道详细内情,我们还需要看看这个奇谋的整个构思才好。

《三国志》对子午谷奇谋有如下记载:
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计划的核心思想。首先是长安主将是夏侯楙,夏侯楙这个人是曹操的女婿。典型的志大才疏之主。好色之徒,胸无韬略。让他主政长安,只是料定了蜀国不敢轻易伐魏而已。当时的情况是蜀国因为夷陵之战而国力大损,刘备病死,诸葛亮掌权。刘禅年少,诸葛亮主政,主要力量在于治理川蜀和评定南方叛乱,因此魏国料定蜀国不会有大的作为,所以才派了这么一个酒囊饭袋来驻守长安。

因此魏延的判断还是很精准的。说夏侯楙怯而无谋一点都没有错。

其次魏延说领五千精兵,出子午谷十日到达长安。这个也是可行的。但是后面的就有些危险了。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这个不一定。夏侯楙怯就是再酒囊饭袋也会抵抗一阵的。关键就看魏延这五千精兵的战斗力如何了。

如果这五千兵能够把长安围住,或者最好攻克。然后立马派兵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通知诸葛亮赶紧派兵增员,另一个方向赶紧派兵暂时守住函谷关,防止有魏的使者把战败的消息尽早的通知魏国。那么后来的就很容易办到了。

魏延说了,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也就是说等洛阳那边得到消息派兵前来收复,最少需要二十天时间。而诸葛亮率领主力从汉中沿斜谷到长安仅需十天就可以到达。这样就有一个时间差,蜀军一方面可以分出两万兵力重兵守住函谷关,另一方面分出两万兵力西向进攻长安以西的郡县。

有人肯定要提疑问,长安以西可都是魏国的领地,这样长安不是被东西两方的魏军包了饺子了吗?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魏延提这个子午谷奇谋的时候是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前的战略预备会上,当时蜀国的准备情况是南方已经平定了孟获之乱,而关中已经策反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长安以西总共就五郡。分别是南安、天水、安定、陇西、扶风。看上图。而这五郡中三郡已经被策反,陇西郡是在摇摆中,声称如果蜀军能够在关中坚持一个月就立马投降,那么就只剩下一个扶风郡了。

这样的话情形就很明了了。长安以东派重兵防守函谷关,长安以西率兵攻打扶风郡,同时通知最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东西夹击扶风郡,这样关中不要一个月就能全部平定。

这个计划其实是很大胆的,也是个奇计,有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风范。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用。用书中的话说,诸葛亮的理由是: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诸葛亮认为最西边的三郡已经策反,从西边往东进攻更加稳妥。所以这就涉及到主帅的性格问题了。关于诸葛亮用兵,司马懿有一个论断非常好: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也就是说诸葛亮不善于奇谋,过于谨慎。

因此,魏延的这个子午谷奇谋虽然很好,但是并不是五千人可以解决的,实行的时候需要蜀军主力的全面配合,尤其是后期的防守和西向掠地,更需要主帅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不是题主所想的那么简单,仅靠五千人就能占领长安,平定关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一点上魏延更偏重于以奇谋打开僵局,快速实现大的战略意图,而诸葛亮更偏重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争吵不休的原因。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非常的有创意,但是仅仅靠五千精兵是实现不了攻破长安,占据关中的战略意图。后期需要蜀军主力的全面配合。看问题要全面,仅此而已。

喜欢请随手关注,谢谢。


每日趣评

一,几千能征惯战的精兵锐士,这个在今天也不是小数字,何况当时?

二,关于子午谷奇谋,毛主席对此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魏延的计划在战术上即使奏效,在战略上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因为对方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一旦事后做出正确反应,蜀军就有被反包围的危险,届时蜀国大军将鞭长莫及,魏国或围困孤军,或围点打援,整个蜀军的处境将因此变得十分艰难,魏延和他的几千士兵,十有八九有去无回;

三,自古征战,打赢容易,征服难。魏国经营中原已久,魏延即使一时侥幸拿下长安,但之后呢?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魏延都能一一搞定吗?他那几千人马在长安能站得住脚吗?尤其在魏国大军迅速反攻长安的局面下?

四,孔明认为魏延此计犯险,应该不止出于军事的考量。从孔明平南战役的思想来看,蜀军在军事上虽然屡屡得手,但孔明都不认为就已成功,一直打到孟获所代表的南方部落心服口服,孔明才算满意。将军和谋略家的区别往往就在这里,将军更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谋略家却更在意本质的东西,如民心是否可用,经济能否经营,长治能否久安……等等;

五,何况魏延的突袭计划未必就能成功。当时主持魏国大计的,是司马懿、曹真、张郃这些人,都是人精。如果在子午谷人家事先有所防备呢?那魏延率领的大军就真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这个结局,你想不到也就算了,想到了,就不可能等闲视之;

六,作为大将,魏延想到有子午谷奇袭可能,于是向主帅诸葛亮提出这个计划,这是他的责任,可圈可点,无可厚非;作为主帅的孔明,考虑到这个计划的风险,尤其考虑到它一旦失败,蜀国几乎无力承受它的损失(想想魏国的国力以及它的领军人物,魏延的计划几乎不可能真正成功),予以否定也完全合情合理。孙子曰:未虑胜,先虑败。所以这个事情就双方来说,其实都无可指责。魏延或许如小说家所言的始终心有不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事实是,自古军事家冒奇险取胜的例子虽有很多,但冒险失败、功败垂成的例子无疑更多。

罗马时代,军事奇才汉尼拔深入罗马后方,打得整个罗马心惊胆寒,但最后还是失败,就是因为一时的军事胜利并不等于全面胜利。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二战时德国(还有拿破仑)对前苏联军事上几度处于压倒性优势,结果还是失败,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孔明放弃子午谷奇袭这样破罐子破摔、孤注一掷的打法,实在没什么可指责、惋惜的。

七,题主说大不了蜀国就损失几千人马,可能题主误会了,以为就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各国打仗动辄每方出动几十万部队,几千人只是毛毛雨;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整个三国(算上所有少数民族)当时的总人口,最多可能也就三四千万吧,去掉女性、老少、农业等经济人口,整个中国能拉到前线的,不会超过两百万,除掉后勤、卫戍啥的,真正在一线参与作战的部队,最多也就五六十万(这可是三国所有战斗部队的总和),这些部队还要分散于各个边境、隘口……我不清楚蜀国当时的总人口是多少,但失去荆州后的蜀国,魏国的综合实力应该比它强出五倍还不止,所以蜀国真正能开到前线的部队,假如魏国有三十万,而蜀国有十万,蜀国就已经算是“穷兵黩武”了,这也是后人经常诟病孔明的所在,因为你的国力养活这么多军队实在是吃不消,经济几乎都消耗在战争里边了。这也是为什么孔明、姜维后来一边打仗一边搞农业,没办法,国家消耗不起。而魏延是蜀国战斗机中的战斗机,蜀军的绝对主力,他那几千人可不是“几千人而已”那么简单。所以这样的一个战斗单元,孔明岂会拿它轻易犯险?


木头小獾

根据《魏略》记载,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的理由及要点如下:

曹魏在长安的守将是夏侯楙,是曹家的女婿,此人怯而无谋。现在给我五千精兵,再派五千人专门负责运粮食,由褒中出发,沿秦岭向东,走子午道北行,不用十天就可以到达长安。夏侯楙听说我突然杀到,必然乘船而逃。
夏侯楙一走,长安只剩下御史、京兆尹这些官员,长安附近有横门邸阁的粮仓,加上百姓手中的散粮,足可以供人马食用,曹魏关外人马聚合好杀到长安,最少得二十天,而丞相您率领大军从斜谷出来,绝对能赶到,这样就可以一举拿下咸阳以西的地盘!


简单总结,该计划就是两路出击的方案:一路走子午道,一路走褒斜道,只不过褒斜道开始作佯攻,主攻方向放在子午道,出奇不意地拿下长安,之后两路大军会合,占领曹魏的整个关中地区。

有人认为这个计划很高明,原因是魏延久居汉中,对当地情况十分了解,在蜀、魏军力不对等的状况下,弱小的一方应出奇制胜,魏延的计划正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但也有人认为这个计划过于冒险,该计划要想成功,出奇不意是关键,但上万人、十多天的军事行动不让敌人察觉是不可能的,曹魏一定会在沿途派出很多侦察兵,一旦知晓蜀军动向,一方面会在山中依托险要地势进行袭扰和阻击,另一方面会调集重兵把守午口,使蜀军不得入关中。

即使费尽千难万险、做出重大牺牲后杀到长安城下,面对这个千年古都,能否立即得手希望也很渺茫。所以,魏延的子午谷计划不是出奇制胜,而是纯粹的军事冒险。

但历来支持这项计划的一方似乎占据了上风,这是因为诸葛亮没有采取魏延的作战计划,而他的北伐也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所以有人认为假如采纳了魏延的计划,没准就成功了。


这个逻辑其实有些问题,北伐没有成功不一定全由进攻路线的选择所造成,而即使诸葛亮最终选择的路线有问题,也不能说明走子午谷就一定正确。

兵法有奇正之分,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常规战法为正,出奇不意为奇,二者必须结合起来,脱离常规战法的基础,一味出奇则未必致胜。


说魏延的计划是冒险,因为这项计划的核心是长途奔袭击,仅以五千能战之兵去攻长安,虽是奇兵,但缺少常规战法做为基础就成为孤军。

夏侯楙虽然不是名将,但也不会看到屈屈几千人就弃城而逃,一旦夏侯楙不逃,魏延的计划就输掉了一大半。


在冷兵器时代,兵家怕的不是野战,不是守城,而是攻城,即使一座孤城,久攻不下的战例也不胜枚举,魏延想率五千人攻进长安,几乎等于靠买彩票发财。

正所谓勇则勇矣、智则未也,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划将致蜀军孤悬于外,作为蜀汉的丞相,他不能去赌,所以诸葛亮没有采纳


南门太守

你说对了,诸葛亮真的不敢试。

因为,战略上,这是一场赢不了,也不能赢的战争。

三国鼎立几十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蜀吴两国VS魏国,堪堪只能维持不败,还是利用长江天堑和蜀地地势。

三国争霸的主战场,其实是在合肥,魏国主力和东吴主力都在此大打出手。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在配合孙权,让魏国不能全力攻击吴国,而必须分兵打蜀国。

而一旦诸葛亮拿下长安,夺取凉州,马上势力会暴涨。

魏国会毫不犹豫的调遣重兵反扑,同时,为了保存实力,东吴一定会按兵不动,等蜀魏两国大战之后收场。

你不用怀疑这一点,在关羽争夺襄阳的时候,东吴不仅没帮忙,而是偷袭关羽的大本营,灭了蜀国的荆州势力。

在东吴没有实力统一的时候,就不能允许蜀国做大,要维持平衡。

在战术上,奇兵突袭夺取长安是可行的。

在战略上,是极易导致蜀国亡国的蠢笨之举。

蜀国单独对付魏国,必败无疑。一旦拿下长安,诸葛亮增不增兵?你不增,魏国大军压境,又被他抢走了,魏延的一万人白白报销了。便宜了孙权,他在合肥肯定能捞不少好处(魏国必须满足孙权的要求才能停战)。

诸葛亮要是增兵…蜀国十万大军就能守住长安?在这十万大军报销的时候,魏国肯定元气大伤,这时就是孙权统一的最好时机。

这些,一个战略家一定能看到,诸葛亮也不例外。

所以诸葛亮一直在小打小闹,尽量在凉州捞点好处,街亭一丢,凉州也捞不到了,捞不到地盘就捞点人畜什么的也行,反正就是要让魏国不舒服,同时给孙权加油,让他跟魏国打的更带劲。


弑血鹦鹉

还是那句老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我们平日接受《三国演义》中被神话的诸葛亮的思维太多了,以致于都认为诸葛亮是无所不能的,然而据史料记叙,前期的诸葛亮精根据天下形势和分析各割据势力的优劣制定出刘备所部的立足策略是非常准确的,可以说是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就了刘备军团三足鼎力的局面,然而也是因为他的谨慎、事必躬亲,也造成后期的优柔寡断、用人失察、失误频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一直都有人指出,诸葛亮长于国家治理,而逊于战术战略和战役指挥,观其一生,基本都是使用谨小慎微的将兵战术,小打小闹而已,在这一点上,他最强劲的老对手司马懿最有发言权,《三国志》分传《晋书·宣帝纪》载有司马懿一段话“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这里不乏有司马懿自吹自擂,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嫌疑。但《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也说“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就是说诸葛亮治理国家内政尚可,军事能力平庸。从中不难看出,诸葛亮的军事指挥决断以及战略战术还是有很大缺陷的。

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大将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之计,一边由其率领五千精兵通过子午谷快速占领长安,另一边由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赶至长安支援。诸葛亮用兵谨慎,认为此计太过凶险且难以成功故未采纳,坚持从大路进军。历史不能改写,此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未果,病逝于五丈原,造成蜀汉政权最先忘国。于是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在探讨对子午谷奇谋的实施与否是否能够改写战局,影响到以后历史的进程。但是我想说的是,诸葛亮当时不采用魏延之计是对的,魏延只是个将军,他可以只考虑某场战役,而诸葛亮确是蜀汉政权的主帅,他要从国情、国力、战略全局等等问题来通盘考虑,况且魏延之计需要很多必然的先决条件,有一点出现误差就会功亏一篑,再加上长安是处于平原上的西北军事重镇,曹魏政权必争之地,即或暂时夺取也肯定守不住。毛主席都曾于1944年在评价魏延子午谷奇谋时说过五个字“此计太悬危”,可谓一针见血,明确地指出了事实的真相。以蜀汉当时的情况,只能用优势兵力小范围的一城一池的去夺,如果大范围的穿插纵深,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您想想,谨慎的诸葛亮会这样用兵吗?


自然农经

1)从临机决断来讲,诸葛亮的确不怎么样,他本人在否定魏延的时候就说过:某依兵法进兵,何愁不胜?这一点很不足取,就算庙算99%胜算,也会有1%的突发状况,他往往担心自己粮草供应不济,导致后续力量不足。就他在街亭一役中的表现,可见一斑,派去守街亭的人,不是100%放心的,派了王平辅佐、魏延后继,面对蚁聚而来的司马懿,这样的添油战术,无异于找死。实际上他大可以自己去守街亭,置其他四郡于不顾,司马懿反而会受制。问题是,他不是武将,自己不能够冲锋陷阵,只能够摆沙盘。

2)诸葛亮出兵每受制于粮道,十万精兵,必然要有20-30万挑夫跟随,否则粮草供应不上。十万兵,对于和魏国这样的强大对手交锋,是捉襟见肘的,要知道,魏国在曹操、曹丕多年的征伐,调教下,战斗力,应变能力是非凡的,曹操父子纵然不在了,曹睿也能够镇住那些老将,这就是说,曹魏政权内部是十分稳定的,征伐这样的国家,如果没有5-10倍的兵力,齐头并进,碾压过来,是不可能取胜的。(这一点,参照王翦灭楚)

3)凡大战,必以间先行,也就是情报搜集工作,在自己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生间,死间,都要派出去, 而诸葛亮之有生间,勉强得到陇右四郡答应投降的承诺,没有死间作为先锋,比如刺杀郡守,造谣生事,离间君臣等等计策的辅佐,死间成功后,大军突至,敌人胆气皆丧。如果慢慢苦战,占领了四郡,当地驻军,人民还是蛇鼠两端。

4)每次战后,诸葛亮根本不打算死守,因为他派不出那么多干将和精兵,而是忙着搬粮草,两三次下来, 司马懿、郭淮等等都看透了,根本不屑与之正面接触。慢慢拖死你得了。

5)兵法讲究奇正相和,魏延提出这个计策,正是一个合格的将领的合格表现,他做汉中太守多年,除了训练十足,修造器具,加固城防,征敛军粮以外,一定会多派遣细作搜集情报,才能够做出这样的奇计,说魏延过于冒险,其实是很不负责的,他是战将,战场形势她看得比诸葛亮真切。自己国家的实力,他更清楚,只有奇兵突致,雷霆万钧,迫使敌人肝胆俱裂,这比正面苦熬赢得战役胜利更能让敌人慑服。他作为高级将领都可以置生死于不顾,何其勇也!

诸葛亮死后不久,钟会大军作诱饵,邓艾精兵2000就结结实实地给了蜀国致命重击,用的就是魏延的计策,反向行之。

由上可知,战争不仅仅是沙盘演练,更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这一点,诸葛亮有先天的缺陷。


诸葛村姑

诚然,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奇谋的成功率大小而是在于诸葛亮。关于诸葛亮,要从两个方向来分析回答:

第一,被后世演义神话了的诸葛亮

被神话后的诸葛亮是是精通天文地理星象占卜等等的全方位人才,对于这样一个人,他对天下大势的发展趋势肯定能够通过某种方式窥测一二,也就是所谓的“天机”。

按照这种理解就可以得出结论,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不是最终为了成功(因为他已经知道不可能成功,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可能在他手中打破),之所以为之是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情和白帝城托孤之信任。古语有云:“士为知己者死”,如此而已。

经过上面的理解,可以得出诸葛亮的想法:“伐魏是不可能成功的,此处胜一手必然会在彼处败一手,魏延计策很好,但是魏延终究只是凡人之见,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为诸葛亮看透了一切的发展规律,所以他不会同意魏延的策略。

第二种,历史上的凡人诸葛亮

对于凡人诸葛亮就简单多了,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的本身的性格行为习惯入手。后人评价诸葛亮“处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一生谨慎,多谋而少断”。我们可以相信司马懿的这一评价是比较可以信服的,因为作为相对的敌人,他们也许才是最了解对方的人。

从上面的评论可以得出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每一次决断都会思虑详细,魏延的奇谋或许有他的独到之处,但是在诸葛亮看来冒险的成分太大,所以,他不会采用魏延的计策。

说在最后,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一套规律,以后世断前事本身就是一种猜测行为,不能够保证谁是谁非,重在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后世看前事,我们必须保证自身的客观性,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我们改变不了,所以不论我们的理论如何周详齐备,都不可能超越历史的法则,因为它就在那里,不管我们如何操作,它都不增不减,更不会有丝毫改变。

对于历史,我们是看客也是演员,看着别人的同时也演着自己。真是应了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