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特別欣賞關羽?

萬佳敏

眾所周知,曹操在抓到關羽後,對他表現出了迷之欣賞,可惜關羽這貨“不識抬舉”,對個劉備死心塌地。其實,曹操對關羽的欣賞,不外乎兩點,一是其仁義,二是其治軍之能。

人們對三國時期的軍事行動,似乎有個誤解,那就是對手之前,先是鬥將,也就是將將領先拉出來PK一場,再言後續——將領哪是這樣用的,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那個教育還是千難萬難的時代,即便尋常將領,那也算得上是人才一類,會點三十六計,那就可以去找個主公出謀劃策,又如何會用這種消耗率極高的形勢來對拼?從這一點上來說,《三國演義》誤人不淺。

咱們迴歸正題。除了身邊的“特務”之外,其實各家的扛把子對於將領的武力值的追求,並不如人們所想的那樣巨大,你能行軍打仗便好,個人能打,不過是錦上添花——曹操更是如此。對關羽的欣賞,其實不難理解,第一,關羽對劉備,其忠義天地可鑑,第二,關羽是將才。這裡,還有個隱藏的第三點,即關羽對漢室的情感。

這裡先看第一點,《三國志·關羽傳》“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所以,曹操可以對關羽可說極為賞識,他能在劉備的勸說下斬了武力天下第一的呂布,也可以力排眾議放走忠於劉備的關羽。

第二點,關羽的將才,這一點,從他斬了顏良便可以看出來,《三國志·關羽傳》“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這裡,關羽又秀了一把仁義,你對我好,我便回報於你,他是對事不對人的,到關羽淹了于禁七軍,天下震動,其將才更是震動天下——可惜把後背賣給了小人。曹操待人,唯才是用,一來是真的需要,二來也是收買人心。其時關羽聲名已顯,他未嘗沒有將關羽留下作為一面旗幟的想法。

第三點,大約也是曹操最終選擇放關羽離去的最重要的一點,曹操在心中,或者說是初露崢嶸的曹操,其實心裡是把自己當作漢臣的,他最初五色棒殺蹇圖,也是想還漢室一個天朗氣清——這一點,同關羽的觀點是契合的。與關羽不同的是,曹操在逐漸掌權的過程中,漸漸看到漢室骨子裡的衰朽,他逐漸登頂的過程,也是逐漸失望至絕望的過程——他一生不曾稱帝,其實也有著這麼一份理想在其中。


古今事

關羽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的形象設定差別並沒有曹操那般巨大,但也不小,從三國志惜墨如金的文字中我們可以認識到關羽,作為漢末三分天下劉備集團的中流砥柱,是名副其實的三國時期威震天下的大將軍,這一點在歷史上無論是與關羽並駕齊驅的張飛,抑或是布射僚丸在三國演義中冠絕天下的呂布,還是當今坐擁無數粉絲的趙雲,都無法比擬的,可以說關羽對得起“蜀小國爾,名將唯羽”這句能體現出魏國集團對他離世後仍懷有忌憚的評價。

曹操對關羽的欣賞貫穿了整部三國演義,而且在三國志裡也有很多體現,要問為什麼?因為關羽本事大、氣場足,能成大事,天下虎臣,不僅如此,那個標榜忠義的時代更是讓關羽名垂千古的忠肝義膽鑲上了一層金邊,在這種種凡人無法企及的優點面前,剛愎自用,傲氣凌人,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而且或許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釋。

新版關羽

然而曹操欣賞關羽,是有非常明確的政治目的的。

袁曹官渡決戰,是出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但問題是,以弱勝強是打勝了之後的說法,開打之前連曹操自己心裡都沒底,他的原話“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曹操尚且這樣想,隊伍裡有一些打算明哲保身,乃至於投敵的人,並不為奇。曹操勝袁紹之後,“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擺在曹操面前的首要問題,並不是怎麼跟袁紹打,而是怎麼在強敵面前保持隊伍的團結。

而御人之術,首在陣營。曹操旗下基本上分為三大派系,統領禁軍的曹氏宗親,掌控文官體系以潁川係為主的門閥世家,在軍事、行政系統中擔任中下層官吏軍佐的平民精英。

這三大陣營中,曹氏宗親不用說,一損俱損,絕對的死忠。而世家門閥一開始就和曹操不是一條心,互相利用而已,他們怎麼搞定這裡不提。剩下的就是中下層官吏軍佐,來自平民的精英,比如五子良將。

老版關羽

那個時代,世家門閥如日中天,世襲壟斷官場,平民精英的上升渠道受到壓制,而曹操是少數幾個唯才是舉,提拔和重用平民精英的君主。在外有強敵人心浮動的時刻,曹操急需一些事情,讓他們重新想一遍,只有在曹操這裡,他們才會因為自己的才華而如魚得水,才能憑藉軍功獲得上升空間,而在袁紹這樣完全門閥統治的政權裡,他們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

這個時候關羽出現了,這樣一個草莽出身恃才傲物的降將,卻受到了極大的禮遇,曹操彷彿把他當寶貝一樣,在各各方面對他妥協,而關羽也迅速在官渡的前哨戰中獲得戰功,並因此封侯。

這對軍中的平民精英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激勵,曹操要他們明白這不是為了曹氏而戰,更是為了一個平民可以出頭,為了一個不是一切都由門閥說得算的世界而戰。

老版關羽

這種籠絡人心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信陵君為侯嬴御車,吳起為病卒吮疽,皆同此理。

如果單從用人的角度,曹操是不可能用關羽的,關羽確實萬人之敵,但性格缺點太致命了。

兩個例子。蜀記曰: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颻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備曰:“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

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當年讀到前一個例子的時候,簡直是被驚到了,“羽怒曰”,我靠,古代君臣禮儀是極為繁重的,對君主出口不敬是會出人命的,關羽居然直接就對劉備開罵了,除了劉備,沒有任何君主受得了。

而第二個例子,說明關羽的功利心已經偏執到了極致,馬超一個降將,再怎麼著也不可能成為劉備的心腹,關羽居然會吃醋,要諸葛亮這麼肉麻的哄他,還連帶損了張飛。

如果曹操真的要用關羽,使用成本將遠過於關羽的產出。

老版關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