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因為不採納陳宮建議而失敗?原因沒有那麼簡單

在三國時期謀士荀攸眼裡,陳宮是一個“有智遲”的人。很多人對陳宮的評價都是陳宮很有謀略,並對陳宮的謀略不被呂布所用而為陳宮感到嘆息。羅貫中為陳宮嘆息道:

“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樑材。”

明朝的李贄認為陳宮的謀略足以匹敵曹操:

“陳宮之智亦足與操相敵,但布不能用。”

現在一般的觀點都認為陳宮是一個足以匹敵曹操、諸葛亮、周瑜等人的謀士。但為什麼如此大才的陳宮要背叛曹操而協助呂布,而不是像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謀士一樣為曹操效力呢?


呂布因為不採納陳宮建議而失敗?原因沒有那麼簡單

陳宮

陳宮和曹操的關係

陳宮是兗州東郡武陽縣人。公元191年,因曹操在濮陽擊敗黑山叛軍白繞,在袁紹的表奏下,曹操被封為東郡太守,治所就在陳宮的家鄉——武陽。陳宮應該是從這個時候跟隨曹操的。

公元192年,兗州牧劉岱被青州黃巾軍擊敗所殺,在陳宮的謀劃下,曹操被推舉為兗州牧。《世語》陳宮對曹操說:

“州今無主,而王命斷絕,宮請說州中,明府尋往牧之,資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業也。”

陳宮對鮑信等兗州官吏說的是:

“今天下分裂而州無主;曹東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寧生民。”

以霸王之業說服曹操,以寧生民說服兗州官民,這就是192年陳宮的謀略。

193年,曹操因為報私仇而攻打徐州牧陶謙,並製造了徐州大屠殺。

194年,陳宮和張邈趁曹操攻打徐州陶謙的時機,反叛曹操,迎接呂布為兗州牧,以替換曹操。當年兗州發生蝗災導致糧食歉收。

在曹操和呂布的濮陽之戰中,曹操差點被抓。在明朝李贄看來,當時作為曹操內應、引誘曹操攻入濮陽的大姓田氏,並非真的響應曹操。田氏引誘曹操入濮陽是陳宮的誘敵之計。

呂布在鉅野被曹操擊敗後,陳宮跟隨呂布投奔徐州牧劉備。

196年呂布暗中和袁術聯盟,趁劉備不備,奪取劉備的徐州。

197年由於曹性的口供,陳宮涉嫌郝萌叛變事件,但呂布並不追究陳宮責任。

199年呂布戰敗投降曹操,陳宮拒絕投降曹操而被殺。

簡單說,陳宮和曹操的關係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曹操兗州牧職位,是因為陳宮而得,也因陳宮而被丟。陳宮背叛曹操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曹操因為私怨而不顧大局攻打陶謙,更甚至因私怨而屠殺無辜的徐州百姓。

192年陳宮以曹操能夠“寧生民”的和平承諾而讓兗州官吏擁立。但第二年曹操就製造了徐州大屠殺,這就讓陳宮和因為“寧生民”和平承諾支持曹操的兗州官吏憤怒。他們認為曹操拋棄了192年的“寧生民”承諾。這也是194年陳宮和張邈為何擁立呂布為兗州牧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在陳宮、張邈宣佈背叛曹操、迎立呂布時,兗州各地的官吏紛紛歡迎,除了曹操死黨所固守的鄄城、範、東阿三城之外。

簡單的說,因為徐州大屠殺,陳宮他們認為曹操是一個自私自利、不顧大局、殺人如麻的大魔頭,這個人不可能帶來和平的一統希望。而以誅殺董卓名聞天下的呂布,才是最值得投資的人。


呂布因為不採納陳宮建議而失敗?原因沒有那麼簡單

陳宮

陳宮的謀略

陳宮的謀略主要有:以霸業和寧生民幫助曹操得到兗州牧;以豪傑勸服張邈迎立呂布為兗州牧;提議呂布駐軍下邳城外和守軍互成犄角之勢以擊敗曹操。

幫助曹操取得兗州牧和迎立呂布為兗州牧這兩條計策都很成功。雖然在迎立呂布時,兗州還有三城繼續效忠曹操,但這三城並不是曹操反敗為勝擊敗呂布的關鍵。否則曹操就不會有想要答允袁紹搬遷到鄴城要求的意願,或者向東攻打剛死了陶謙的徐州。真正讓曹操反敗為勝的的構建是荀彧的策略:

“今以破李封、薛蘭,若分兵東擊陳宮,宮必不敢西顧,以其間勒兵收熟麥,約食畜谷,一舉而布可破也。”

結合下圖曹操和呂布的行軍路線來說明荀彧策略如何讓曹操反敗為勝:

呂布因為不採納陳宮建議而失敗?原因沒有那麼簡單

紫色線為曹操行軍路線 黃色線為呂布行軍路線

“今以破李封、薛蘭”,指的是195年夏天曹操擊敗呂布駐紮在鉅野的李封、薛蘭。《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

“夏,布將薛蘭、李封屯鉅野,太祖攻之,布救蘭,蘭敗,布走,遂斬蘭等。”

根據《魏書》記載,此戰之後:

“於是兵皆出取麥,在者不能千人,屯營不固。”

《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

曹操“大收麥,復與布戰,分兵平諸縣”

獲取充足的糧食,才是曹操能夠反敗為勝擊敗呂布的關鍵——因為194年的蝗災,糧草才是最重要的。“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困耳。”——荀彧如是言。


呂布因為不採納陳宮建議而失敗?原因沒有那麼簡單

陳宮

呂布為何不用陳宮的出城合擊曹操策略

陳宮的出城合擊策略似乎是不錯。但前提有誤。

先來看荀攸在勸說曹操在平定張繡後立即攻打呂布時的觀點:

“議者雲表、繡在後而還襲呂布,其危必也。攸以為表、繡新破,勢不敢動。布驍猛,又恃袁術,若縱橫淮、泗間,豪傑必應之。

今乘其初叛,眾心未一,往可破也。”

眾心未定,這就是荀攸對當時呂布內部情況的判定。備受呂布信任和重用的陳登“登見曹操,因陳布勇而無謀,輕於去就,宜早圖之。”,暗中背叛呂布。這證實了徐州的陳氏大族放棄了對呂布的支持,也證實了荀攸對呂布內部情況判定的正確。

《英雄記》呂布妻子(應該不是貂蟬,而是呂布明媒正娶的妻子)對呂布說的話,也說明了呂布內部不和:

“將軍自出斷曹公糧道是也。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願將軍諦計之,無為宮等所誤也。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

陳宮和高順不和,這導致呂布無法出城,否則有可能導致下邳城內發生政變。

曹操為攻下下邳,也是損失不小。《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時公連戰,士卒罷,欲還,用荀攸、郭嘉計,遂決泗、沂水以灌城。月餘,布將宋憲、魏續等執陳宮,舉城降,生禽布、宮,皆殺之。”

下邳被水淹一個月後,呂布才決定投降曹操(《三國志 呂布列傳》記載的是曹操圍困呂布三個月後,呂布才投降。)。《獻帝春秋》:

“及太祖軍攻之急,佈於白門樓上謂軍士曰:"卿曹無相困,我【自首當】當自首明公。”

為了下邳軍名的生命,呂布投降了曹操。但直到此時,陳宮依然反對曹操:

“逆賊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豈可得全也!”

從上面的資料來看,呂布之所以不採取陳宮的出城犄角策略,就在於內部不和,特別是陳宮和高順兩大手下的不和。但從《三國志 武帝紀》和《荀攸列傳》的記錄來看,呂布並非完全不出城作戰,只是自己人數太少作戰失敗而已。

《三國志 武帝紀》:

“進至下邳,布自將騎逆擊。大破之,獲其驍將成廉。追至城下,布恐,欲降。陳宮等沮其計,求救於術,勸布出戰,戰又敗,乃還固守,攻之不下。”

《荀攸列傳》:

“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

上文記錄了呂布有兩到三次出城作戰的記錄,說明呂布並非完全不聽從陳宮的出城作戰策略。

以陳登為代表的徐州陳氏家族背叛呂布、高順陳宮內鬥、呂布兵少於曹操等因素決定了呂布困守下邳。等待袁術援兵也是呂布困守下邳的一個重要原因。說呂布因為不用陳宮的策略而失敗,完全一種不客觀、全面的說法。


總的來說,陳宮作為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謀士。他幫助曹操登上了兗州牧的職位,又因為曹操報私仇、屠殺徐州之民而放棄支持曹操,轉而支持呂布。雖然陳宮眼光很獨特,但正如荀攸所說,陳宮不是一個臨急應變能力強的人,即“智遲”。陳宮背叛曹操後,並沒有鞏固地盤和摧毀曹操根本的計劃,如提出和陶謙或袁術合縱對付曹操等建議。在呂布奪取劉備的徐州後,陳宮也沒有為呂布提供如何降伏徐州陳氏家族的建議。至於陳宮在曹操來攻時提出的出城出擊計劃,呂布也數次出城迎戰但失敗了,並非沒有接納陳宮的策略。

在曹操圍城時,呂布一則因為陳宮和高順內鬥擔心內邊,二則意圖等待袁術的來援,因此進行死守。若不是呂布部下叛變,綁了呂布投降曹操,呂布很有可能在袁術來援助時得以存活。

總之,呂布的失敗,並非因為不採納陳宮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