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載牢築滇池治理體系 三年攻堅擦亮“高原明珠”

九載牢築滇池治理體系 三年攻堅擦亮“高原明珠”​滇池是我國“三湖”治理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對於滇池治理的腳步從未停息。從九年來的不懈堅持到繼續挺進的“三年攻堅”,從制度建設到技術攻堅,滇池這個高原明珠正在煥發新的光彩。
  滇池是西南第一大湖,中國第六大淡水湖,是鑲嵌在滇西南的“高原明珠”。然而,近年來複雜的富營養化成因致使這顆璀璨的明珠蒙塵,使其成為雲貴高原湖區大型重汙染淺水湖泊的典型代表,也成為我國“三湖”治理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我國對於滇池治理的腳步從未停息。

  “一河一策”牢築水環境制度體系

  自2008年起,昆明市委、市政府以加快滇池治理為突破口,率先在全國範圍內將河長制納入地方法規,在滇池流域全面實行河(段)長負責制,為擦亮明珠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2017年以來,昆明市全面深化河長制,推動滇池流域河道水質持續向好。日前,《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盤龍江“一河一策”實施方案》的落地,再一次牢築滇池的水環境治理制度體系。

  分段監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分段問責,滇池治理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嚴密精細。與此同時,近日在草海大壩亮相的滇池流域河長制公示電子屏為市民實時展示了36條出入滇河道的市、區級河長名單以及上個月河道水質情況,促進了公眾參與和監督。接下來,針對匯入滇池的每一條河流,“一河一策”的實施方案將實現更為科學高效的治理。
九載牢築滇池治理體系 三年攻堅擦亮“高原明珠”
集成技術體系攻克治理難題

  在滇池的治理過程中,我國憑藉技術手段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汙染難題。

  2012年,國家水專項“滇池流域農田面源汙染綜合控制與水源涵養林保護關鍵技術及工程示範”課題獲得立項。六年的持之以恆,160多名科技人員的技術攻關,滇池流域治理力破面源汙染治理難題。

  與此同時,“十二五”期間,面對滇池流域天然水、外調水、再生水“三水”共存的複雜格局,國家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啟動了“滇池流域水資源聯合調度改善湖體水質關鍵技術與工程示範”課題(2013ZX07102-006)。

  課題的進行構建起流域水資源優化分配利用及湖泊水質改善集成技術體系,解決了流域水資源系統的時空分配不均問題,突破了水資源多尺度動態優化調控在效率和精度上的技術瓶頸,提升了滇池水質,支撐了滇池2017年全湖水質提升為Ⅴ類、藍藻水華由重度逐步過渡為中度。


  現場督查強化治理責任

  在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的推進中,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共成立了5個督查組,對盤龍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至少開展每月兩次的現場檢查。

  通過現場督查的形式,滇池治理的責任將得以進一步壓實,治理成效也將得到切實保障。

  “三年攻堅”行動是滇池水質繼續提升的助推器。各項工程建設、新增調蓄池建設、河道清淤等實實在在的措施將讓攻堅行動走得更加深入人心。
九載牢築滇池治理體系 三年攻堅擦亮“高原明珠”
生態補償機制對症跨界水汙染

  近年來,為保障各支流水質,推進滇池治理,遏制跨界水汙染,雲南省堅持“誰汙染,誰治理;誰汙染,誰補償”的原則,建立起河道生態補償機制。既壓實了各相關縣區的治理責任,也切實增強了入滇池河道汙染治理力度。

  從“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滇池36條出入滇池河道的水環境、生態景觀得到有效改善。《實施方案》提出,將實行水環境全流域系統治理,在3年內實施57個重點工程,使盤龍江各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今後,從入滇池河道、滇池周圍工業、農業、生活汙染源的截汙導流,滇池治理的力度將繼續加強。

  從九年來的不懈堅持到繼續挺進的“三年攻堅”,滇池這個高原明珠正在煥發新的光彩,也將為中華大地再現“一線平分秋色”的無限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