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 其他地方為什麼就這麼容易臣服?

1402年初夏,燕王朱棣的大軍浩浩蕩蕩地湧入南京。此刻,離他在北京起兵發起“靖難之役”,才短短3年。

這3年多來,朱棣一路上磕磕絆絆,打的仗敗多勝少,控制的地盤也少得可憐。可說來奇怪,當他孤注一擲地迂迴山東、直取南京之後,竟然成功了。不但將南京順利攻克,還江山易主,做了大明王朝的新皇帝。

朱棣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 其他地方為什麼就這麼容易臣服?

朱棣登基的時候,明朝各地,無論是各省各郡,還是邊關重地,反應都很平靜,除了方孝孺幾個大臣外,幾乎沒有人反對。所以就有人奇怪了,朱棣奪天下怎麼這麼輕鬆,只打下了一個南京,各地文臣武將就臣服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是一場皇族內部的爭鬥。朱元璋給各位親王統兵大權,目的就是為了拱衛京師,守護朱家江山。換句話說,只要是為了維護大明王朝,都是可以提兵入朝的,只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而已。朱棣提的口號是清君側。也就是說,不是為了奪皇位,而是為了幫助皇帝,清理奸臣權臣。那麼這個口號,是站的住腳的,而且師出有名的,並不同於亂臣賊子。即使大家心裡都明白,是一場皇權之爭,但是對於當成臣子來說,跟誰混,都是姓朱的,何必太認真?

朱棣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 其他地方為什麼就這麼容易臣服?

而若是各地不臣服呢?那肯定是要受到朱棣征伐的,試問當時誰有能力和威望為朱允炆出頭?更主要的是,誰能打得過朱棣?

其次是,朱允炆在位四年間,做的最主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削藩,朱元璋死的那年還沒過去呢,年號還是洪武呢,就把周王貶為庶人,發配邊疆了,緊接著第二年就逼死了十二叔湘王,囚禁了齊王和代王。大家都知道他要削藩,但這種吃相也太著急,太難看了,以致於無論是官場還是民間,都對各地藩王充滿同情,這也導致了朱允炆雖有大義的名分,但在民心上,和朱棣頂多半斤八兩。所以朱棣登基,民間的反應也很平淡,沒聽說哪個百姓要為朱允炆死節

朱棣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 其他地方為什麼就這麼容易臣服?

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 ,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 。1421年遷都北京 ,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