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蹈”中的“魔鬼章节”终究被人民海军攻克

“刀尖上的舞蹈”中的“魔鬼章节”终究被人民海军攻克

5月24日,随着央视相关媒体平台放出了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的歼15舰载机完成了夜间起降训练的视频,无数网友和军迷可以说都热血沸腾了起来。那么这样一个起降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又是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下。

“刀尖上的舞蹈”中的“魔鬼章节”终究被人民海军攻克

“刀尖上的舞蹈”中的“魔鬼章节”终究被人民海军攻克

▲在“辽宁舰”上进行夜间起飞瞬间的歼15舰载机,其尾焰喷射在“辽宁舰”短起飞位上的挡焰板时显得十分耀眼

首先,我们都知道,航母上的起降历来都被称之为“勇敢者的游戏”,因为,航母的甲板面积相比陆地机场来说,面积十分有限,因而要想在航母上完成起飞和降落就需要飞行员自身先具备十分优秀的驾驶技术。而相对于起飞来说(不管是昼间还是夜间),降落无疑是最难的,毕竟就算在能见度高的昼间,就算是蓝星航母使用经验最为丰富的美军来说,其固定翼舰载机飞行员的白天首次成功着舰率也只有30%左右,更别说在黑漆漆几乎没有啥能见度可言的夜间进行降落了,因而如果说舰载机在航母上的降落是“刀尖上的舞蹈”的话,那夜间降落无疑是这其中的“魔鬼章节”。加之,在夜间航母为了减少自身的暴露,其本身并不会直接开强光来告知舰载机此时航母自身的方位,因而这时飞行员只能依靠舰载机自身在仪表或显示器上显示的各类飞行数据,并借助航母上甲板飞行跑道标志灯进行着陆,而为了更加确保着舰的安全以及提高成功率,通常现代航母上还安装有完备的助降系统和各种对空通信设备,比如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塔康信标机、中波归航机等,以保证各类着舰管制军官对舰载机的降落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

“刀尖上的舞蹈”中的“魔鬼章节”终究被人民海军攻克

▲在夜间,实战训练的“辽宁舰”就像图里面这样不会开启很耀眼的光芒,

相反是图里面这样比较昏暗,而整个天空也是黑漆漆的,因而要确保舰载机的成功着舰,除了飞行员具备高超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外,对航母上着舰管制军官的要求也很高,通常着舰引导要分成4段:前段10—40海里由航母着舰军官负责引导,中段6-10海里由终端着舰管制军官负责引导,后段1.25-6海里由精确着舰管制军官负责引导;到了1.25海里以内,由舰载机飞行员(或领航员)通过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确定并修正其位置,直接用无线电鱼着舰引导士官通话,并完成着舰。

“刀尖上的舞蹈”中的“魔鬼章节”终究被人民海军攻克

▲“辽宁舰”上的各类助降系统无疑在歼15舰载机夜间降落的时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刀尖上的舞蹈”中的“魔鬼章节”终究被人民海军攻克

▲我国航母编队的指挥员直言不讳的表示,如今我们已经突破了舰载机夜间起降的难关

而如今,“辽宁舰”上的歼15舰载机已经能完成了这样一个科目的训练,也说明了我们的海军航母官兵和飞行员已经克服了这个“魔鬼章节”,也证明了目前的“辽宁舰”实际已经具备了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况且我们都知道,就算是在各类高科技技术装备的如今,夜间往往是进攻的最好掩护,也正因如此,开展航母舰载机相关的夜间起降和攻击/防御训练,对于我们这样一支年轻的航母力量来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刀尖上的舞蹈”中的“魔鬼章节”终究被人民海军攻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