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發動二戰?

看待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了解日本當時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先不講意大利、德國國家,單獨的說一說日本,讓日本踏入戰爭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資源和市場。

一戰時日本經濟崛起

說起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一戰,日本和美國一樣,在當時發了戰爭財,這麼說一點兒都不為過。在日語中有一個詞語,叫做“大戦景気”,什麼意思?

就是說日本經濟在大戰時十分繁盛,貿易交易空前。日本雖然是參戰國,但是和美國一樣,本土並未受到任何的侵害。當時美國從日本進口了不少絲織棉布以及雜貨;同時日本的兵器、軍需、食物等大量的提供給了當時的參戰國家。大戰前期大量出口銅、鞋、豆類、茶、米、布匹等物品。大戰中期,日本出口汽船、黃銅、 亞鉛;同時靠著海運行業,掙到了一大筆錢!

一戰後日本經濟危機爆發

掙到了戰爭財的日本,卻太過依賴於戰時的經濟發展,我們打個比方,一戰時各國需求十分巨大,但是一戰之後,突然這些需求就沒有了。這就直接引發了日本戰後的經濟恐慌。

1922年,日本銀行因不良債券,導致金融系統惡化;

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再次惡化當時經濟狀況;

另外,1917年9月,日本實際上脫離了金本位制的體系(貨幣和金子的關係斷裂)。美國在1919年,迅速恢復了金本位制體系,但是日本並沒有如此進行。

1920年,世界各國紛紛恢復了金本位制體系,實現了國際上金本位制體系的再構建,當時美國歌唱著“永遠繁榮”的歌曲,在世界各地進行著投資。

日本在此時已經慢慢的陷入了經濟危機,而有一個人直接導致了一場恐慌的蔓延,那就是一名叫做片岡直溫的日本人,他是當時日本的財務大臣,在1927年日本的眾議院委員會上,他發言道:東京渡邊銀行終於破產了。這原本就是一句假話,當時並沒有破產,銀行在日本是處於頂尖的位置,銀行破產對於一個國家那可是致命的打擊。

由於他的神助攻,終於在日本引發了一場叫做“昭和恐慌”的危機,日本金融市場再次下跌。

到1930年,日本失業人數達到了250萬人,當時的經濟指標如下:

日本為什麼發動二戰?

(以1929年為100)

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面,下降了將近50%!

日本農業恐慌

剛才說了昭和恐慌,其中受打擊最大的就是日本農業市場,由於出口減少,農業內需必須擴大,導致農作物價格降低,同時其他國家農作物產品也流入日本市場,導致農產品過剩,進一步打擊了日本的農業,農村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日本老百姓怎麼可能接受這樣的政府!

偏偏這個時候,美國華爾街發生了崩盤,影響了全世界的經濟,1930年~1931年是日本經濟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候。

倫敦海軍會議讓日本“憤青”崛起

當時英國主導,以一戰戰勝國為中心,召開了海軍的軍縮會議,法國和意大利當時反對這個會議,積極參加的只有英國美國和日本。當時情況也是十分的複雜,日本分為了兩部分,一個是所謂的條約派,一個是艦隊派。許多憤慨者稱之為不平等條約,直接導致了515事件的爆發。

1930年,日本愛國社的一個成員,拿槍刺殺當時日本首相濱口雄幸,將其打成重傷。

美英的孤立

國際環境上,日本當時處於被孤立的狀態。當時任財政大臣的是一個叫高橋是清的日本人,他採取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投資軍費。受到高橋的財政政策影響,日元匯率下跌,出口極速增加,美國和英國怎麼能夠受得了日本這樣的折騰。於是就批評日本傾銷,開始聯合對抗日本,從經濟上將其孤立。日本作為後起之國,從殖民地上當然沒有美國 和英國多,

日本當時的國內經濟本來就是一團糟了,市場什麼的就沒有多少,於是就像德國和意大利一樣,轉外對外擴張的政策。於是就形成了這種原始的獨立局面!也是成為二戰爆發的初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