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低水平的美国基础教育,为何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高端人才?

gthy18—2453029

因为看似低水平,不是真的低水平——要真的是低水平,美国早就完蛋了。

我个人在美国也待了近五年的时间,虽然接受的是美国的高等教育,但是对于美国的基础教育也算是比较了解。

美国的基础教育相比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平均难度上虽然降低了不少,但却设置更为丰富多彩,并且在培养兴趣和开发潜能上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说,美国的基础教育比较照顾大多数,且比较考虑适用性。比如在中国,很多人在中学的时候就觉得难度很高,其实不是自身智商问题,而是因为必须提高难度,才能筛选一批人,这是由人口众多,学校稀少的基本情况决定的。并且考试考察的很多能力,在更高级的学习阶段未必有用,比如计算能力。美国都是计算器不离手,实际上真的搞科研,谁用笔算?

美国基础教育的做法是,降低整体难度,但是给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修提升的机会。比如数学,美国的高中开有选修课程,这个难度就很大,里面有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而美国高中的计算机课程也是全球领先的,普及率比中国高很多。

这就造成什么情况呢?

在基础教育阶段,美国的平均水平,或者说难度,并不如中国,但不代表它的顶尖人才不如中国,在MIT和斯坦福这样的地方,每年都有中国大陆转学过去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他们面临的其实绝大部分竞争对手都是美国本土高中出来的尖子——很多人的反馈是,这些人非常强。在有些基本功方面,或许中国学生占些优势,但是其他方面,比如创新能力,协同能力,表达能力,都不如美国学生。

这也难怪,美国高中的课业小组都是团队为单位,然后成果都是演讲的形式呈现。相比之下,中国高中的竞争方式呢?要么竞赛,要么高考,都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单兵作战,既不需要协同,也不需要表达,就是看成绩就行了。如此一来,去了美国,在很多方面确实要从零开始培养。

高端人才,不仅需要高智商,情商同样重要。在这方面,美国的基础教育做的确实不错。


佩子临

提到美国的基础教育,人们第一印象往往是,美国孩子数学不行。而事实上,美国的基础教育中,对数学科目的教育内容都比之中国的同等水平,要简单许多。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中国孩子在读完中学后,到美国来读高中,数学会一直领先。那么为什么大家又都说美国的教育制度比较先进,能够培养出高端人材呢? 其实这个问题中,最主要的是对高端人材的定义。什么是高端人材?中国应主要指的是学霸。但是美国的高端人材却不主要指学霸。电影明星、电玩高手、歌手、职业体育运动员等,算不算高端人才?当然算了。如果按这个概念来比,美国教育出来的高端人才的比例,当然要比中国多。深层原因是什么?中国人才培养不够多元化。 其实,中国有句古话:360行,行行出状元。过去人们对行业内的精英都是尊敬的,孩子们小的时候尚有一些选择。比如进入师门学手艺。可是,因为世俗的成见,总认为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尤其是在近几十年来的应试教育的大潮下,家长们不得不尽力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开始争做学霸。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的爱好、天赋都在学习数理化上。所以,一此勉强挤入大学门的孩子,未来也是碌碌无为,并且不快乐。 但是,看似低水平的美国基础教育,为何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高端人才?美国在孩子的基础教育时期,特别注重多样化的启发教育,以做手工、涂抹画画、音乐与体育为主,总之就是充分玩。在玩中寻找兴趣点,在玩中学习社会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孩子们在小的时候,都没有被成人世界的观点所影响,大部分无忧无虑。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孩子虽然到了高中,暂时理科并不强,但是,从小储存的潜力却存在各种可能,他们在未来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中,多数可以以自己的爱好为主要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做出成就的机率也就高了。


美国生活速递

相反我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强。以我的孩子为例,一个在公立学校的小学生。

在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在老师的帮助下写了一个关于小小的调查报告。开始先表明这个文章是献给父母谢谢我们给予他生命和对他的照顾。一个一年级的学生用了两个星期及好多次修改。竟然做出一份关于鹦鹉是濒危物种的调查,是由于黑市交易和雨林砍伐所致。里面有介绍它们的外形结构,生活栖息地及食物,最后还诚实的解释资料来源。教育孩子诚实的品质太重要了,并且学习到如何查找资料。


在二年级时我看到他的主科科学课,竟然在学习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结构的分别,昆虫爬虫等等。并且有历史课,小小年纪他们学习的眼界是非常开阔的,并不仅仅在学习数学语文。 而且他的老师还说我们不要逼孩子学习乘法,说让孩子在适当的年纪学习适当的知识。

小学生的体育课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老师要写学生的评价并参加家长会。学生的课后课业,最主要就是各种运动课程,足球网球垒球滑冰等等。他们有强健体魄的文化。


每个学校都有图书馆,镇也有大型图书馆,都是免费的。学生都有大量阅读的习惯,二三年级就报着厚厚的书在啃。应该是老师在鼓励的。

儿子有参加童军,会去露营登山等野外活动。最好的是他们会为了争得荣誉,会上街拉幕捐,会一家一家的拍门拉幕捐。学校也会在万圣节时,叫学生在拿糖的同时发动陌生人幕捐,为穷人做贡献。这就很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并且知道为了目标放下脸面。

孩子的品质和眼界比较数学可重要得多。




美国车行百万里

中国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教育交流是有益的。

我孩子在美国读高中,读大学。很多人以中国人的观点看美国教育。

我孩子第一学期就发现,分数体面上不了好的大学。最难的AP,读好几门,至少是A,我孩子做到了,美国老师都认为太难了。数学是我孩子的弱项,在国内就是中等偏下,在美国全校最厉害。如果我同意,有同学请她做家教10美元一小时,我不同意,交通问题、安全问题。大学录取季,看着她的同学进哈佛、斯坦福、耶鲁...。美国大学认为分数进线就可以申请,录不录取是学校的事。就像你想上清华北大三本的分数就可以报名,录不录取清华北大面试决定,在中国可能吗?在美国体育和社会活动厉害比分数重要多了。

这几天我孩子已经放假。每天待在学校里布展,把这个学期的作品出展。纽约市民可以免费参观,也可以买。高年级的学生卖了作品干嘛呢?资助低年级的学生。本来学校不收学费的,不收了至少150年,现在撑不住了,收一半。高年级学生是不收学费的收益者,他们抗议,和学校打官司,不为自己,为学弟学妹,卖作品资助学弟学妹。学校在找赞助商,减少收费直至恢复免费。学弟学妹们在学长考试时,帮学长做模型,有什么不懂、不会的问学长。

要是认为美国大学好混,会昏倒的。为避免学生同质化,学校不停换教授,期末考试评卷不是教他们的教授,外面花钱请的。有问题问教授发邮件,可能半夜发,几分钟后收到回复,教授比她们还疯。

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两个国家不同的套路。要说中国的落后也不对,至少中国教育支撑着中国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的不同体现在教育的差异。中国重视的美国未必,美国重视的中国暂时还没有这个条件。


西风75479585

美国不太了解,说说英国,应该和美国的教育大同小异。

英国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先来说公立学校,公立学校是真的免费,而且教学环境很好,可是最大的bug就是教学质量很低,几乎没有学生能考上大学,能考上的基本都是社区大学(类似于中国的专科),当然也有难得一见的天才能进入名校。据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在英国某公立中学工作了两年)说公立学校一是讲的内容过于简单,某些地区高中生还在讲够勾股定理;二是课堂纪律涣散,在课堂上大吵大闹很常见,少有人认真听课;三是教师权力太低,可以布置作业,但是学生不做就不能要求学生做。因此英国公立学校出来的学生大多属于社会底层,工作基本上都是在麦当劳打工,在超市收银之类的。

私立学校就很不一样了,其教育模式和中国很类似,甚至更严格,不仅仅要求成绩优秀,在其他方面比如做义工等也要做到优秀,而且某些学校对人的行为规范也有严格要求。因此可以看到私立学校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社会中坚力量,这部分人也是真正意义上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不仅是成绩出众,各方面素质都很优异。

因此题主所问的高端人才就大多来自私立学校,而基础教育水平也确实很低,因为私立学校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学费极其昂贵,所以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公立学校,造成整体基础教育水平低下。

这种教育模式造成的后果就是,私立学校里面的学生基本都是富人子女,公立学校里面的都属于普通的底层人民的子女,最终结果就是阶级固化,底层的子女毕业了还是底层,精英的子女毕业了还是精英,因此免费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精英阶层为巩固阶级的工具。


孟德尔的猫

问题开头“看似”二字用得特别好,美国基础教育水平确实不低。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自然会对高端人才的培养起重要的作用。先说美国人价值观的特点吧,美国人价值观的普遍特点是崇尚和追求自由,“自由”二字可以说是美国人的一切。50个州犹如独立自主的50个小国家,除了军队和外交机构,国家的其他特征都具备,各自存在,并且各有特色,50个州很不一致,这就是自由。美国人思想和言论自由是绝对的,骂总统、骂州长、骂政府、骂警察,甚至狂叫“今晚一定要炸了五角大楼”“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明早就干掉总统”等等等等,什么言论都没人管(当然政府官员泄密是犯罪的),他只看你的行为。教育私有化也很普遍,思想开放,不拘一格,也是教育的一大特点,注意科学教育理念,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开发智商,各学校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各州自有特色,一个州一个区域各个学校又自有特色,一个学校每个老师又自有特色,于是学生个性张扬又各有特色。这些都是源于“自由”。由于人的思想不受任何约束,又加上各有特色的引导,于是创造性思维非常活跃,这就为高一级学校(如大学)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之美国这个合众国一直重视人才(有入籍美国一种条件),各类人才都能得到重用,所以美国大学生成为人才的欲望也很高,于是美国教育能培养大批人才也就成为自然。


没问题36

中国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就只有两个字:耕读,四个字:耕读传家。那么,中国人为什么相信读书呢?读的是圣贤书,什么圣贤书?主要就是儒家学说。而读儒家学说的最终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做官!概括起来就是,读书是因为好做官!做官干啥呢?做官好发财呀。因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这种传统仍然根深蒂固。虽然不是读儒家的圣贤书了,但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升官就是发财。在相当多的中国人眼里,只有读好书,才能考高分,上名校,做官,发财;只有读书才是王道;只有名校毕业、高学历、高职称,那才是人才,才有学问,才有地位。其他的统统不算。

美国的教育,厉害在它的高等教育。中国顶尖人才大多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其他国家也差不多如此。

美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这么厉害?一是有宽松成熟的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不僵化;二是有从全世界吸引来的顶尖的生源;三是吸引了全世界顶尖的师资;四是有全世界顶尖的财力支持;五是美国各方面仍然有超强实力,为教育提高了支撑。

美国的教育不是什么都好,也不是什么都强,中国的教育也不是什么都差,尤其是发展速度特别快。国情不同,各国的教育也就不一样,很难直接比较谁好谁差。机械地照搬照抄别人的教育而不结合本国的实际,必定会失败。但是,教育本身具有的规律、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更没有到忘乎所以的阶段。至少在高等教育方面,我们跟美国比,的确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美国的确有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的地方。

最大的问题是,即使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搞高等教育的,我们也未必学得了。至于原因么,各人有各人的解读,就不再啰嗦了。


战略和预警

我孩子在国外读中学,我谈谈我的看法。

1.美国的基础教育水平不低,对比两国教材,涵盖的知识点基本接近。区别是美国不要求过难过深,你只要掌握了就好了,这也是从实际出发,我自己觉得我中学学的知识大部分没用。

2.美国的高中已经类似中国的大学,学生有很大自主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中国学生由于老师家长的压迫,在中学普遍学习认真,这种差异要到大学才显示出来。

3.数学不好是美国人的毛病,但我觉得是由于美国人不重视数学,因为很大部分职业不要求数学。实际上美国人重视的学科他们学的很好,比如体育,你看看他们的成绩有多好。

4.我的结论,美式教育适合培养高端人才,中式教育好处就是底子厚,如果你孩子是天才,就送到美国来,如果是普通人,在中国受教育至少可以确保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ken徐

美国基础教育水平低?这么想的人我只能说你脑子不好使!美国的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实现了多样化教育,就是你想学什么就重点学什么,不必门门考试,只重点考你的专业,所以在美国读书是很快乐的,因为没什么负担,不像我们这七八门考试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然后,美国所有的学校都是自主招生、自主制定课程、各个老师可以自主定课程内容,这样老师就可以随时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知识、技术融入到自己制定的课程里,而且自主招生学校会根据学生情况推荐他们去适合自己的学校。比如美国的幼儿园有艺术类的,有科技类的,喜欢动物有生物类的,喜欢打架没事,有体能类的......再看看我们的教育,所有教材内容都是统一的,书本课程内容十年不变,你必须是全才才能考取好大学,门门要考压得你喘不过气,读书简直就是受罪。在美国,课程都是要与实践相结合的,比如物理化学,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多,强调动手能力;到了我们这,物理题电路成了纸上的图案,化学实验成了纸上的公式,完全是纸上谈兵的教育。有人会说,那我们也可以学他们多做实验啊。可现实是你要面对高考,你一天到晚在实验室做实验哪还有时间学习高考试题?你做不出高考试题怎么上大学?其实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大多都是做题机器罢了。......教育自由化在我们这还很难实现,原因是......其实很多东西你不比不知道,你拿我们这的和美国的仔细比较就知道区别。


悠悠岁月--

首先我不赞成这样的提法。美国的基础教育属于西方教育,低水平从何谈起?

实事求是的客观讲,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各有优劣,不能一言一避之,硬分出个高低。

中华五千年延续不断的文明非世界任何一国可比,诸子百家自成一体,儒道释的融合更是治国根基。但,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旧规念,却禁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的崛起。

学生不可以胜于师,学派、流派受制于师道尊严的桎梏;历史上的绝活、秘籍更因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而早已失传灭藉。

当然传统扎实的基础教育,非西方可比,但这齐头并进的教育难有奇才能异军突起。

而现在的西方教育,更多的是关注不同年龄的兴趣爱好,使之自由发挥,培养敢想的创新精神。跳跃式的思维最终可使知识相连。

世界普通认为,中国高中生的基础教育是最扎实的,但后来……

钱学森教授生前最关注的是中国的教育,要想多出世界一流科学家,首先教育体制要改革,为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敢于创新的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良好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