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轴和公转平面的夹角,是不是可以证明太阳的质量扭曲了周围的空间,为什么?

侯崇飞

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平面存在一个66.56度的夹角,这意味着地轴倾斜了23.44度。不过,地轴倾斜的现象并不是由太阳扭曲周围空间所引起的。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表明,拥有巨大质量的太阳扭曲了周围的空间,使得周围的其他天体沿着弯曲空间运动,但这并不会引起地轴倾斜。如果太阳引力会引起行星自转轴的倾斜,那么,为什么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其自转轴倾斜最小,只有0.034度?空间弯曲与行星的自转轴倾斜并没有关系,而是与行星的公转运动有关系。有关太阳弯曲空间的现象可以从日全食中观测到,通过比较背景恒星光在经过太阳附近以及没有经过太阳附近的情况,可以测出星光的偏转角度,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最早做过这样的实验。

有关地球自转轴倾斜的确切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主流的理论认为,地球自转轴被其他天体撞成倾斜。在太阳系早期,空间中飘荡着大量的小行星,原始地球通过与它们发生互相碰撞而逐渐成长。这一系列的无差别碰撞,导致地球的自转轴朝着某个方向倾斜。月球的形成就是源自于某次剧烈的碰撞,大量的碎片被抛入太空中,它们最终聚集成月球。这次剧烈碰撞还使地轴出现大幅度的倾斜,并且由于月球的存在,地轴倾斜的角度得以稳定下来。

地球自转轴倾斜使得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了地球上的四季更替。这使得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获得较多的太阳光,从而有利于生命在地球上生存。


火星一号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正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才引起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是什么原因引起黄赤交角的呢?地球重心偏北引起的,从外观上看,北方陆地多,南方海洋多,从而推导出地球重心偏北,再加上太阳拉动地球在太阳轨道方向上运动起主导作用,故地球北极前倾形成黄赤交角。实际上,天体的重心恰好在几何中心是不可能的,多少都有点偏心,偏心的大小就决定了自转轴倾角的大小。详情请参阅我提出的<黄赤交角假说>,欢迎各界人士公开辩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