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說“回到20年前,你就知道東北為什麼會衰落”?你怎樣看待這種說法?

用戶4474643002

20年前?那就是1998年前後,那時東北正是蕭條的年代。

那個年代,由於長期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東北號稱共和國的老工業基地,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1998-2002年發生的“下崗潮”大傷了東北經濟的元氣,拒不完全統計,東北的下崗職工佔據了全國總下崗人數的四分之一左右。我的父母就是在那個時候下了崗,還記得劉歡那首《重頭再來》唱到“只不過是重頭再來”。真的是那樣簡單嗎?父母承擔著一家老少的生計,高級工程師的母親和高級政工師的父親賣過菜、賣過魚,後來轉行做起了其它小生意,勉強維繫了我們一家老少的生計。很多家庭負擔不是很重的知識分子選擇了離開,到外地打拼。這是東北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喪失了大批優秀的人才。

隨後的幾年,全國興建各類民營重工業企業,東北一方面在大量實施國有企業轉制,將企業資產、技術、品牌以及職工和負債以各種形式賣給個人,造成企業職工大量下崗分流。另一方面其他地區建設企業需要專業的生產管理和操作人才,於是高薪聘走了一批技術骨幹,一些國營企業甚至成班組的被“挖”到私企。進一步加速了人才的流失。這個惡果也直接延續到了現在。

或許,只有制度、資金等某一點達到足夠高效時,能夠將東北的資源、人口和效率提升到一個平衡點,東北的活力才會真的回來。


越來越沉靜

金戈鐵馬4

東北的衰落回到20年前是看不出來的,現在罵東北,貶低東北的不在少數,我是七零後的東北人,不是東北的人還真不知道東北道底是怎麼回事。建國初期,東北的工業產值佔全國的六層,五十年代末開始,東北的工業,農業,森工業,石化業,煤炭業基本上都佔全國總產值的一半左右,東北這個重工業地區在六七十年代時有一次變革,那就是支援三線建設,大量科技,技術人員和整車間成套的當年先進的生產設備整體遷到三線城市,這次變革第一次讓東北進入了停滯發展期,好在當年所生產的產品競爭並不激烈,從新購置設備從新生產,從新調整生產方向慢慢恢復過來。在進入八十年代初期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全國都需要大量的生產物資,東北又一次站在支援全國改革的前線上,從汽車,輪船,木材,煤炭,成品油,糧食,副食品都無償發向全國,東北有讓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羨慕的工業,農業,冶金業,化工業,製造業的基礎,在八十年代末又為了支援南方兄弟廠建設,就我知道的我們市就有兩家萬人大廠把最先進的設備和一批技術人員遷到南方地區,包括大批民品生產線也無償支援了南方兄弟廠,東北的工廠並不是人傻而是全國都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運營,我們東北卻還實行著計劃經濟,讓怎麼幹就怎麼幹,讓給別的人啥就給啥,讓生產啥就生產啥,發出的好多產品都是無償的,沒有周轉資金就得在銀行貸款,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期東北所有國營萬人大廠大都是負債經營,這都是當年支援三線建設和支持全國改革開放那幾十年留下的後遺症,為什麼東北會這樣,那是因為國家當時的改革開放得有一個穩定的後方為全國的改革保駕護航,就因為這個東北錯失了改革的最好時機,等改革成功了所有富起來的地區沒有誰無償供給東北那些大廠所需的產品,這些大廠面對全國撲面而來的競爭對手無法轉身不說,還得償還當年為了支援全國時欠下銀行的貸款,等回過頭來想管東北時,第一步就是下崗分流,東北很多城市的建立,大多都是以一個或幾個萬人大廠而建設和繁榮起來的,工廠停產,工人分流,對城市的繁榮衝擊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東北不欠誰的,沒有誰可以隨便的去罵東北。

創建於2018.5.7


金戈鐵馬4

東北為什麼衰落?我只是一個鞍山的老百姓,在鞍山生活了30年,,,我覺得確實是20年前的一個下崗搞的,那時候我剛剛小學 ,父母都是鞍鋼職工,原本日子過得很好。。。母親年紀輕輕先下了崗,日子過得就緊巴巴了,沒過兩年父親也下崗了,老一輩都是子承父業,沒有什麼技術和手藝,父親只會燒磚,母親是電焊工,當時的情況是大面積下崗,根本找不到工作,父母為了生活,做起了各種小買賣,特別辛苦!父母的很多同事朋友有的就為了生計,走錯了路,,,,父母為了把我拉扯大,吃盡了苦頭!當時小,不懂事,做了很多現在想起來很傷父母心的事,父母吃過的苦,我年齡越大越覺得不容易,現在父母年紀大了,只有努力工作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才能回報他們!講這麼多20年前的事,掰是為什麼衰落,沒有意義,人要向前看!父母年輕時下崗因為沒有學歷,沒有技術找不到工作,不想讓我也吃這個虧,無論如何也把我供到了大學畢業,工作十年,創業兩年,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是現代小康家庭了,不要相信年代,要信自己,勤勞才是唯一出路!


你們尊敬的康大爺

部分同意這種說法。

本身就是東北人,從出生到18歲讀大學的期間基本都在東北。20年前大概是一九九幾年的樣子,那是我正在讀高中的年齡。

印象中那時的東北社會環境比較亂,犯罪案件比較多,加上一大批國企破產,員工下崗也造成了社會的動盪。但這些並不是決定因素,因為所謂危機,也是一種機會。如果能夠在那時就選擇開放的眼光,勤奮努力,至於死地而後生,沒準現在發展的更好。

而另外兩個方面的問題更為嚴重:

一是之前東北被廣泛詬病的營商環境。本人所在的城市(在此就不點名了),在我上高中的時候就曾聽多人說過,沿海的開發區內,本就為數不多的外資企業搬離了。為什麼搬離,不是經營不善,那時候的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而真正原因就是:逢年過節,工廠總是被毫無緣由的拉閘限電停電(其實的緣由你懂的,而外企有嚴格的政策規定),導致企業無法正常生產,忍無可忍只能搬遷而去。

二是東北人在體制和環境下多年形成的不良習慣。東北很多人喜好喝酒,同時喝酒又是搞關係的有效手段。經常是一頓飯的時間從可以從晚上5點(東北冬天天黑的早,吃飯也早)吃到晚上10點,然後酩酊大醉睡到第二天中午。一頓飯的時間浪費了10幾個小時的寶貴時間。而明天可能又重複著昨天同樣的故事。而這個時間正是南方人在忙碌工作、學習和思考的時候。久而久之,差距就形成了。

所以說,部分認同題主所說的問題。但是還好,2013年本人在此回到東北參與創業,環境和人都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最起碼不會拉閘限電了。。祝福東北能快速走出泥潭,加快發展。給東北人民爭氣,給東北的營商環境正名。


博小強創業筆記

南方沒什麼國企,有省屬,市屬,鎮屬企業。省屬的肉聯廠倒閉了,出了一大批殺豬匠和搞豬副食品的,省屬的紡織廠倒閉了,一幫人合資租廠裡的舊設備,自己織布賣,最叼的時候牛仔布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0%,上海那個提琴廠的配件廠倒閉了,一幫小提琴作坊出現了,機械廠倒閉了,一幫人在家開小機械廠,反正,那段時間是挺慘的,我父母雙下崗,我媽現在談起來,都是說,還好下崗了,不然哪有現在的好日子,現在雖然苦點,但是賺到的都是自己的


胖九瘦睿

東北衰落真正的原因,就是在計劃經濟時代把自己全部貢獻給了國家!給了南方!無節制的開採!好了,資源沒了,市場經濟了,南方開始說東北拖後腿了,看我們多好,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東北人就會666,如果沒有東北當年不求回報的支援,不知道南方會咋樣,你可以看看,南方的大型企業中哪個沒東北人的影子?生產鋼材不會,東北給你弄個武鋼,造飛機不會,東北給你弄個成飛,修路修橋不會,來東北招工。等等,例子比比皆是。


MrZ184240391

看了回答,我只能說你們東北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還是把怨氣發到國家身上,你們自己人身上沒問題?投資不過山海關不是隨便說的,是那些投資過東北的企業用血和淚總結的。我知道我說話難聽,你們東北人想罵就罵吧,給你們的忠告,先從自身找問題,別啥屎都往國家政府頭上扣。


屠夫割肉刀

簡單的瞭解過一些世界經濟史,我自己判斷,東北當年的下崗分流與東南沿海經濟大發展基本是一個時期,那麼當時所面對的問題是,東南沿海有大量的新型所有制產業需要發展,但是缺乏成熟勞動力,但是東北大量的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佔有大量的成熟勞動力但是礙於體制的因素無法發揮效能。解決的方法其實就是我們所見的下崗分流。而下崗分流其實是為很多人打開了一扇窗。就拿我自己家的情況舉例,1997年,我初一,我爸國企技術工人,鉗工手藝不錯的,每月工資320,很多年過去了,我已經上高二了,他還是躺在國企給的320的工資上沾沾自喜,哪怕2001年的時候我發小的爸已經開上了當時比較潮的馬六,他依然無動於衷,甚至覺得人家那都是浮財留不住,都得得瑟光了。後來我上大學了,財務壓力比較大了,在他的徒孫,也是我當年的初中同學的多次慫恿下,終於去了一傢俬企工作,我清楚的記得當月給了我相當於以往三倍的生活費,我特別意外。後來我結婚前不久跟我爸喝酒聊天說起來這些年家裡的狀況,老爺子感慨,在國企的時候就只知道到點兒領工資,偶爾有點兒獎金,也沒什麼多餘的念想。後來我上學,家裡開銷大了,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私企工作才發現,錢太好掙了,畫畫圖查查損就拿6000多,世界變化太快了。由此,我想當20倍收入的增長,反映的是國企制度的僵化,人思維的僵化。人也總是遇到難題的時候才能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天無絕人之路,與其抱怨改制,抱怨下崗分流,不如踏踏實實的去外面走走,哪怕不是闖蕩而僅僅只是走走,都會遇到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自己。躺在祖蔭之下責難東南沿海搶資源搶人力,不如跳出井底為自己奮力一搏,當然這也僅僅是我自己的想法。自助者天助之。工作多年也遇到過很多東北的朋友,候鳥一般,過年的時候回家呆兩天,與老家難有交集。問原因,大多說回家沒得聊,自己認識的世界和老家人的世界完全不一樣,回家之後就是喝酒吹牛不厭其煩。所以,改變東北,還是要先改變哪裡的人文環境吧。該丟的丟,該棄的棄,總不能像阿Q一樣,經常把一句,我祖上也是姓趙的掛在嘴邊,聊以自慰吧。


飄貓怡然

東北以前經濟地位高是解放前留下的工業化底子,以及蘇聯援助的結果。咱們現在國內的發展看什麼,外貿+基建+消費,東北樣樣不佔。外貿東北挨著俄朝蒙一個比一個窮,還都時刻警惕著我們,中日韓交惡,外貿環境起伏不定。基建看看北上深這些發達地區的路網密度,銀行扶持力度,再看看東北,某種程度上講國家不需要在東北大興基建。沒有外貿基建拉動,沒有就業,消費無從談起。東北本身投資經商環境也不行,吃拿卡要,趁火打劫。你說這東北怎麼能發展?東北問題不是單方面原因導致的,很大程度東北的問題全國別的地方都有,只不過東北比較突出。


noio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關於東北的發展史說實話瞭解的不多,一星半點。20年前還在上學,畢業後就天南海北的瞎轉悠,去過很多城市,在東北呆的時間不多,最近幾年回到東北,因為父母年紀大了,需要照顧。在外面呆的久了,再回來感覺自己倒像個外地人,很多人說我的口音都不像東北人。



我簡單的說說對東北人的看法:

| 沒錢不會賺,有錢不會花

東北有個詞叫做“窮裝”什麼意思呢?就是再窮也要面子,東北人“好面兒”。工作幹活,錢多錢少先不說,關鍵得有面子。早些年,收廢品,回收舊家電的行業開始做的時候很暴利的,可東北市場都是南方人在做,東北人不會做,騎個破三輪車大街小巷的吆喝,覺得幹這活很沒面子。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有錢的不會花,就說開店吧,〖缺乏創新意識,跟風相當嚴重〗,記得2010年左右的時候,回東北呆了幾個月,那時我家那個城市,剛開始流行吃雲南過橋米線,整個城市裡有三到五家吧,生意確實很好,到飯口時間都得排隊等。好景不長,一個月以後,大街小巷都是過橋米線,好好的一個餐飲行業,被大家這麼一搞,廢掉了,都不賺錢。如今走在街上看見一些小店開業,都能估計出來能開多長時間。投資也好消費也好,盲目的任性。



| 在東北得有關係,有門路才好辦事

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為什麼很多大的企業不願到東北來投資?回答是,東北的人情世故太重,開個公司建個廠,在別的地區,一年半載的就能完事,在東北,沒有關係,沒有門路,那就等吧。每個步驟都得有人有關係才好辦事,對於有錢的大企業來說,不差那點人情錢,人家怕麻煩。中國那麼大,我不來東北總可以吧。來東北投資的那麼少,經濟又怎麼上來。


由於時間關係就說到這吧!東北落後的原因,主要是東北人根深蒂固的思維觀念導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