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执臣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区域的经济水平挂钩,因此考量分税制改革对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的影响主要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观察。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部分解决了先前财政分权架构下的问题,但同时引发了其他问题,其一为扩大区域经济水平的差距。分权制改革的特点为“财政收入集中于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不变”,地方政府减少的财政收入和随着经济增长扩张的财政支出需求,结合与绩效挂钩的地方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使得他们不得不去寻求帮助。地方政府获取资金的来源除了税收收入,还有接受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发地方债和转让土地。

由于种种原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分配结构不合理,税源充足的省份更可能获得补贴。同时地方政府缺少税收立法权,无法结合经济特点来扩大税收。因此地方政府常常选择借助金融工具——发地方债以及转让土地来筹措资金。这一行为将导致两个结果:(1)越陷入财政窘境的地方政府越可能会干预金融信贷,从而影响资金的配置效率。(2)由于地方政府的绩效和地方基建水平、民生以及投资机会挂钩,因而地方政府会将筹措的资金投入到这些方面。政府过度干预的经济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当地的发展。最终会导致财政收入充足和财政收入不足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也一定程度被扭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