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與合資車的質量差距有多大?

風雨後173258355

本人先後開過國產車和合資車,第一輛是國產車,開了5年,第二輛是合資車,已經開了6年。具體品牌就不說了,否則覺得貶低具體品牌的嫌疑。

第一輛車是一輛國產的微型小轎車,兩廂,當時辦下來才6萬5左右。第一次買車,沒多少錢,買完車就基本上花完了。當時主要考慮是代步,單位離家有25公里。

買車前,很多人也說國產車可能問題比較多,特別是在當時(2006年),在一些論壇上看,也反應出國產車的一些問題。但是錢少,也沒辦法,那就試試吧!

事實證明,其實國產車沒那麼差。

擔心1:最開始擔心1.1的排量拖不動,說爬不了上坡。在實際路面中,確實上坡有點疲軟,當年渝妹仔也是開著這輛車走了好多城市,好多旅遊景點,雖然慢點,但是很穩定,沒出什麼大問題。

擔心2:開始還總害怕發動機有問題,萬一半路上撂那兒,怎麼辦?實際5年的駕駛歷程中,只有一次出了故障,是在市區。當時車剛過了紅綠燈不遠,突然掛不起檔了,只能在空擋上。當時叫了4S店來救援,後來說是排擋線壞了,免費維修,一會就搞定了。這事想想還是有點後怕,如果是在高速路上,有點擔憂!

其他小毛病:在5年的駕駛過程中,曾經遇到過電動車窗不能完全升起的情況,升到一半就卡住了;雖然是國產的代步車,這款舒適性的汽車還有天窗,但是天窗沒有遇到過漏水的情況,僅有一次是洗車後,開出不遠就打開天窗,上面有點積水撒下來……在第五年的時候,出現過加油沒動力,剎車疲軟的情況。

所以,其實整體還好!至於空間小,動力不足,以及隔音不好這些問題,個人認為,這麼經濟型的汽車,能有什麼高的要求呢?

第二輛車,是一輛10多萬的合資車。目前已經開了6年,開了8萬多公里,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非要說什麼毛病,遇到過兩次:

第一次,儀表盤上亮起了菸斗裝的發動機故障燈,但是車輛繼續行駛完全沒問題。後來去汽修店檢查,說是行車電腦現實問題,調了一下就好了。

第二次,駕駛座左側頂棚滲水。不是大面積的漏,但是能看到頂棚那地方是潮溼的。後來去檢查,發現就是天窗的排水管被灰塵堵住了,管道疏通後,一切OK,花費80元。

所以,從個人的用車經歷來看,其實國產車整體來說就是小毛病多一點,但都不影響大局,特別這幾年,國產車質量進一步提升,很多國產車性能已經趕超合資車了。

至於大家如何選,就看大家的喜好了!


時尚渝妹仔

國產車與進口車有差別嗎?或者是說有差距嗎?可能99%的人會說,肯定有撒!可是它們差別有多大呢?它們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事實上,網上也有討論認為,這二者差別並不大,中國汽車通過市場換技術20多年來,目前其發展水平與歐美相當啦,有此錯覺主要是人們的常識意識看問題。

到底是如何的呢?“無領導小組”現在開會,我們看看這些神仙大咖們怎麼噴的?

正方一:【言車有徐】◆浮華——

吐槽點:有圖有真相,國產車差的不但是減配還有質量

國產車,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國產,相比純進口車型在價格上都要便宜的多,這其中除了稅費以外,可能很多人心裡都很清楚的就是各種“減配”,而反映到車型上來說,各種毛病、各種問題層出不窮,難道國產車與進口車的差距很大嗎?答案:是的。

國產車粉絲也不要不服氣,來看看自主品牌和進口品牌的平均質量表現如何:

注意:數字越小表示出問題的數量越少,質量則越好,自主品牌不如國產的合資品牌,合資品牌不如進口品牌,這份來自汽車之家的行業調查數據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吧。

那為什麼國產車與進口車有這麼大差距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國產車企相比進口品牌都是處於一個初級階段,各種意義上缺乏技術積累,沒有一個成熟完善的開發體系和流程。其次就是國產車企沒能掌握汽車開發中的關鍵技術。

正方二:【車事er我知道】◆車知事——

吐槽點:國內80%消費者有顧慮是因這個大家不說但心知肚明的問題

國產和進口?我估計國內百分之80的購車消費者都有顧慮,舉個市場定位的例子:mpv的翹楚奧德賽。

美國市場的奧德賽除了名字與中國市場的相同之外,兩者幾乎就是不同的兩輛車。尤其是近日正式推出的2018款的美版第五代奧德賽,無論在外觀、配置還是動力方面與國內版本都有很大差別。

國產的相信都很熟悉了,美版的呢?因為美國人對於車輛空間和實用性要求更高,要知道光體型上就大了一圈,更別提什麼自帶吸塵器。

只能說歐、美、日、國內的市場定位和技術上的賣點不一樣,在華生產的汽車很難降低某方面的成本;而又由於中國車市雖發達卻仍不成熟的原因,很難要求生產商拿出面對海外消費者的良心去做針對國內的產品。

反方一:【車迅社】◆迅哥哥——

吐槽點: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的圓?不信,你看看這個品牌的車!

以前我們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車也一樣,如果有了“原裝進口”幾個字兒,就會覺得這就是質量的代名詞。

不過,什麼問題都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嘛,確實我們國家之前的工業水平很低,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這些年日新月異的發展,在汽車的工業化生產上,我們和發達國家的距離是越來越近了。

在黑龍江大慶工廠生產的沃爾沃S90即將通過鐵路銷往歐洲的比利時;而華晨寶馬也獲得了商務部的汽車出口許可,以後華晨寶馬生產的車輛可以銷往歐洲以及美國市場。這都體現出國際車企充分認可了中國工廠的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買車是買進口還是國產?完全不必妄自菲薄,平常心看待就好。

和事佬:【車媒老炮】◆老徐——

吐槽點:他們在拉偏架?主要是沒看俺怎麼說的!

\\

說進口車和國產車有差距,說有,也可說沒有。這要分不同的情況來分析,就拿進口車與國產合資車來講,大多數品牌進入國內生產後會做一些減配的事情,如此區別對待一直受國人詬病。但事實上,這還算有良心的,少數品牌卻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比如進入國內後修改技術參數,還有一些材料數據。很多人絞盡腦汁想賺錢給自己好的,羨慕開豪車住豪宅的人,就是缺錢一直羨慕別人,可以通過一些投資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我之前認識一個朋友他在買賣點很擅長,關於選取牛股的思路已經發布薇KDJ 955 關鍵是不收費用!從網上一些“報料”來看,某日系車品牌喜歡如此幹。從這些情況來看,進口車與國產車的差別大了去啦!

而有些品牌的國產合資車卻與進口車無異,比如華晨寶馬的一些車型就返銷歐洲,而通用的一些車型就在中國生產卻遠銷亞太地區。

那進口車與自主品牌相比呢?這差距就不是一點點的羅!但自主品牌中也有與進口車質量相拼的車,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從它們的銷量、評價、生產等綜合來看,我們可試著將自主品牌分個等級。

個人認為處於一線自主品牌的有長安、吉利、榮威、比亞迪等,為什麼把它們列為一線呢,長安自從在歐洲設立設計中心以來,各方面有極大的提升,而吉利更不用說,從沃爾沃那裡“偷藝”不少,不管是外型設計還是一些安全方面的核心技術,都在博越等車型上有不少體現。比亞迪更是從奧迪挖來設計高層,為自己增強不少內動力。這些一線的自主品牌呢,已經衝擊進口車的能力。

二線的品牌奇瑞、江準、東風風神、廣汽傳褀等,目前發展勢頭也不錯;

三線的東風小康、寶駿、北汽幻速等,雖說在技術提升上的動作不多,但卻摸清中國行情,不少都是低端市場的熱銷車,但就質量而言與進口車相去甚遠。


風範173096916


武雲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國產車和合資車為什麼有差距,看了別在意:


很多年前,本人經常代表前公司接受重要客戶的年度供應商資格審核,鬼佬公司審我們基本上每次都如臨大敵,從研發、中試、採購、生產、質檢、市場等部門都要嚴陣一待,比如愛立信,他們一般來三個人審我們,分別來自供商管理部、質檢部和技術部,而我們要十幾個部門的人來應對,他們的審核文件有十幾頁,總共有接近兩百個問題。首先查程序文件,然後查記錄,然後到現場逐一核對,他們的宗旨是公司所有的業務流程要有程序文件,也就是要有標準化的作業指導書,然後每一個崗位的員工必須按這個作業指導書操作,同時要留下記錄!而且一審就是兩天,中途很少休息,經常搞的我們精疲力盡,無可奈何,但又不得不佩服,審核最後還要給你開一個七八頁,五六十條需要糾正改善的條款,等待下一次來再重新審核,只有全部通過了才能成為合資格供應商!包括英國沃達豐、阿爾卡特朗訊也都是這樣審我們的,當然我們也因此提升很多,也將此方法應用到審核我們自己的供應商!鬼佬還有一個特點,大熱天的西裝革履,和我們在現場審核現場的實際操作。


而國內的一家帶有國企性質的客戶,也每年來審核,那就簡單了,只要質檢部門的兩個同事去應對就行了,而且都在辦公室查看程序文件就行,本來需要一天的時間半天搞完,下午交由銷售部門就去接待。


講人情是好事,但應用在企業的管理方面還是要一板一眼才行!


車問診

銷量旗鼓相當,價格懸殊兩倍,自主與合資的差價原來差在這兒了

“便宜”,是長期以來消費者對於自主品牌汽車的固有認識,隨著自主品牌質量的日益提升,人們對於自主車的認可度也逐漸增加,某些車型的銷量上可以與合資車並駕齊驅,甚至有所超越。然而,對比銷量相近的自主與合資車型的價格,依然有這不小的差距。這些錢都差在哪了呢?消費者在不同價格檔次都會選擇什麼類型的車呢?下面,二師兄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關於自主車與合資車的比較,經常會出現在各大汽車論壇上,消費者對於自主車與合資車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便宜質低”彷彿是自主車的標籤,長期以來都揮之不去,雖然近兩年自主品牌的品質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價格上,依然與合資懸殊巨大。在2016第七屆全球汽車論壇上,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提到,“主流細分市場,自主與合資車型的均價差在45%以上。”

在銷量相近的前提下,一輛A0級小車,自主的均價在4.4萬元左右,合資在4.63萬元左右;而一輛B級轎車,自主的均價在13.68萬元左右,合資則在20萬元以上,比前者高40%以上;在SUV領域,合資的車型均價幾乎是自主品牌的2倍。這種原因究竟怎麼造成的呢,下面二師兄給大家分析一下。

原因一:應對合資品牌,自主品牌主打性價比

為應對合資品牌的“圍剿”,自主品牌多年來在市場上一直依靠性價比取勝。為了達到較高的性價比,自主品牌一方面大力地壓縮利潤空間,一方面在選材用料上也會有所削減。而消費者似乎也認定了自主品牌“便宜”的形象,所以價格也難以有較大改變。

原因二:自主品牌溢價能力有限

合資車型依靠外國成熟的汽車品牌,以成熟的產品直接導入,憑藉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優勢佔領市場,也成就了很好的口碑。而大多數自主品牌汽車都依舊處於學步階段,這個階段難免出現一些問題,這也就給大家形成了自主品牌低價低質的印象,品牌溢價更加無從談起。

原因三:合資品牌在質量、售後方面更有優勢

買車不僅看配置,還有維修成本、後期保養等,更重要的是合資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底盤調教以及發動機、變速箱的研製方面領先於自主品牌。這是個目前遙不可及的距離,因此,高價格也是理所應當的。

在剛過去的第一季度,銷售榜單上也出現了同級相近銷量,但售價存在較大差距的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車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應該是吉利帝豪與一汽大眾寶來,還有哈弗H6與途觀等。

帝豪和寶來同屬緊湊型車,在第一季度中,銷量均在7萬輛左右,但是帝豪的售價為6.98-10.08萬,而寶來的售價為10.78-15.38萬。最高配的帝豪還不如最低配的寶來價格高。

而同樣作為SUV領頭的車型,哈弗H6與大眾途觀在銷量上均有相當搶眼的表現,都是消費者較為認可的中型SUV。然而哈弗的售價為8.88-14.68萬,途觀的售價為19.98-31.58萬,兩車的售價基本上不在一個層次。

分析來看,在我們普通消費者心目中,無論是吉利帝豪還是哈弗系列,都是屬於高性價比的車型,我們在選購這類車的時候,一般不會投入太多資金,對價格也比較敏感。而途觀等合資車型,在選購時會考慮到其品牌價值,自然價格上也會高一些。另外,大眾等車企,其在質量品控、售後等方面的確要比長城、吉利之類的自主車企要做得好,更高的售價也是意料之中。

二師兄總結:從消費者的反饋我們也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品牌形象、質量品控、售後服務等方面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希望看到自主品牌可以有更多的高性價比車型問世,但是我們也希望,自主品牌可以與合資車型在高價格檔位上能夠正面PK。


二師兄玩車

差距有多大?試試就知。坐過開過不少二十萬以下的日系車,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隔音差,輕快但底盤單薄,缺乏質感。比如我接觸較多的奧德賽和凌派,用兩年,車門就變得鬆散很多,也有共震和異響,才三年,奧特賽就大修了底盤,聽修理工說,奧德賽吃胎是通病,必須大修底盤才能改善。近期開了兩次crv,一萬公里不到,隔音真心的差,當然,如果放在幾萬元的車裡看,也不算差,但是差不多二十萬的車就算差了。當然,我承認是省油,其實朋友說crv綜合油耗也要9升多。要我為了省一兩升油去委屈自已,我做不到,必竟買車除了代步,也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買了博瑞。如果從品質(隔音,底盤質感,方向精準,關門聲,內飾板金做工等等)上比較,博瑞與同級日系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要忘了,金剛遠景帝豪上市十多年了,口碑銷量一直很不錯,所以,不要認為,自主車只用幾年就會散架之類的話。當然,也必須承認,部分自主車在質量,品質方面與優秀產品的差距還很大,甚至有些還用山寨策略,的確影響了自主車的形象。


杭州不下雪

想當年,中國車市無論是SUV還是轎車基本上都是合資品牌的天下。但是現在隨著國產汽車慢慢崛起,尤其是SUV市場,買國產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不過當我們真的買車的時候還是會十分的糾結,相同的價位到底買國產還是買合資呢?這期月半跟大家說說這個話題!


撩車辦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國產車與合資車質量差距有多大,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這個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前幾年有句話叫”三年之後的國產車除了喇叭不響到處都響”,可見國產車最欠缺的就是質量。現在的國產車在駕駛感受,動力,空間,配置等各方面都有了明顯進步,與合資車之間已很難區分,有不少自主品牌在體驗感上還要強於合資車,其銷量難以有進一步突破的原因貌似是品牌影響力不夠,事實上依然逃脫不開質量量二字。

自主品牌還非常年輕,蓬勃發展也只是近幾年的事,從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定的時間累積,一是能在技術上有所突破,生產出更為精品的汽車。兒是以品質為依託,慢慢提升品牌影響力,打下一個好的口碑基礎。想比於前者,後者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

不得不說國產自主品牌已經有了不少精品車型,比如像哈弗h9,在駕駛感受上比日本h9還要出色,甚至是出色的多,隔音,內飾,動力,包括異響的控制上都讓人印象深刻。但其在售價低,配置高,用料足的情況下銷量依然不容樂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質量上沒有得到驗證,而驗證一輛車是不是可靠至少要經過一個汽車週期甚至是幾個。



目前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政府或者部隊公務用車開始放棄合資甚至是進口品牌,開始向國產傾斜。向博越,h9等不少自主suv都成了警務用車。這在前幾年是絕不可能發生的,支持國產的情懷在實打實的巨大差距面前無足輕重。而現在的國產車已經有了和合資車一較高下的實力,已經能倒逼不少合資品牌降價銷售,這種進步也是有目共睹。





國產和合資在整體上依然存在差距,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打破這層堅冰還需要自主品牌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堅持用心造車,加強科研能力,力圖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技術上形成自己的產品力。目前這些高新技術還是以進口為主,所以儘管小有成就,但離舉杯慶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老貓說車

不請自來,最近一直有人問這個問題,我也想說說。本人開過國產和合資車,第一輛是國產車,品牌不說,買的時候是五萬多,開了四年十二萬多公里,發動機沒有出現過故障,手動變速箱沒有故障。八萬多公里換離合器三件套,拆下後離合片已經磨損完,壓盤有幾片齒彎曲。

可以這樣說,國產車發動機您可以放心,只要您按時保養,即便是偶爾違法操作,也不會壞掉。

手動變速箱,只要您按規定操作,基本上也是不會壞的。

但國產車不建議自動波,壞掉的幾率比手動的高多了。

我的第一輛車雖然是國產,但耗油量很小,1.0的排量,在同類型的車中也屬於節油的。冬天還好,夏天開空調就顯得動力不足。

國產車最大的毛病是小故障很多,如下肢臂,轉向球頭,手剎線,玻璃升降機等容易壞,而且更換後也容易壞。這一點除了我自己的經驗外,身邊開國產車的朋友也大多如此。

第二輛車是合資車,價格十萬,行駛快五年,十五萬公里,基本上沒有壞過。

除五萬公里有一個減震上座壞掉,七萬公里更換起動機定向齒輪<25元一個>,14萬公里更換離合器三件套,換下來的離合片花紋還很深,沒有多大磨損,壓盤也如新的,再開個四萬公里沒問題。

其他路減震,下肢臂,球頭等都沒有更換過。這是我比較滿意的地方。

開了這麼多年的車,只想說車這個東西是一分錢一分貨,沒有不壞的車,開長了,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只不過有些車問題多些,有車問題少些。

這幾年國產車有很大的進步,但有些車在外觀和內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卻沒有注重真正本質,不得不說是走了歪路。

我認為車,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重要的是節油耐操,外觀和內飾是第二序列。

一輛車光發動機如何好沒有用,變速箱如何好也沒有用,因為車是一個整體,其他的部件不行,這車也不能讓你安心。

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見,不喜勿噴。請嘴下留情。


馬踏狼煙2

汽車扒一扒撰稿,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速度這兩年非常的迅猛,目前我國的整體的造車水平已經非常的接近合資車型,甚至超越合資汽車,讓我國的汽車領域在世界範圍內變得小有名氣。然而有些朋友還是會有顧慮,總是覺得我國的國產車型不如合資車,還放言稱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距有20年之多,扒君覺得這簡直就是謬論,看看我國長城的哈弗H6就知道,一個個的銷量奇蹟並不是吹噓得來的,而靠著自己的能力一步一個腳印闖出來的。

目前我國的國產發動機的整體水平已經達到了可以與合資車型相媲美的地步,不論是發動機的排量還是內部的結構都相當的不錯。例如奇瑞瑞虎7上邊的發動機,它的熱效率已經高達37.1%,是我國目前熱效率達到最高的發動機,而它的數據在國際範圍內也是相當的高。再比如說吉利博瑞低配車型上的那一臺3.5L自然吸氣的發動機,雖然整體的參數沒有一汽豐田普拉多看起來那麼的光鮮,但是百公里加速成績僅為7.6秒的成績,不得不讓我們佩服現在的國產品牌發動機製造工藝。

目前我國的國產車型的底盤調教也相當的不錯,穩定性很高,關鍵是價格也非常的合適。咱們就拿奇瑞的瑞麒G5來作參考,這款車子的懸掛部分採用的是雙叉臂式前獨立懸掛,後方採用的是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優異的懸掛調教方式使它變得非常容易操控,也成就了它作為唯一一輛征服紐北賽道的國產車型,以8分56秒81的優異成績超越了比自己搞出不少售價的捷豹車型,而當時這款瑞麒G5的售價僅為9.98萬-15.28萬。

變速箱方面,國產車的變速箱正在逆勢上升,做的比較好的有奇瑞的DCT雙離合和長城的雙離合。奇瑞其實在與克特拉克研究這款DCT變速箱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無級變速箱,但是由於目前的產品線越來越豐富,單一的CVT無級變速箱已經無法滿足所有產品的需求,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奇瑞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研發出了自己的DCT溼式雙離合變速箱,這款變速器的主要優勢就是換擋速度非常快,能在0.2S-0.3S之間切換檔位,可謂是非常的迅速;體積小,整體的齒輪體積都要比其他品牌的齒輪要小很多,節省了不少車輛內部的空間;整體的平順性很好,這款變速箱加入了K2阻尼器,能夠很好的降低變速箱的換擋頓挫感和噪音。

說完核心的發動機與變速箱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目前國產品牌車型的內飾部分。扒君客觀的說一下,目前我國的國內車型的內飾部分設計非常的合理,整體給人的感覺不僅檔次感很強,而且還遵從了整體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上圖展示的是我國的長城哈弗H7內飾部分,整體的中控臺部分採用的是貫穿一體的木紋裝飾,一塊尺寸很大的液晶儀表盤彰顯了它的高科技品質。檔杆附近的整體設計感也很強,檔杆後方是一套人機交互系統操控區域,看起來非常的有檔次,兩邊是對整個車子控制的按鍵,均勻的佈局視覺效果非常好。

說了這麼多,扒君覺得我們現在的國產車已經不再是前幾年的造車水平了,隨著我國自主品牌的崛起,我國的國產車的技術水平已經非常可靠了,大家僅看4月份SUV車型的銷量榜就可以看到,前五名裡就有三臺是我國的自主品牌車型,這已經可以充分說明國產車型與合資車型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