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之後蜀建國的歷史


五代十國之後蜀建國的歷史

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孟知祥被封為蜀王,次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稱帝,年號明德,國號蜀,史稱後蜀。公元934年,明宗病死,孟知祥遂在成都稱帝,國號仍為蜀,史稱後蜀。

五代十國之後蜀建國的歷史

  後蜀(933年—966年),又稱孟蜀,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十國之一,孟知祥所建,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後蜀的疆域東線和北線最為顯著。東由襄樊退至重慶一帶,北也由甘陝退到廣元。

  同光三年(925年)後唐滅前蜀,孟知祥(874年—934年)被任為西川節度使,次年入成都,平定叛將李紹琛,整頓吏治,成都始安。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孟知祥被封為蜀王,次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稱帝,年號明德,國號蜀,史稱後蜀。

五代十國之後蜀建國的歷史

  後蜀為邢州龍岡(今河北邢臺)人孟知祥創建。唐朝末年,孟知祥在晉王李克用手下做事,得到賞識,李克用將其弟李克讓之女嫁給孟知祥為妻。李存勖繼晉王位後,任他為掌管機要的中門使之職,後又任太原留守。後唐滅前蜀後,樞密使郭崇韜推薦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唐莊宗遂命其充任此職,並加同平章事銜。此次攻滅前蜀,莊宗之子魏王李繼岌名義上為統帥,但實際兵權卻掌握在樞密使郭崇韜手中。滅蜀之後,郭崇韜功大,受到莊宗的猜忌,便遣使處死了郭崇韜。郭崇韜死後,滅蜀軍隊群龍無首,魏王李繼岌無力控御局面,蜀中大亂。孟知祥見此,急馳入蜀,承製宣撫,穩定人心。

五代十國之後蜀建國的歷史

  魏王引軍北歸途中,適逢洛陽發生兵變,莊宗被殺,魏王隨即自殺身亡,唐明宗李嗣源即皇帝位。孟知祥見中原混亂,遂產生了割據蜀中之意,他加緊訓練軍隊,整頓軍備。明宗派人催促其將蜀中所餘錢物上交朝廷,孟知祥拒不輸送。不久,他處死了明宗派來的監軍使李嚴,又拒絕了後唐朝廷要其輸送的助禮錢一百萬貫,與東川節度使董璋聯合,公然對抗朝廷。明宗派軍征討,由於道路險阻,戰而無功,只好退還。在中原王朝的威脅消除後,他又與原來的同盟者董璋發生衝突,經過激烈的戰鬥,孟知祥消滅了董璋的軍隊,佔據了東川。後唐長興四年(932年),唐明宗授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川節度使、成都尹,封蜀王。公元934年,明宗病死,孟知祥遂在成都稱帝,國號仍為蜀,史稱後蜀。半年後,孟知祥病死,其子孟昶繼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