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一颗彗星,也不是外星人的消息

【博科园-科学科普】如果你对本文有知识疑问等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可能的为你解答,同时也欢迎大家展开讨论。大家能学到知识,了解不曾知道知识信息,方不负作者撰写这样一篇科学科普文章。

在2017年10月19日夏威夷全景测量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 1(泛星- 1)在夏威夷宣布了首次探测星际物体命名为1I /2017 U1(aka)。“Oumuamua)。在最初假设这是一颗彗星之后,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和其他天文学家的观测结果显示,它很可能是一颗长约400米(1312英尺)的奇特小行星。

它不是一颗彗星,也不是外星人的消息

从那时起,已经进行了多项调查以确定这颗小行星的真实性质,其中包括对其组成的研究,以突破听的建议,以便听它寻找无线电信号传输的信号。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似乎“Oumuamua”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加冰冷(因此表明它是一颗彗星),并不是一些人所希望的外星飞船。

第一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标题为“第一个星际物体1I /2017 U1‘Oumuamua’的光谱学和热模拟”。这项研究是由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艾伦·菲茨西蒙斯领导的,他的成员来自弥尔顿凯恩斯的开放大学,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研究所,以及欧洲南方天文台。正如他们在他们的研究中所指出的:这个团队依靠来自智利ESO的超大望远镜和拉帕尔马的威廉赫歇尔望远镜的信息。利用这些仪器,他们能够在发现的48小时内从“Oumuamua”反射的太阳光中获得光谱。这揭示了关于物体组成的重要信息,并指出它是冰冷的而不是岩石。

正如菲茨西蒙斯在谈话中解释的那样:我们的数据显示它的表面在可见光下是红色的,但在红外线下显得更中性或更灰暗。之前的实验室实验表明,这是一种从彗星冰和尘埃的表面上所能看到的,它们已经被暴露在星际空间数百万年或几十亿年。被称为宇宙射线的高能粒子通过去除冰来使表面变干。这些粒子还会在剩下的物质中驱动化学反应,形成化学有机(碳基)化合物的外壳。

这些发现不仅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关于“Oumuamua真实自然”的问题,它还揭示了为什么物体在接近太阳时没有经历过气体排放的神秘。通常,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会经历升华,这就形成了一个气体包膜(aka)。“光环”)。一层富含碳元素的物质的存在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Oumuamua”。他们进一步推断,红色的物质层可能是其星际旅行的结果。正如Fitzsommons所解释的那样,“另一项在夏威夷使用双子星北望远镜的研究表明,它的颜色与我们太阳系外围的一些‘跨海王星天体’相似,它们的表面可能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这种红色的颜色是由于有tholins的存在,当像甲烷这样的有机分子暴露在紫外线下时,这种颜色就形成了。”

它不是一颗彗星,也不是外星人的消息

同样,这一物体的另一个持久的秘密也因为最近的突破听的努力而得到解决。作为突破性举措的一部分,该项目试图探索宇宙并寻找外星智能的迹象,该项目最近对“Oumuamua”进行了一项调查,以确定是否有任何无线电通讯的迹象。虽然先前的研究都表明该物体在起源时是自然的,但这次调查更多的是为了验证听起来依赖的精密仪器。观察活动从12月13日星期三下午3点开始,使用罗伯特c伯德Greenbank射电望远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单碟射电望远镜。

观察周期分为四个“时代”(基于物体的旋转周期),第一个从下午3:45到9:45 pm(12:45 pm到6:45 pm PST),持续10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观察小组监视了“Oumuamua”的四个无线电波段,范围从1到12 GHz波段。除了校准仪器外,这项调查还在观测“Oumuamua”两个小时后,收集了90tb的原始数据。最初的结果和数据于上周(12月13日)公布,并通过“突破听”档案获得。

从这个新奇有趣的来源的观察中看到大量数据,真是太棒了。”我们的团队很期待看到更多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信号,但分析还远未完成。这是由Listen的“turboSETI”管道系统进行的,该管道用于对正在漂移的窄频信号进行数据的梳理。这包括过滤来自人类来源的干扰信号,然后将信号漂移与由“Oumuamua自己的运动”引起的预期漂移相匹配。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软件试图识别来自“Oumuamua”本身的任何信号。到目前为止s波段接收机(从1.7到2.6 GHz的频率)的数据已经被处理,剩下的三个波段的分析也正在进行中,这三个频段对应于接收器L、X和C。但目前的结果似乎表明,“Oumuamua确实是一颗自然的物体——以及一颗星际彗星。这对那些希望“Oumuamua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圆筒型的一代船或者外星太空探测器与鲸鱼交流”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我想第一次接触——因此,证明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宇宙中——是我们必须再等待一段时间的东西。


  • 知识:科学无国界,博科园-科学科普

  • 参考:The Conversation, Nature, Breakthrough Initiatives

  • 内容:“博科园”判定符合今主流科学

  • 来自:Universe Today

  • 编译:中子星

  • 审校:博科园

  • 解答:本文知识疑问可于评论区留言

  • 传播:博科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