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民以食為天

杞人憂——民以食為天

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凡是古代有名的盛世,大多處於王朝的中前期,這些時期的氣溫明顯高過王朝的衰落期。其中我們最為津津樂道的貞觀之治更是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而王朝末年的氣溫則一直是最低的,其中尤以明末崇禎年間為最。

那麼,氣溫降低和王朝衰落有什麼聯繫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一點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農業社會尤為重要,古代社會的核心幾乎都圍繞著糧食生產而展開。

天啟七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河南在崇禎年間也是無歲不苦荒。從崇禎三年起就有旱災的記載,崇禎七年旱象擴大到全省範圍,十年災情發展到極點,人吃人的現象屢見不鮮。河南旱飢一直持續到明末也未得到緩解。

河北的旱災也是逐年加重,並呈現持續性的特點。據《河北省志·水利志》統計表明:1628年(崇禎元年)、1639年(十二年)、1640年(十三年)、1641年(十四年)都是特大旱災。海河流域持續最長連旱年達7年,即崇禎十年到十六年,使得大清河流域平原水澱乾涸。大範圍的連年旱災,最終引發人相食的局面。

中國古代把九種自然災害現象總結為九淵,分別是旱、水、蟲、飢、雹、風、疫、地震、龍見,《左傳·桓公五年》:“凡祀,啟蟄而郊,龍見而雩。” 杜預 注:“龍見,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遠為百穀祈膏雨也。”龍見是蒼龍七宿星象結合大雨天氣的自然現象。崇禎年間除了冰雹災害九淵集齊了八個,真的是天要亡明。

通過總結可以發現,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就是糧食欠收,小災小難可以用朝廷的餘糧賑災,歷朝糧食儲備已無法統計,但是糧食儲存是有時間限制的,受制於每年的糧食產量,總體上畝產水平可以反映當時糧食儲備水平,參考下圖。

杞人憂——民以食為天

《中國曆代糧食平均畝產量考略》

杞人憂——民以食為天

天啟六年,報天下戶口稅收等項

一市石約合一百市斤,以歷史上畝產最高水平的明清參考,北方產麥區畝產約合130斤,南方產稻區畝產約260斤,結合人口,以明朝天啟年間為參考,每戶人家一年的口糧為260斤,看來也只能是勉強夠,所謂餘糧也只是杯水車薪。

朝廷賑災的糧食不夠怎麼辦?逃荒。

離鄉背井的災民,一方面加重了周圍其他地區的糧食消耗,從而將缺糧的危機從某個受災地區擴散出去,另一方面,逃荒的災民往往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他們堅持不到下一季糧食收穫就放棄了土地,於是下一個收穫季節糧食產量同樣會遠低於正常年份。災區的“赤地千里”,並非單純是自然條件所致,災民攜家帶口逃荒,才是造成土地拋荒的主要原因。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曆朝歷代只要政府還有執行力,就會調集力量“賑災”,完全不管不顧從各地調集糧食的消耗遠大於災民逃荒時的消耗。他們知道如果災民都跑光了,地全撂了荒,來年沒收成依然需要調集糧食繼續賑,年復一年就是個無底洞。所以,賑災的浪費再大,其中的貪腐再多,有執行力的政府依然不得不調兵鎮壓和調糧賑濟軟硬兼施,餓死再多災民也必須裝作看不見,無論如何要把一部分勞動力綁在土地上,保證農業體系不至於徹底崩盤。可是如果執行不到位,農業體系崩塌了,那些逃荒的農民會起義甚至造反,放大社會的各種矛盾,於是王朝滅亡。

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大旱,春秋絕收,片甲蝗災,及百餘縣。

百姓出潼關,化流民,餓殍無數。

杞人憂——民以食為天

杞人憂——民以食為天

杞人憂——民以食為天


我國近十年糧食總產量在4.9到5.3億噸之間變動,國家儲備糧2.1億噸到2.7億噸之間,夠全民消費約半年,帶上總產的話夠全民消耗一年半,高於全球十四個月的存量,參考下圖,結合饑荒的傳染性和放大性,必須未雨綢繆。

杞人憂——民以食為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