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李贄橋 曾有多少姚安人從這走過……

雲南姚安西部的千巖萬壑之間,有一條彌溪(又號漣水),每當夏秋之際,洪水暴漲,舟楫難行,行者有飄沒之患。

日常交通商旅往來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多少年來,人們盼望在漣河上能修建一座橋,直到明萬曆五年(1577年),李贄調任姚安知府,才在漣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橋,名連廠橋。為了紀念李贄造橋的功績,此橋又名李贄橋。橋長30米,寬4.5米,雙孔磚石拱橋,每孔跨徑8.6米。它是西南絲綢之路上一座重要的橋樑。

百年李贽桥 曾有多少姚安人从这走过……

李贄橋,又名“連廠大橋”

明朝萬曆五年至八年(1577-1580年),李贄以南京刑部尚書郎之銜,被貶入滇,出任姚安知府。這位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以"務以德化民,不賈世俗能聲"為原則,立志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李贄到姚安上任時已年過半百,而他又拙於料理生活,夫人黃氏堅持同行。他身為姚安知府,個人生活甘於清貧,對公益事業,卻"俸錢常喜贖民勞"。當時,姚安為洱海地區通往中原古道的必經之地,但因姚安西邊的連廠河經常遇雨氾濫,過往客商及兩岸居民望水興嘆,飽嘗隔河之苦。李贄實地考察後,領頭"捐資聚石為橋,利行旅通往來"。

百年李贽桥 曾有多少姚安人从这走过……

蔥鬱的山林,橋下是漣水大河。

李贄為人耿直,政見與當時的統治者不合拍,雖然偏居邊疆,仍屢受打擊排擠,不到三年便卸任離開姚安。來時輕車簡從,去時"囊中僅圖書數卷",居官清正,一世清貧。為官一任,除俸祿之外,了無長物。

百年李贽桥 曾有多少姚安人从这走过……

李贄橋的碑刻

李贄主持修造這座橋位於現在的官屯鄉連廠村,因連廠地名和連廠大河而得名"連廠大橋",為雙孔磚石結構,以石支砌橋臺,以磚翻拱。橋長28米,寬4.2米。後人為追記李贄的功績,將此橋易名為"李贄橋"。

"李贄橋"從始建至今已有500多年,其間經歷了多次整修,今天的橋已不再是最初的橋,但人們卻始終把它叫做"李贄橋"。

2003年12月,"李贄橋"被列為雲南省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有關部門特意在橋頭修建了"李贄橋說明碑"。碑文寫道,"李贄橋""是李贄政績的歷史見證和研究李贄思想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我省明代磚石拱橋中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