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漢唐時代,大概是漢民族武力最強盛的時代,漢朝一直到滅亡的時候,還能吊打各路少數民族,而大唐前期,更是滅國無數,隨便就把各國的君主抓到長安軍事法庭審判,李靖三千步兵滅掉“控弦百萬”的突厥,李績、薛仁貴、蘇定方滅高麗,劉仁軌白江口燒殺倭國四萬水師,王玄策一人滅印度,高仙芝遠征帕米爾高原,橫行中亞,滅九國胡。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直到唐朝滅亡前,安西都護府還威震西域近百年,歸義軍更是直接打得吐蕃四分五裂,讓這個高原帝國煙消雲散。唐朝亡於內部的農民起義和藩鎮割據,而不是外敵侵略,可見武力之強悍,據考證,漢唐時代,中原漢人的身體素質極其剽悍,漢朝士兵對上匈奴兵,同等武器裝備,能夠以一敵三,唐朝人更誇張,他們的重裝步兵能夠硬抗少數民族的騎兵部隊,往往還能大獲全勝,他們靠的就是可怕的重兵器——陌刀。古人曾稱其:“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唐王朝的王牌精銳就是傳說中的“陌刀隊”。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唐刀陌刀最出名,極長極大,重三十斤,據說由西漢斬馬劍發展而來,又吸收了漢露陌刀及六朝長刀的形制與冶煉技術。有具體部門鑄造,貯藏,管理。陌刀極為鋒利,砍殺效果極佳,在戰爭中主要用來砍殺敵騎兵。史書記載,陌刀為唐朝重裝步軍制式兵器,由精銳雄壯武士編隊,個別主要將領使用陌刀作為主戰兵器,如唐名將李嗣業。“如牆而進,人馬俱碎”這種說法就是形容李嗣業的神勇。由於其威懾力大,又被用於文武高官及藩鎮的儀衛。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新唐書》還記載,大唐名將李嗣業是京兆高陵(今天陝西省三原縣境內)人,身長七尺,也就是2.1米,膂力(lǚ lì泛指腰力)絕眾,天生就是練武的好胚子,在盛唐崇尚軍功的氛圍下,從軍入伍、建功邊塞。年輕的李嗣業每戰衝鋒在前,很快升為昭武校尉,天寶初年,應募安西都護府。當時,軍中推廣長柄陌刀,這簡直是為李嗣業準備的兵器,他很快成為赫赫有名的陌刀將。天寶六年,李嗣業跟隨當時的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出征小勃律國,在唐軍的必經之地連雲堡(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吐蕃軍隊依山旁水,修築工事,嚴陣以待。高仙芝任命李嗣業和田珍為左右陌刀將,下了一道命令,“中午以前必須攻佔連雲堡,不然都得死”。戰鬥開始了,李嗣業身先士卒,從最險峻的地方爬上山頭,陌刀揮舞,敵人鬼哭狼嚎,死屍遍地,掉下懸崖、淹死水中的有十之七八,唐軍一舉拿下了連雲堡。然後乘勝前進,直搗小勃律國,俘虜了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唐軍奪回了克什米爾以西和以北的軍事霸權,“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這是大唐陌刀隊建功立業的歷史證明。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唐朝名將李靖的《衛公兵法》所記錄了唐軍的主要作戰方法:

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多種。每當戰鬥展開時候,敵人在一百五十步時候,弩兵開始射擊;敵人在六十步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敵人攻入二十步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即陌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己方重裝步兵與敵方步騎兵短兵相接後,奇兵、馬軍、跳蕩軍皆不準輕舉妄動,如果前方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蕩、奇兵、馬軍方可迎前敵出擊,重步兵則後退整頓後準備再援,如果跳蕩、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唐朝軍制中的陸軍中除去裝備陌刀的重步兵之外還包括防禦弓矢等遠程武器的盾牌手和手持短兵器的輕步兵)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

敵軍退卻,馬軍不得輕易追擊,必須確認敵人真正潰敗後,才能相繼掩殺。唐軍步馬結合,攻守有職,步兵為正面先鋒是最主要的正面攻擊力量,騎兵為側輔,通常用於迂迴包抄敵軍或者迅速衝擊立足未穩的敵軍陣腳之用,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騎兵負責步兵戰後的突擊與追擊。陌刀作為長柄大刀如牆一般推進絞殺敵軍正面有生力量(敵軍往往在陌刀重步兵的絞殺下人馬俱碎),為先鋒步兵集團衝陣的主要力量,與馬軍、奇兵一起構成唐作戰的主要特色。從史書看唐太宗的作戰很有個人特色外,最喜選擇敵陣薄弱部位,親率騎兵衝鋒,“敵無不潰敗”,一騎飛馳於前,數萬騎兵緊隨其後的場面,今日想來,尤叫人神往。

初唐的時期大量的騎兵是作戰勝利的重要保證,而中期的步軍的陌刀如牆推進戰術,創造了盛唐時期輝煌的戰爭歷史,也創造了陌刀的神話。從武德到天寶,唐在立國戰爭及與善騎射的遊牧民族戰爭中能夠取得勝利,步兵的進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說不構成了主要原因之一。陌刀的出現與推廣使用也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它關涉到唐王朝的內政方針以及整個軍事形勢變化。也可以說,陌刀使用、推廣的歷史就是唐立國及對外戰爭的一個表現。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大唐陌刀

然而唐朝滅亡之後,威力無匹的陌刀也就從此失傳了,由於陌刀十分貴重,沒有一個就少一個,所以在唐代朝廷是禁止陌刀陪葬的,甚至到現在也沒有一件實物出土(現在的陌刀都是人們根據史料的記載揣測出來的)。據說唐刀用的是包鋼法,用料極為奢侈,刀劍製作工藝繁瑣複雜,對士兵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一般的武將和諸侯根本養不起陌刀隊,即便有也經不起戰爭的消耗,豪華的陌刀從此逐漸退出戰爭舞臺,並且消失的極其徹底,是中國冷兵器的遺憾。

回顧歷史記載的陌刀這些傳奇事蹟,真的很想知道陌刀到底如何製作、長什麼樣子,咱後人如有一日能複製出來,可真算是文化復興路上的濃墨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