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撤退了多少人?

用户188311124

德军角度看敦刻尔克奇迹。

敦刻尔克是奇迹,毋庸置疑,1940年5月26到6月4日9天内英国总动员,组织861艘船只投入撤退,付出约200余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代价。


获得成果是撤走338226名英法比联军。其中英军21.5万,法军9万,比军3.3万。

我不讨论撤退过程,只看德军战略及为何如此做和最后结果。

这一奇迹撤退,我认为是英法战术胜利,德国战略胜利。

德国以一次战术失利为代价,取得西线整体战略胜利,纵容撤退对当时德军而言,不是错误决定,相反如德军冒险在敦刻尔克投入精锐装甲部队强攻,最后结果可能会改写。


众所周知,坦克快速突击空地配合是德国闪击战基础,不容有失。

所以从突袭波兰,到进攻法国,德军对装甲突击部队,运用都非常慎重,不是大家所想那样不计代价全力出击。

敦刻尔克滩头,德军面对情况可不如想象中那样。英法比联军虽溃退,可依然保有大量重武器。在构筑好防御体系的方寸之地,配合英国皇家海空军配合并不好打。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敦刻尔克就是一个坚固堡垒,如一意孤行,全力进攻就算胜利对于德军而言也是损失巨大惨胜。


这也是为何德军装甲部队已抵近港口,却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主因。

很多人都说德军装甲部队迟迟未对敦刻尔克发起攻击,是二战希特勒下达的“愚蠢和错误”的命令,在我看来恰恰相反。这是希特勒保存珍贵装甲部队,并完成欧洲整体战略胜利重要一步,绝不是战略失误。


当时德国战略目标是什么?

彻底打败法国,从这个角度来讲,德军在敦刻尔克采取保守态度实际上是比较正确做法,保留全部有生力量,也为他下一步攻陷巴黎、进而扫清欧洲大陆打下坚实基础。

德国后续战略目标是什么?

战前德国处于英、法、俄三国战略包围中,面临东、西两线作战不利态势,从军事上讲,分兵作战是兵家大忌。对德国来说,英国拥有当时最为强大海军,苏联国土辽阔,只有法国稍弱,击败法国是控制欧洲大陆前提。所以必须迅速击败法国才是最重要的,而纵容敦刻尔克撤退,可以让他们更快征服法国,为后续战斗赢得战略面优势。


当时在敦刻尔克,德军已经将英法两军分割成两部分,即北方英法联军主力还有南方法军本土兵团。

这个时候对德国来说,只有攻陷巴黎,消灭法国本土兵团,才能说是击败法国,控制欧洲大陆。而且当时法国已在着手调整防线,布防索姆河一带,这个熟悉的地方让德军印象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很难下决心让装甲部队直接进攻敦刻尔克,不仅如此装甲部队也不适合攻坚战。如执意如此,代价巨大。

另外英军掌握制海权,得到海上炮火支援,德军海军完全可忽略不计,空军也一样没有取得完整制空权

这意味着地面部队行动时,德军装甲部队将没有多少海空支援。德军闪电战两大基础,坦克,俯冲轰炸机,在区域战场全部都受到对手制约。这个仗绝对不好打。

没有制空权,俯冲轰炸机和步兵支持,让装甲部队独自攻击对方阵地,显然不明智。

所以:暂停的德军在原地休整后,保留装甲部队完全建制的德军很快南下进攻,以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隆美尔第7装甲师为先锋的德军迅速南下,对法国腹地展开突击。


此时的英法远征军已撤到英国,法国本土兵团势单力薄,独木难支很快被突破。法军索姆河防线失守,闪击战再次发威,攻占巴黎后的德军,兵锋直抵瑞士边境,完成对法军本土军团合围,50万法军除少数逃到瑞士,都被全歼。

法国彻底沦陷,整个欧洲在没有国家可以抵抗德军闪击战,除苏联之外。
现在看完我分析的,各位还认为,希特勒做出停止追击是错误的决定吗??


阿斗不傻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迹,因为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英国皇家海军和民众自发组织的船队,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的9天时间内,英国前后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约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击沉,但是他们从敦刻尔克沙滩上一共撤走了约34万军队,目前史学界认可的具体数字是338226人,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还有比利时军队约3.3万人,另外英法联军有约4万人被俘,2.8万人死伤。

撤退行动是从5月26日晚上开始,英国海军部的发电机计划开始实施,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船只参加了救援行动,但由于时间紧迫,当晚只撤出了先头部队1312人。

5月27日,德军开始轰炸机猛烈轰炸敦刻尔克,潜艇也开始袭击沿途的军舰,由于火力过猛,当天只有7669人撤离,由于前两天撤离情况并不理想,很多人都对撤退计划表示悲观,有人甚至感到了绝望。

但是到了5月28日,敦刻尔克突然浓雾弥漫,德军无法进行恐袭,大雾一直持续到5月30日,而且英国工兵利用卡车和木板搭建了简易马头,方便了士兵的撤离,5月28日这一天有17804人成功撤离,5月29日全天共撤走了47310人,5月30日则撤出53822人。

5月31日天气放晴,但是英军早有准备,有效拦截了德军的轰炸机群,当天有68014人撤回英国;到了6月1日,战斗进入白热化,英军和德军都蒙受了惨重的损失,不过英军还是成功撤出了64429人。

由于德军进攻猛烈,6月2日开始救援在晚上进行,当晚只撤出26256人,至此英军撤离基本完成,6月3日撤出的26175人绝大多数是法军,到6月4日又撤出约3万法军,但是德军已经攻占敦刻尔克,担任后卫的4万法军被俘,当晚英国宣布发电机计划结束。

可以说,敦刻尔克是一次成功的撤退形容,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奇迹,但是有几点值得注意的是,敦刻尔克并非胜利,顶多算是撤退比较成功的惨败,此外接近34万军队确实成为后来英军返回欧洲战场的生力军,但英军和法军丢弃了几乎所有的重装备,就算步枪和机枪也都奇缺,事实上万一德军登陆,这些士兵也难以发挥全部战斗力,而最终制止德军海狮计划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

如果真要说敦刻尔克的意义,只能说这次成功的撤退坚定了英国继续打下去的决心,而在当时那个形势下,决心有的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迷彩派军事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历史最大规模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装甲洪流的强大攻势下崩溃,而后联军在法国东北部,一个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发电机行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离。

5月19日,英国已经制定撤离计划,计划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撤离军队,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惟一希望。

5月20日,德军主力已经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英法联军40个师被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三面环敌,战情十万火急。但幸运同时令人费解的是古德里安接到命令部队休整两天,裹足不前。

5月22日,英法出其不意发动了一次反击,重创了追击的德军。

5月24日,希特勒又不可思议的命令装甲部队停止追击行动。

5月26日晚,“发电机行动”开始,原先预定撤退的三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未被德军占领。敦刻尔克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港口吞吐量为当时法国第三,拥有7个大型船只停靠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和长8公里的码头,并拥有完善的防波堤和凸式码头可有效抵御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当晚英法开始撤退,成功撤离首批后勤部队1312人,同时开始征用沿途船只,甚至通过广播召唤四处民船,整个撤退先后有各国各式船只861艘加入撤退行动。

5月27日,德国空军开始对敦刻尔克地区轰炸,英军空军也从本土起飞进行反击。德空军损失23架飞机。但此时只有英国海军用军舰运输船员,全天仅撤离7669人。

5月28日,敦刻尔克大雾弥漫,德国空军无功而返。此天民船陆续到达,全天撤退了17804人!

5月29日,上午依旧大雾弥漫,陆上大批法军和百姓退入敦刻尔克,下午放晴,德军攻势也更加猛烈,空军倾巢出动,地面炮火甚至覆盖了海滩和航道。但同时更多民船加入运输,全天撤退47310人,到达每小时撤退2000人的最高记录。

5月30日,大雾笼罩和战场硝烟弥漫,而且英吉利海峡一反往常波涛汹涌,大量船只可以顺利出海运输,此天撤退53822人。

5月31日,大雾依旧,但下午天空放晴。英法后卫部队拼死守住防线,遏制德军的攻势。此天撤退68014人。

6月1日,天气完全晴朗,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全面出动交战,此天包括4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和各式船只31艘被击沉,11艘被重创,伤亡惨重,但依然有64429人撤离。

6月2日,为保存英国空军实力,撤退暂缓到夜间,当晚撤退25256人。

6月3日,当晚亚历山大和坦南特随驱逐舰撤离,当晚撤离26175人。

6月4日,德国装甲攻入市区,后卫4万法军部队来不及撤离被俘。此天撤离26175人,“布卡里”号驱逐舰是最后一艘撤离敦刻尔克的船只。当天拉齐姆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

敦刻尔克撤退(甚至可以说是逃亡)共历时9天,动用了861艘(243艘船只被德军击沉,其中一艘“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被征为撤退运输船,在被德军炸沉死亡至少3500名士兵,比“泰坦尼克号”死亡人数还多)包括渔船、客船、游轮、救生艇、游艇等船只撤退338226人,其中9万法军,3.3万比利时军队,21.5万英军。(原本德军大军压境,盟军指挥已不报太大希望,计划撤离3万-10万人最多)

此次大撤退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大量经过战争洗礼的有生力量,同时发掘出了英国名将蒙哥马利,为法西斯最后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创造了二战史一个奇迹。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