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希特勒为何要下令停火?

解强强


在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德国军队本可以一举吃下这庞大规模的英法联军。但是希特勒却在英法联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下令德军停止追击,最终英法联军顺利的撤出了敦刻尔克,离开了西欧大陆。

那么希特勒在敦刻尔克的戛然而止,默许英法联军的撤退,放虎归山。难道当时的希特勒还另有其他顾虑,或者是追赶而来的德国军队吃不掉这一规模庞大的英法联军吗?至于,希特勒为何要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下令德军部队停火,这恐怕还得从敦刻尔克大撤退阶段的前前后后开始看起。


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后与希特勒的戛然而止

早先的英法联军在德国闪击波兰之时,当时的英法两国就一直推行“绥靖政策”,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直到德军部队将矛头转向直至西欧的时候,德国开始逐步攻占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一些小国,并继续向法国进攻之时,才标志着英法两国绥靖政策的终结。

虽然在西欧大陆上的小国都纷纷相继投降之后,还是留下了法国这个陆上强国在负隅顽抗。虽然此时的战火并没有波及到英伦三岛,但英国政府也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英法联军没有在挪威抵御住德国军队的武力,国民也嘘声一片。对于首相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思想,英国人民越发反感,最终推举了丘吉尔作为英国的新任领导者。

丘吉尔上任之后首先拜访了法国,在得知法国即将战败投降的消息之后,这令丘吉尔惊叹不已,但他仍然表示要继续同德国法西斯战斗到底的决心。为此,决定将在法国境内的远征军撤回英国国内,以保存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曾向欧洲大陆派出了10个师的兵力与法国人并肩作战。直至1940年5月法国战局开始前,仍有9个师的兵力部署在法国北部边境。

但此时德国军队的主力40个师的兵力已经到达了英吉利海峡沿岸,那么规模庞大拥有近40万人的英法联军如何安全的在第一时间从法国大陆撤回英国呢?很显然,摆在丘吉尔面前的是个难题,为此,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丘吉尔最终下令制定“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也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通过30艘渡船、12艘扫雷舰每天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撤离10000人,为了保存实力用于今后的反攻,在大撤退中,英国远征军所携带的一切重型装备全部被丢弃在法国大陆上,虽然保存了英军的有生实力,但也迫使英国在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1940年5月26日“发电机计划”行动执行之前,原先计划的三个港口中,就已经有两个港口被德军占领,无奈之下的英国渡船和英法联军的40万人就只能挤在敦刻尔克这一个小港口之中。但是对于敦刻尔克来说,该地也并不是异常的平静。在英法联军的身后有德国主力部队的追击,而在英法联军撤退的敦刻尔克以及航线上还有德国飞机的狂轰烂渣。由于英军缺少足够的运输船,只能在当地征用船只,一时间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行动中,除了英国派出的运输船之外,还有着数量众多的各式中小型船只——渔船、游艇、渡船、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汽艇甚至是摇桨的小帆船。先后共有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船只,总计861艘各种船只加入救援行列,而此时的英国皇军也没有闲着,更是派出了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6其他舰艇前来执行救援行动。

但是德军也不是吃素的,仅仅在5月27日,德国空军就在敦刻尔克投下了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将整个敦刻尔克几乎夷为平地。由于缺乏小型船舶充当摆渡船,在敦刻尔克撤退的第一天,英军只撤回了7000多人,与40万庞大的英法联军相比,这微小的数目,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与此同时,英国也派出空军部队来掩护在敦刻尔克中撤退的英法联军,也给予了整个“发电机行动”帮上大忙。

当然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除了依靠英国空军、海军和英国人民以及英法联军的力量之外,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希特勒的罢兵。当5月24日,古德里安集结好进攻敦刻尔克的坦克群,要对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进行全面扫荡之时,给予英法联军最后一击之时,希特勒却命令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停止了三天之久,这一道莫名其妙的命令,也让德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英法联军快速建立起防线和加紧撤退的步伐。

至于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这样一道命令,让明明一击处于上风的德军停滞下来,本可轻松歼灭这40万人的英法联军,为何却停下了脚步,难道是德军的后方出现了问题,可当时的德军后方完全是呈现稳如泰山的局势。

根据后续的资料记载,有人猜测出希特勒当时下达这一命令是为了政治目的,缘由是希特勒并不想得罪英国人,因为他将英国视为其进行全球战争的潜在梦游,其次倘若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全体被俘的话,必定会加深英国与德国之间的仇恨,所以希特勒愿意“放虎归山”,缓解两国的敌意。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对于这种猜想并不持肯定态度,对于希特勒在敦刻尔克下令罢兵的缘由,我个人认为还是希特勒考虑了敦刻尔克当地的自然环境之下才做出的决定,因为敦刻尔克当地地势低洼,河渠纵横,并不适宜坦克作战。刚好在此时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又主动请缨作战,利用德国空军部队的轰炸机来消灭在敦刻尔克撤退的英法联军,但事实上德国空军在敦刻尔克却没有起到显著的效果,最终致使德军错过了封锁包围敦刻尔克的最佳时机,当希特勒已经反应过来之后,才派出古德里安出击,但为时已晚。

最终,英法联军在2.8万余人阵亡,4万人被俘的战况下还是顺利的撤出了33.8万余人。但伴随着敦刻尔克大撤退胜利的结局,则是英法联军付出了丢弃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的代价。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文|宇泽历史


宇泽历史


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的种子部队全部集聚到了敦刻尔克港口,按照德军的攻击力完全可以全歼敦刻尔克的所有军队,但是关键时刻希特勒却下令停止攻击,让英法联军撤退到了英国本土,为英国后来的诺曼底登陆战役训练出了上百万军队。

希特勒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一说希特勒轻信了空军司令戈林对空军能力的夸大其词,认为空军的轰炸可以解决掉30万英法联军;

另一种说法是德军的坦克经过高强度的冲击和战争,已经是强弩之末,难以再进行大规模的战役;

最后有人认为希特勒想跟英国谈判,不想把事情做绝。

我认为,第一说无法成立,自己的空军到底有多少实力,多少能力,作为战争总设计总指挥的希特勒不可能不掌握,再说,通过空袭消灭30万军队是完全不现实的。最终还是要依靠地面部队的配合围剿才能实现全歼或者迫使其投降。

要知道敦刻尔克是港口,如果不在那里对他们进行最后的绞杀,这30万人一到海上,以德英海军实力对比,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逃出生天而望洋兴叹。

对于第二说法,虽然确实有一些道理,德军的坦克部队需要休整也是事实,但是一个法国都打下来了,集中力量消灭这三十万军队完全不是问题。而且法国已经投降,德军在整个欧洲大陆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以希特勒的做事风格,他完全可以集中力量消灭或者是迫降这三十万大军。而且说德军因为坦克战斗力不足了完全是瞎说,AB集团军的主帅古德里安接到这个莫名奇妙的命令曾经仰天长叹,他是一线指挥,坦克还能不能冲锋他会不清楚?

对于第三种说法,我觉得也不尽然,既然是想要谈判,那就得在战场上让对手输的越多条件越有利,何须再做那个人情?

虽然历史上没有记录希特勒做这个决策的过程,但是以我猜想,希特勒虽然对犹太人实行了种族灭绝,在进攻苏联的时候也手段残忍,不过其对西欧国家始终还是手下留情了。因为到他失败的时候,他始终都还在念叨他要领导自由散漫的西方打败遵守秩序的东方,否则,西方终究要输在东方手里来看,希特勒本身还是把西欧国家看成是德国必将统治和融合的自己人的。

法国投降后,希特勒已经把西欧看作是德国的永久地盘,把西欧人看着是自己的人民了。所以他在得到法国后,心情大好,无意赶尽杀绝,增添西欧内部的仇恨和反抗情绪。

此其一,其二、希特勒对于这三十万人撤退到英国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他认为整个欧洲大陆都落入了自己彀中,英伦三岛那个弹丸之地也不过是砧板上的肉,迟早要吃进口里。事实上,那个时候希特勒已经在策划攻打苏联了,如果到时候能够压迫英国投降,这三十万人就是德国的生力军,为攻打苏联添砖加瓦。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英国的丘吉尔不是法国的亨利·菲利浦·贝当,打死不投降,还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把希特勒的计划全部打乱了。放走这三十万军队不但没有成为德军攻打苏联的生力军,还成了要德军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谢金澎


我的观点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纳粹德国党政军二元化统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希特勒的命令。一种说法是德国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向希特勒提议,由于德军深入敌后,供给不足,恐怕被英法联军反包抄,所以应该停下来休整,而作为元首的希特勒碍于德国陆军的权力,避免自己所领导的党政与德国陆军发生矛盾,所以被迫停止了进攻。

(2)保存坦克部队实力,准备以后的战争。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落后很远,没有步兵的协同和保护,坦克一味地冒进会损失严重,且坦克与步兵无法机动联合作战,歼灭效果不佳。

(3)敦刻尔克外围复杂的地势环境。敦刻尔克有大面积沼泽区,并不适合坦克部队作战,强行出战的话会损失惨重,而且希特勒担心装甲部队受困于敦刻尔克外围河道纵横的地带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

(4)德国空军想挣表现,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这时候向希特勒建议,他的空军可以从天空封锁英法盟军的退路,将他们歼灭在海滩上。可是因为敦刻尔克海滩上连续的雨天雾天,轰炸机难以接近,轰炸效果不佳,导致德国装甲师开进贻误了时机。

(5)还有一种说法是希特勒从政治考量,希望留下和美国谈判的余地。





怪咖像风一样


当时法国号称地球上陆军第一,他们知道德国迟早会进攻法国,所以已举国之力建立了马其诺防线,他们认为德国进攻一定会通过马奇诺防线,所以对这个地方投入了大量的人物力,财力修建,而这种略显呆板的战略思想,让德国在希特勒的进攻之下彻底崩溃。



其实早在德国进攻西欧的时候,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制定出来了一个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计划,这个计划跟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法国的“史里芬”计划很相像,就是把德军的主力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这个计划并不为希特勒所喜,a集团军的参谋长曼施坦因也非常讨厌这个计划,他的计划是要把德军的进攻矛头对准中央,而非右翼,把阿登森林作为决定性的战略突破口,利用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对阿登森林进行突击,但是这个计划却被德国陆军司令布劳希奇拒绝了。



结果没想到,原本作为计划的“黄色方案”,居然因为携带该计划的军官的飞机迫降在比利时而落入了英国和法国的手中,英国和法国自认为得到了,德国的作战计划于是按照作战计划中的内容进行军事部署,但是德国这边早就已经按照曼施坦因的计划重新进行部署,而这个计划成功的帮助德国占领法国这个号称陆地最强军的国家沦陷。



1940年5月25号,由于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之下,英法联军迅速崩溃,英军只得撤退到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敦科尔克,其实早在19号,英国就预料到战争一定会失败,所以就制订了代号为“发动机”的行动,当时 由伯特伦.拉姆齐指挥撤退,计划从敦刻尔克,布伦和加莱三个港口每天撤退一万人,20号,德军主力就到达了英吉利海峡沿岸,英法联军的40个师被围困在敦刻尔克,但是古德里安以没有接到命令为由休整了两天,给了英法联军很大的喘息机会,22号,英军对德军的反击也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德军的快速推进。



26号,在敦刻尔克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次行动使得英法两国可以撤出了大量的有生部队,挽救了大量士兵的性命,为日后反攻保存了实力,但是英国派道法国远征军的所有重型双倍都丢弃在了欧洲大陆上,致使英国本土的地面防护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当时德国军队已经从东南西三个方面向敦客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距离这里仅仅十英里,但是此时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停止前进。当时的德军将领们非常困惑,明明敦刻尔克就在眼前,但是却被命令停止前进,而空军却在继续进攻,这个命令在军事学家看来,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命令。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希特勒作为三军统帅,必须要从全局着眼,当时,德国利用它的装甲优势迅速占领法国打败英军,但是敦刻尔克这个地方遍布沼泽和低洼,装甲部队的速度要远比步兵部队靠前,双方之间的距离太远,不利于支援,并不适合继续追击,很多德国高级指挥官认为,如果派出装甲部队会有很大的损耗,没有必要让装甲部队卷进来遭受损失,而且当时戈林拍着胸脯向希特勒保证,空军完全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既然空军可以独立完成,没有必要让装甲部队冒险进攻,权衡利弊之下,希特勒决定停止进攻敦刻尔克。



正是因为希特勒的这次决定,才让盟军保留了大量拥有丰富战场经验的老兵,为日后盟军大反攻打下了基础。


琅琊利剑


敦克尔克大撤退时,希特勒为何要下令停火?

     1940年5月25日,四十万英法联军被强大的德军赶到法国北部的英吉利海峡边的一个叫敦刻尔克的小镇,此时此刻,四十万英法联军身陷绝境!

      

        往前,一片茫茫大海!

        往后,一群虎狼之师!

海峡对岸是一片生天;海峡背后,由有着“德国坦克之父”的古德里安和有着“沙漠之狐“美誉的隆美尔率领的德军坦克集群正快速赶来。 

        越过海峡到英国,是这支部队唯一的生存希望!但是,四十万人的部队要渡过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谈何容易一一这需要时间!上天会给这四十万个年轻的生命这宝典的时间吗?

  

     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假设:如果当时的那支德军的机械化坦克军团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乘胜追击,那么这支被围困在敦刻尔克这个狭小地带的英法联军肯定是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的。

     

     但是,当时历史的真实进程却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正常认知:周为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德军统帅希特勒却下达了让德军停止追击的命令!

     

     这是一个令全世界直到今天都感到百思不解的命令!

     这就像一只狼追赶一只受伤的山羊来到了悬崖边,只差最后的一扑就可以一口把这个山羊吞到肚子里去,但这个时候这匹狼都意外地停了下来,并且蜷缩在一边休息起来,而那只羊却乘着那匹狼打盹的时候,冒着危险从悬崖边上逃脱了!

     

      历史本来在那个时刻是朝着有利于希特勒取得胜利的方向前进着,但是,不知为何希特勒本人却出人意料地摁下了胜利的停止键!

     

      关于希特勒为什么在如此紧要的关头,下达了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荒唐的命令,历史学家和许多历史爱好者多年以来有过诸多分析和揣摩,意见不一,不过大部分的意见都集中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德军追击集团已成强弩之末。

     

       德军向法国发起进攻的时候,德军的先头突击部队绕开了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德军的坦克部队通过闪击战很快地就杀到了法国的腹地。

       当时被打得惊慌失措的英法联军生怕陷入被德军包围的厄运,就开始向法国的北部一路狂奔,德军则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英法联军共四十余万人,最后被德军全部压缩到了法国东北部敦刻尔克这个弹丸之地。

        眼看再前进一步,德国的装甲集群就可以将这支溃逃的英法联军全歼。

        但是,德军的追击部队毕竟是经过千里奔袭而来,抵近敦克尔克的德军坦克集群的战车磨损严重,出现了大量的故障。部队的后勤供应也出现了严重问题:粮食、弹药一一特别是燃料供应不上,大批坦克趴窝,坦克的零配件大量短缺,连维修的人手也严重不足,许多坦克如同一只只病虎一样失去了战斗力。再加上德军的装甲集群攻击过快,装甲部队与策应的步兵队伍相互脱节,甚至出现了士兵找不到指挥官的情况。另外,敦刻尔克的沼泽地带也不利于坦克集群的进攻,严重的阻滞了坦克部队的前进。

     

       可以这样说,德军强大的进攻部队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所以,许多前线部队的指挥官纷纷向希特勒发出请求,希望暂停进攻,让部队整改完成后再行进攻。

      

       我认为德国的元帅们一一包括希特勒本人都会有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四十万英法联军已经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困兽,早一点吃掉和晚一点吃掉没有多大区别,不如让疲惫的德军休养生息几日,让部队的武器装备修理完毕、打散的队伍重新整编归队、武器弹药补充完的成以后,再向被困在海边的英法联军发起最后的攻击也不迟。

      

      我想这应该是希特勒在这个历史关头,作出暂停进攻命令的一个最具说服力和最合理的解释。

二、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好大喜功。

      

      当德军的地面进攻部队出现了极度疲态的状况时,德国空军元帅戈林认为应该是德国强大的空军出场表演的时候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德国的陆军与空军历来是矛盾重重的!

        

      戈林向希特勒描述了这样一个敦刻尔克的战场景象:四十万英法联军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拥挤在敦刻尔克狭窄的海滩上,他们相互踩踏着,争先恐后地爬上一艘艘前来救援的英国军舰,正当他们以为逃脱了死神的魔掌时,这时天空上突然出现了庞大的印着纳粹标志的德军轰炸机编队,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准确的击沉了这一艘艘载满了士兵的舰只,英吉利海峡很快会将这些舰只和士兵吞食的无影无踪。

       于此同时,德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们嚼着口香糖、听着音乐向滞留在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俯冲扫射,沙滩上到处是被子弹击中的尸体,海水被英法士兵的鲜血染红了……

       总之,这场战斗的结尾工作交给德国空军就可以解决了!至于陆军吗,就让他们继续忙着维修坦克和补充弹药罢了……

       

      戈林十分陶醉于他构想出的这场人类最残酷的空中大屠杀的场景,他觉得应该由他的空中骑士们来结束这场战斗。在他看来,没有翅膀的德国陆军只配沦为可笑的看客!

        

      但是,正是由于戈林和他率领的德国空军好大喜功、积极的要求参加敦刻尔克作战的举动,反而给了英法联军宝贵的大撤退时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德国当时在法国境内尚没有能够用于作战的机场,德国空军的主力作战机场大部分位于德法边界的德国境内。

      德国空军的轰炸机、战斗机从德国机场起飞以后,飞到英吉利海峡上空的时候,德国的战机油耗已经消耗了一半,再加上战机返程所需要的燃料消耗,德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英吉利海峡上空的滞空时间很短,有的甚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很多时候德国的轰炸机编队好像是到敦刻尔克上空来旅游的游客一样,来到敦刻尔克的上空后只能走马观花地游上一圈,匆匆忙忙地丢下几颗炸弹就得马上返航。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敦刻尔克被围困部队顺利渡过英吉利海峡,减少德国战机对英法联军士兵的扫射和轰炸,英国皇家空军同德国空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英国空军具有地理上的先天优势,他们的机场就在英吉利海峡旁边,起飞后很快就可以来到敦刻尔克上空,所以英军的战斗机在战斗时往往有充足的燃料,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空中巡逻,与德国战斗机缠斗并且追击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他们甚至还可以提前埋伏在德军轰炸机编队飞过来的路途中的云层里,等到德国空军笨重的轰炸机编队飞过来的时候,他们就从上空猛扑下来对德军的轰炸机展开攻击。

       在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德国空军损失惨重,不但没有达到他们封锁和绞杀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的目的,反而自身损失惨重,更关键的是给英法联军的大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戈林和他的德国空军在这次敦刻尔克的上空的演出无疑是失败的!

三、希特勒的狂妄自大。

         

        另外,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希特勒之所以没有将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赶尽杀绝,是因为希特勒自我感觉良好,他狂妄自大的认为,德国拿下法国以后,整个欧洲只剩下了一个躲藏在那座小岛上苛延残喘的英国人。但是,希特勒认为这些英国人早晚会弹尽粮绝,早晚会向他缴械投降……

        

       而这些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近四十万士兵,最终会成为纳粹征服他们的终极目标一一远在莫斯科的洪水猛兽般的赤色苏俄的远征军中的一部分,所以希特勒“手下留情”了,没有将这些英法联军赶尽杀绝!

       

       关于希特勒为何下达了暂停进攻敦刻尔克被围困的英法联军这道命令的原由,随着希特勒在柏林的地下室里一枪结束了自己罪恶的生命的那一刻起,就永远的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谜!

       

       但不管是上述众多的因素中的哪一条促成希特勒发出了这道命令,都可以说是促成希特勒最终走向失败的神助攻!

       

      令希特勒与德军没想到的是一一甚至是连邱吉尔及英军参谋本部都没有想到的是一一希特勒的这道命令给了英法联军以一线生机!

       

      正是因为希特勒的这道命令,给了英法联军宝贵的撤退时间,而英国人也没有辜负希特勒的“好意”!

      英国为了拯救海峡对岸的被围困的四十万英法联军士兵,屏开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跨海大营救!

       

       当时,英国的海岸边的老百姓们听说了海峡对岸有着四十万的英法联军兄弟们急需救援时,人们都自发的参加到了这场跨海营救的行动中来。

      

       于是,不管是老人还是妇女少年,也不管驾驶着的是商船、渔船还是游艇,也不管敌机轰炸、狂风恶浪,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一一那就是把船开到海峡对岸的敦刻尔克去,把在那里陷入绝境、亟待拯救的士兵运回到英国这一边来!

       

         原本估计只能抢运三、四万士兵的七天时间里,英国人居然运走了三十多万人!

       

        这真是人类跨海营救史上的奇迹!

        

        当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率领休整完毕的德军进攻部队赶到敦刻尔克时,面对着空荡荡的海滩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发出惊叹:这么多被围困的英法联军?难道他们都插上翅膀飞走了吗?

       估计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后 一定会气得垂头丧气的,并且对着他的元帅们发出神经质般的咆哮声的!

       

        也许是正义的力量,让希特勒在暝瞑之中下达这样一道昏庸的命令,下达了这样一道拯救了英法联军,给日后埋葬纳粹帝国、埋葬希特勒自己留下了希望的火种的命令!


鸿蒙盘古


首先,停火是希特勒的命令,但是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

不止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期,进攻法国计划进行中如龙泰施耐德,克莱斯特等高级将领不止一次的让先头部队慢点,怕他们闪了腰。

但是闪击法国之所以成为闪电战最华丽的一笔正是因为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人的疯狂切割突进甚至可以说冒进。

这不难理解,英法联军的数量和兵器肯定不少于德军,德军因为策略和战术的胜利获得了优势,这样的巨大的优势反而使一部分人警惕和担忧:

曾经强大无比的德意志帝国就是因为被英法拖入持久战而失败,而当初的马恩河战役让德军直接由幻想中的直捣巴黎变成了4年的绞肉机战争。

而三个月击败西欧第一强国法国可以说是个奇迹,在这个奇迹诞生的时候我们同时也要知道德军除了有先进的战术战略外也是在兵行险招:

闪电战大量使用坦克等机动部队让如龙泰施耐德等经历一战的老将对装甲部队集中使用而脱离步兵集团感到担心,事实也的确如此,古德里安等装甲部队指挥官十分激进,经常抛下步兵和辎重部队进行突击,如装甲7师隆美尔率突击部队俘虏过数倍于己的法国部队,而他的半数以上的坦克还在追逐自己的指挥官!

可以说法国要是能在溃败后头脑清醒并在局部组织反击---就像斯大林格勒溃败后在哈尔科夫反击苏军的德军那样,会有很大可能稳定住局势---但是英法联军已经被打蒙了,气势已经没了,而当时许多德军先头部队侧翼都十分危险,并且前后脱节,他们却没胆子抓住机会反击了。

而德国人这边也蒙了,太顺风反而瞻前顾后,一边怀疑联军还有强大的预备队,另一方面怕自己的装甲部队掉进阴沟,又要变成绞肉作战。因此勒令部队停止进攻和缓慢前进的命令不停地下达,给了英国人喘息之机---在德国装甲指挥官们有限的抗命和德国空军的打击面前,世界第二大海运大国海军大国调来了全部的船只从敦刻尔克撤走了联军的希望。

我们不能以上帝视角看问题,当时的德军参谋部本身就觉得进攻法国曼施坦因提出的计划不是很稳,在数百万大军厮杀的关键时刻为了稳定军队停下休整也并无不可---毕竟当时大局已定,而德国需要先头部队休整,后勤部队赶上,以及解决各个道路上无数拥挤的军用车辆的疏通。

毕竟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而于德国在二战剩余时间翻的错相比,这根本不算什么,只能算正常决定而已,并非什么昏招。


历史区的旅法师


德军对敦刻尔克地区的联军状态是非常关注的,撤退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想要欺骗希特勒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我认为英国人和法国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采取了诈降欺骗的手段诱使希特勒上当,这是一个可能。因为英法是最终的战胜国,所以相关的污点都可以轻易地抹掉。

另一种可能是希特勒预感到征服英国需要消耗英国的海军力量,所以想要用敦刻尔克的残兵当诱饵,大量消耗英军的海军力量,为下一步征服英国铺平道路。这个可能性也很大。最终的结果来看,其实希特勒也算是成功了,因为英国的皇家海军确实损失很大,而解救回去的英国陆军其实对于德国来说根本就是毫无意义,英法联军在实力鼎盛的时候都打不过德军,更不要说退守英国的残兵败将了。而对于过后几年对英国作战中至关重要的海军和空军来说,敦刻尔克确实大量消耗了英国的国力。如果不是后期美国的加入,英国的战败几乎是不可避免。

所以敦刻尔克大撤退,被英国当成一场胜利,那只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才是如此,而从战略战术来说,英国是失败的一方,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美国参战,英国在敦刻尔克大量消耗海军空军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一旦后期作战英国海空军失败,那么不管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去多少军队,最终都是不堪一击。


逆行者79


希特勒根本没有下令停火,而是令德装甲师停止追击,让轰炸机解决英国人。原因是德空军司令戈林吹牛比称空军就可以干掉英国人。结果由于当地海滩的沼泽泥地地形减弱了炸弹的破坏力,再加上英军的顽强抵抗而没奏效,错失了围歼的好机会。


仰望火星


兔子急了也咬人,难保被围困的英法联军不会做背水一战,也许希特勒觉得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划不来,不如放开口子给点希望让联军无心作战,白捡联军遗弃的装备。


A君咯


穷寇莫追的军事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