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把脈能相信嗎?

珍視映畫

把脈是中醫上常見的診療方式,其又被稱為脈診或切診,具體來講,是指中醫通過手指按壓人體脈搏的方式,從而達到體察脈象的一種方法。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僅僅通過這樣,就能正確感知機體的身體狀況嗎?究竟中醫把脈的方式值得相信嗎?


從醫學上講,脈象是脈動應指的形象,脈象的形成與機體心臟的波動,心氣的盛衰等有著直接的聯繫。當機體的臟腑和氣血發生病變的情況後,此時必然會從其脈搏上進行表現,最終呈現出病理的脈象,因而中醫通過診查機體的脈象,最終是可以判斷出其疾病的病位,進而推斷出疾病的預後的。


一般來講,機體正常的脈象會隨著人體內外因素的影響,進而發生有相應的變化,這一變化其實是屬於生理範圍內的變化,由於能夠影響正常脈象的因素是比較多多,因而大家在進行切脈時一定要多加註意。需要明確的是,青年由於體壯,因而其脈象大多較為有力,相比較之下,老年人的脈象則多偏弦硬。瘦人由於皮下的脂肪層薄,因而其脈呈現出浮的特徵,與之相反,胖人的脈則大多低沉。


如果在進行把脈的時候,大家在寸口部位摸不到應有的脈或者脈很弱,此時應當要警惕是否有“斜飛脈”情況的存在,而對於長在寸口的背側的脈搏,則習慣被稱為“反關脈”,對於這些脈象的出現,大家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這只是尺脈發生了變異的原因,其仍然是屬於正常的脈象。



醫聯媒體

脈診屬於中醫望、聞、問、切四診中的切診,又稱診脈、切脈、把脈等,是指醫生用手指對病人身體某些特定部位的動脈進行切按,通過感知脈搏跳動在指下的不同特徵(脈象),以瞭解身體狀況,辨別疾病的一種診察方法。

切脈知健康

為何通過脈診就可以診察身體的情況和疾病呢?從現代醫學來講,脈搏是動脈隨心臟的收縮和舒張而產生的有節律搏動。脈搏與心臟的收縮力、心率、心律、血容量、血管彈性等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心血管的機能。從中醫理論來說,脈象的形成與心臟的搏動、氣血的盈虧以及整體臟腑的功能活動密切相關。

心主血脈,心的陽氣是推動血液在脈管中循行不息、周流全身的動力。而脈搏的搏動,與脈管內運行的氣血也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氣血是脈搏搏動的物質基礎。同時,血液能在脈管中運行不息,流佈全身,還必須有其他臟腑的協調與配合。如肺臟通過“肺朝百脈”參與宗氣的生成而調節全身氣血的運行;脾主統血,保障血液在脈管內循行而不溢於脈外;肝藏血,主疏洩,既能調節循環血量,又可促使氣血運行暢通無阻;腎藏精,為元陰、元陽的根本,同時腎精可以化生為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所謂“精血同源”。因此,通過切脈可瞭解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的盛衰,這也就為診察身體健康狀況和判斷疾病提供了可能。

診脈四步曲

1. 讓被診者呈正坐位或仰臥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大約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自然放鬆,在腕關節下墊一鬆軟的脈枕。

2. 醫生先以中指定關部,然後將食指和無名指分別按在寸部和尺部。若是給小兒診脈,由於寸口部脈位比較短,常以拇指或食指“一指定三關”,不必細分寸、關、尺三部。若給自己診脈時,常常把診脈的那隻手從要被診手的下方繞上來,再用三指按照上述順序確定寸、關、尺三部的位置。

3. 切按時,三指略呈弓形,讓“指目”(指尖和指腹交接處)的部位緊貼於脈搏搏動處,因為這個部位的觸覺比較靈敏。注意要根據被診者的高矮、手臂的長短及診者手指的粗細適當調整三個手指間的距離。

4. 布指之後,運用輕、中、重三種不同的指力,結合上下左右的推尋,以辨識脈象。一般來說,多是用三個手指同時摸脈。用輕指力按在皮膚上稱“浮取”或“舉”;用重指力按至筋骨間,稱“沉取”或“按”;用手指不輕不重地移動或改變力道仔細求取脈象,稱“中取”或“尋”。

正常脈象應有胃氣、有神、有根

脈象指脈動應指的形象,也就是醫生指下感知到的患者脈搏跳動的形象,如脈跳得快與慢,強與弱,節律是否整齊,脈位的深淺,脈的長短、寬窄,是否流利,硬度如何等。這些特徵的組合,就形成了醫生看病時所記錄的各種脈象。

中醫強調“知常達變”,只有知道正常的脈象,我們方可判斷哪些脈象是異常的。那什麼是正常的脈象?

正常脈象,是指健康人的脈象,具體表現為:兩手寸、關、尺三部有脈,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柔和有力,節律一致,尺脈沉取有一定力量,並隨生理活動和氣候環境等不同而有相應的正常變化。這樣的脈象可概括為有胃氣、有神、有根。

古時由於沒有手錶等計時工具,醫生診脈前需先使自己安靜下來,保持呼吸均勻,集中注意力摸脈,根據自己的呼吸計算病人的脈跳至數,這種情況稱為“調息切脈”。一般一呼一吸稱為“一息”,通常一息是4至~5至,即一呼一吸之中,脈搏應跳動4次~5次,大約是每分鐘60次~90次。如今,我們可看著表計算病人的脈搏跳動次數。此外,摸脈時一般每隻手不少於1分鐘,如果時間過短,容易錯過一些有間歇的脈象。

正常脈象隨人體內外因素的影響可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屬於生理範圍內的變化,大家在切脈時要注意。如季節氣候的變化,男女性別的不同,年齡與體格的差異,以及情緒、運動、飲食等,都可能使脈象發生變化。舉例來說,一般女性的脈象較男性脈象略弱;妊娠期常見滑而數的脈象;年齡越小脈搏越快,3歲以內的嬰幼兒,一息七八至為平脈,5歲~6歲的小兒,一息6至為平脈,青年體壯,脈象多大而有力,老年人脈象多偏弦、硬等;瘦人皮下脂肪層薄,脈常浮,胖人皮下脂肪層厚,脈常沉;運動員脈多緩而有力;腦力勞動者,脈多弱於體力勞動者等。

再者,如果在寸口部位摸不到脈或者脈很弱,這時您不要著急,也許它會長在從尺部斜向手背的位置,稱為“斜飛脈”,或者長在寸口的背側,稱為“反關脈”,這些都是橈動脈走向發生變異的緣故,仍屬於正常的脈象。

【中醫小課堂】

有胃氣: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源泉,有胃氣,表示脈象有力有神,無胃氣則代表脈象無力無神,具體在脈象上的表現: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從容和緩。

有神:心主血脈而藏神,血氣充盈,脈象有神。具體在脈象的表現:柔和有力,節律一致。

有根:腎為先天之本,腎氣充足,脈自然有根。在切脈時,尺部可以候“腎”,沉取也可以候“腎”。其實,只要尺脈沉取有力,便可認為是有根的脈象。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眾所周知,中醫中藥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藥在治病、防病、養生等方面,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目前,中醫中藥已發展分佈亞洲、 歐洲、 美洲等地,得以世界醫學界的認可和應用。作為中醫四診之一的把脈,其可信度,理所當然的無可置疑。那麼,中醫把脈有什麼科學依據?


我們先說說把脈。把脈即脈診,又稱切診,是醫生通過手指按壓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從而達到體察脈象的一種方法。脈象分為平、浮、沉、遲、數、實、滑、代等,這是經驗的總結,與其說科學,倒也勉強。不過,我們可以從醫學上講,脈象是脈動應指的形象,其形成與心臟的波動,心氣的盛衰,脈道的通利和氣血的盈虧直接相關。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器,而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同時,血液循行脈道之中,流佈全身,運行不息,除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有各臟器的協調配合:如肺朝百脈,肺氣敷布,血液放能佈散;脾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氣的充養和統攝得以運行;肝藏血,主疏洩以調節血量;腎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氣,腎氣為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故當臟腑、氣血發生病變後,必然從脈搏上表現出來,呈現病理脈象,故通過診查脈象,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和推斷疾病的預後。


需要指出的是,中醫認為,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一處病處處受影響。患者看中醫應避免病情“藏而不露”,只給大夫一隻胳膊,希望大夫通過脈象說出自己的病症,甚至存有“考驗”大夫的心理。只有把自己感受說得“透”,大夫才會“切”得準。因為,中醫講究的是四診合參,而脈象與疾病的關係十分複雜,在一般情況下,脈症是相應的,“有時病即有是脈”。但也有脈症不相對應的特殊情況,所以才有“舍脈從證”或者“舍證從脈”的說法。臨床必需四診合參,才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


簡而言之,我們相信,中醫中藥必將繼承發揚光大,中西醫結合會更好的為我們健康保駕護航。



家庭醫生在線

我就是中醫,而且真正背下來頻湖脈學以及四言舉要湯頭歌絕四百味藥性歌擴還有醫宗金鑑兒科婦科等,整整用三年一科不能輕鬆的背,qi所以直到現代接近四十八年完全能背下來,這是古老中醫學徒和傳承的唯一方式,老師對我說有的徒弟這樣背書達到了六年到九年!解放後老中醫基本都歸大隊或者集體了,不允許單幹,他們共同坐診時候,聲音高高的,比拼看誰能背下來,背多流利,大有比拼之架勢!既然我能熟背,按道理,應該脈學很了不起吧而我以為,李頻胡脈學的27部脈是理論,也可以說是完全是文學作品!有很多為了押韻和配和四氣五行學說的堆積,所以就目前來講,假如你背的越多,起到作用到相反,就是說讓你看這個脈相是它又好像是它,但是脈學究竟有沒有用處,給我們什麼啟示?這就是脈學的最大貢獻和意義,我在從事幾十年中醫實踐中,感到脈搏的運動能反應一個人是不是有別於他這個年齡段應該出現的正常脈象,比如一個三十歲的青年出現濡弱脈像,為啥出現?都是亞健康,造成脈管的彈力下降,而脈管彈力為啥下降呢,正氣不足,陽氣不足,這是整個身體的狀態,就像汽車沒汽油了,需要加油,而這樣的病人所表現的是情致壓抑,乏力,特別在心情上和飲食上甚至容易感冒,生活基本沒有任何規律,而目前中醫,都是一遍摸一遍對他掌握的脈學,自己問自己,他究竟是脈學裡的哪個脈象呢?可惜的是李時珍脈學有27部脈形狀,而且還有兩脈三種脈聯脈,在加上寸

部關部遲部出現的所說疾病個個不同,即使是現代計算機也搞不清楚!最後是中醫把自己忽悠死了而開出處方是該補陽的給下寒涼該熱者而開了肉桂等昇陽之品,而這些醫生,恰恰是大家所看見的脈象有用,而且可以達到一脈知病!但是你要想這樣就要多實踐,摸索出自己的特色,最好的中醫啦,因為他還能背下幾首好的處方還能熟對不上號悉頻湖脈學當然讓他背可能很難為他,因為他不是那個時代的中醫,不是背學來的一句話從這點上看,古代脈學僅僅是一種啟發而在臨床上你永遠


醫歌子楚


內蒙古天宇

脈診又稱切診,是醫生通過手指按壓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從而達到體察脈象的一種方法。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是以寸口診法為主。其實脈診在古代分為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三種。目前能見到的主要是寸口診法,主要是從脈的位、數、形、勢分為二十八種脈象,從而察知體內的疾病變化。

診脈,依靠的是醫生手指靈敏的觸覺來體驗,因此,要準確地分別部位和脈象,除了熟悉脈診理論以外,還要多做實踐練習,否則就是“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如果提問者非要給脈診戴上科學的帽子,要用科學數據來說明脈診的工作原理,我只能說四個字“讓你失望”了。

脈象的形成以心主血脈為主,心臟搏動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脈搏。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在血管中的運行均由宗氣所推動,血液循行血管之中,輸布全身,循環不休,運行不息,除了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需有各個臟器的協調配合;

肺朝百脈,即是循行於全身的血脈,彙集於肺,且肺主氣,通過肺氣的佈散,血液才能循行全身;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於脾氣的統攝;

肝藏血,主疏洩以調節循環血量;

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液,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故而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有密切的關係。

既然與臟腑氣血有密切關係,那麼,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自然會受到影響,脈象就會有變化,故通過診查脈象,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和推斷疾病的預後。

然而必須要指出,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分割的整體,一處病處處受影響。現在很多自詡名醫的中醫,不聞不問,僅憑脈象診病,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同時很多患者為了考大夫,見到大夫也不願意多說話,給大夫一隻胳膊,希望大夫通過脈象說出自己的病症;這種態度也是要不得的。

中醫講究的是四診合參,而脈象與疾病的關係十分複雜,在一般情況下,脈症是相應的,“有時病即有是脈”。但也有脈症不相對應的特殊情況,所以才有“舍脈從證”或者“舍證從脈”的說法。臨床必需四診合參,才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


百年一服堂


我就是專門研究脈法的民間中醫,就我個人而言,所謂脈象,實際上就是在心臟搏動下的血液流體力學。

振動脈內的血液,直接傳導心臟的振動波,壓力支撐起龐大的管道系統。血管在振動波的壓力變化下一脹一縮,有如潮汐起落,形成峰值明顯的回波。血液從大動脈到小動脈,再到動脈毛細血管,參與代謝後從靜脈毛細血管轉到小靜脈,再到大靜脈,期間經過無數次的迂迴,心臟的振動波峰值逐步衰減,壓力相對穩定,血管變形微弱,其形成的回波趨於靜態。所謂靜態在微觀上當然也是動的,只是超出了常人的感知範圍。實際上不管是動脈系的還是靜脈系的毛細血管,其振動波已經是人手感知的極限之外了,已經接近於靜態。

振動波傳達的是血液在血管內循環的情況,身體各部與五臟六腑因自身特性的不同以及病變的性質、程度不同,影響到途經的脈管,也就是說脈管經過什麼地方,其振動回波就帶有什麼地方的特點。脈管與心臟的內部距離不同,振動回波產生的時間也不同。這些都成為各自可診斷識別的標誌。各種狀態的回波交織在一起,最終形成複雜的信息,即脈象信息。醫生對脈象的解讀和潛艇兵對聲吶信號的解讀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只不過一個是用手,一個是用耳朵。所以脈象也可以是很科學的,並不神秘,可以技術化,更是可以學習的。

理想健康狀態下的人體,氣血在人體內運行,沒有絲毫阻礙。基於生命構造的完美性,心臟的振動波被人體自動過濾吸收,波形平緩,表現出柔和平穩、清晰乾淨的特質,稱為平脈。

振動波由心臟搏動的壓力產生,表達的其實就是血管內血液壓力的情況。這種壓力支撐起人體的組織結構,表現在外的首先就是肌膚的質地和外形:高低肥瘦,軟硬鬆緊,大小粗細等等,這些是相對靜態的信息。還有另一類的信息正如瀕湖脈決總結的: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芤、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這些主要是體現動態的信息。

一個人的生理狀況,好比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沙石泥土、草木人畜等,無不在人身上可以一一對應。這是天地萬物,一體全息的道理。我們要考察一個地方的地理環境,既要看它的河流湖泊,也要看它的山丘平原、城市交通、物產礦藏等等,人也是如此。這些信息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張人體的山川河流圖,我們稱為全息脈象地形圖。

簡單的說,在脈象上通常能直接體現血管變形後的種種管狀形態的,是各種大小的血管,尤其是動靜脈血管。毛細血管因為太細,單個無法被感知,其表現以集群形式出現,血管內容物、和血管包裹物的形態決定了其形態。

什麼樣的物質存在導致了血管系統的異常,脈象上就體現什麼樣的物質特性。物質的特性,又受到外部和內部環境溫度的影響,表現在脈相上就是寒相與熱相的區別。同時,極端的情緒干預了神經和激素的運作,影響了身體內部物質的生養和運化,從而使脈象顯現出情緒的特徵。所以物質、溫度、情緒是脈象構成的三要素。五臟六腑同樣受到三要素的制約,反過來也影響三要素的存在。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對脈象要素的考察,進而分析出五臟六腑乃至身體各部的真實狀況。

不同物質形成的局部變異在脈象上顯示的形象明顯不同,相同物質形成的局部變異在脈象上顯示的形象往往接近。動脈的變異通常是動的,靜脈的變異通常是不動的。氣性的病變以柔軟的圓泡狀出現,水性的以腫脹的水囊狀出現,粘痰以果凍樣出現,痰核(脂肪瘤)、肌瘤、息肉、血管瘤以大大小小的圓包狀出現,脂肪以油膏狀出現,結晶以細鹽狀出現,結石以硬沙粒出現,帶包漿的結石邊緣有軟膜出現......如此等等,以其具有的形態和所處的脈位展開聯想,就可以推導出是何種病變。這是全息最方便的運用。

空洞的描述理論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才是真理。每天被眾多的客人拿化驗單考驗,並且不用問診就說出客人的絕大多數症狀,那麼脈診的科學性就用不著爭論了,沒時間。


拈花一貼


141045108


藍海6660

中醫把脈可靠嗎?當然是可靠。只不過現在很多醫生的把脈手法都漏掉了很多環節。這些環節目前只有民間部分老中醫還完整的保存著。很少有書把這層窗戶紙捅破。古話說: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有很多真東西,怕是書上也未曾寫啊!有鑑於此,曾有人深得民間老中醫真傳,將此脈學正確手法的不傳之秘給展現出來了。究竟診脈的正確手法是那般?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

在診脈之初,是醫者用右手握住病者的左手(若是女子,醫者則先用左手握住病者的右手)用醫者的中指,環指,小指,按住病者的手心,以察寒熱;拇指按住病人的手背,以知寒熱;食指自然落在列缺穴附近的凹陷(撓骨與大指次指兩筋的凹陷處)以察其病(這種診法叫做察人迎氣口)。

對於人迎氣口的論述,歷代醫家爭論不休,王叔和主張左手寸部為人迎,診察外感表症;右手寸部為氣口,診察內傷裡症。然而《內經》又認為結喉兩旁的動脈稱為“人迎”,左右手三部脈都叫“氣口”。龐安常說:“何謂人迎?喉旁取之。”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也提起這種診法,豈不知《靈樞·經筋》說,“手太陰之筋,結於魚際後,行寸口外側”,這才是人迎氣口的正確詮釋。但是《靈樞·本輸、動腧、經脈》與《素問·脈要精微論》等篇明指人迎為結喉旁胃經動脈,而《靈樞·經脈》又說“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循魚際”,還說“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如此一來,矛盾之處就很多,究竟聽誰的呢?通過實踐發現,列缺穴附近凹陷處為人迎氣口是正確的。而歷代醫家爭論的焦點,也隨之迎刃而解。

開始診察脈搏的時候,讓患者伸出手臂,掌心向上,很自然地平擺著,首先看準掌後的高骨隆起的地方(《解剖學》上稱為橈骨莖突),這就是“關脈”所在的部位,“關部”的前方為“寸部”,屬陽,“關部”的後方為“尺部”,屬陰。把“關部”認準後,然後以中指先下於關部,其次以食指佈於寸部,再次以環指(又稱無名指)佈於尺部。身高的人,下指宜疏,身體矮的人下指宜密。

在這裡需要提醒一下,醫者不可留長指甲,因為指甲長了,在診脈時不僅不方便,還難以把脈象審察準確,倘若有沉伏脈,那麼按處豈不是有很深的爪甲印,又若為女子診脈,豈非有傷大雅。

如果在診脈過程中,發現“寸部”摸不著脈的搏動,卻在手臂外側。即“寸部”的上方,也就是列缺穴附近(人迎氣口),可以摸到脈的搏動,這叫“反關脈”。有的人有一隻手“反關”,有的人兩隻手都是“反關”,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不屬於怪變,醫者應當詳察,千萬別認為寸口無脈,誤認為是危惡之候。而且這種現象,有的醫者一生遇到過多次,而有的醫者卻一生一個都碰不到,所以,當你發現有人寸口無脈時,你應該立即檢查一下列缺穴(即人迎氣口)是否有脈,如果沒有,那麼就是疾病,如果有,那就是“反關脈”,用不著心慌,也不必感到奇怪。

但這裡需要強調一點,診脈手法中的指法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容。然而,這些與診脈體位有一定的關係。我們通常所採用的是門診體位,患者求診時,讓患者到診斷室內,患者與醫者對坐,患者坐在醫者對面左或右旁側,二者之間的角度約在80~120度。以便醫者順手診脈,不費腕勁,以尋求脈神。醫者用左手診察患者的右手,以右手診察患者的左手,以示指定寸、中指定關、環指定尺。若患者坐的位置不順醫者的手,則醫者必很費指力、腕勁、臂力,則指下未必盡能辨脈之真假虛實。但患者所坐的體位,要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才能使脈診收集到的信息準確。

雖然一部分採用醫者左手診察患者左手,而且保持示指定寸、中指定關、環指定尺,但這種手法很彆扭,臨床不建議採用。

診脈一直是中醫的一大特色。但現今中醫隊伍中,還有多少醫生在使用傳統中醫脈診呢?古人在沒有發明任何儀器之前,全部是使用的望聞問切來診病的。那為什麼今日之脈診卻又幾成失傳之技了呢?我們應該反思,更需要去傳承。對於脈學而言,還是要去民間,多跟隨民間老中醫來學學,才能學到真正意義上的傳統診脈秘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