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一名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文化遗迹和名胜众多。马蹄寺位于张掖肃南县马蹄藏族乡境内的临松山下、马蹄河畔。马蹄山林木茂密,峰顶四季白雪皑皑。


祁连山一名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文化遗迹和名胜众多。马蹄寺位于张掖肃南县马蹄藏族乡境内的临松山下、马蹄河畔。马蹄山林木茂密,峰顶四季白雪皑皑。

马蹄寺最重要的石窟叫做“三十三天”,,传说在须弥山之巅,四方四峰各有八天,即四八三十二天,再加上中央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以五层二十一窟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峭壁,宝塔形排列, “三十三天”的第六层窟内有大佛塔一座,内藏七星宝剑一柄。佛塔是佛教圣迹,里面一般藏高僧大德的衣物、灵骨,或者是佛经,埋藏其他物品的比较少。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图为远眺的三十三天石窟。

马蹄寺石窟群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


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在西藏、甘、青和内蒙古广大藏传佛教地区享有“小布达拉”之美称。

古人开山凿洞,把诺大一座石山的山腹变成佛祖栖息之地。千佛洞是马蹄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气势恢宏。

洞窟层层叠叠,每层之间都有隧道相通,石壁中向上攀援极为艰难,钻一截壁洞,爬一截栈梯。壁洞仅能通一人,时而垂直、时而略微平缓,壁洞两侧凿有供手攀援的凹槽。

洞壁内有石刻,浮屠宝塔,或是莲花之类的。佛教寓意无处不在。

千佛洞内的精美的佛像雕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马蹄寺遭到严重的破坏,损失惨重,石窟佛像、壁画破坏殆尽,石窟外的古建筑荡然无存。后来在1986年修复了马蹄寺北“三十三”天石窟佛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