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提起蘇州,每個人都不會陌生。印象中的蘇州,是煙雨濛濛的青瓦灰牆石板路,是如畫的園林、弄堂,是《西廂記》《牡丹亭》《紅樓夢》中描繪的那些良辰美景、浪漫風月。大抵蘇州的美,無需用過多的言語去形容,也是用再多的言語都形容不盡的。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在蘇州,除了景色的美讓人心醉,吃食、茶點的味道讓人心醉,更醉人的,卻是那彷彿連空氣中都浸透了的吳儂軟語姑蘇情。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蘇州的地理位置沿海又不靠海,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溼潤,在歷史中也向來是經濟富裕之地、書香門第之鄉,人們常說:“狀元多半出自江南,而江南的狀元多半出自蘇州。”大概正是受這樣環境的浸染,才造就了溫婉內斂的蘇州人,造就了細膩動人的蘇州姑娘。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蘇州姑娘不僅皮囊美,那份從裡到外的精緻、那口中好聽的吳儂軟語,都令人酥酥麻麻,令人覺得時光也變得溫柔而緩慢了。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歷史上許多有名的美女都出自蘇州,甚至在明清時期,許多姑娘都以會唱蘇州小曲為標榜。在蘇州河畔的慢時光中,浸滿了蘇州姑娘的無限細膩,而姑娘那細細的嗓音裡,唱著的更是抹不去的濃濃姑蘇情。

| 姑蘇調裡聽風雨 |

很久以前在江浙一帶的民間,人們想要互相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又比較含蓄羞澀,於是就用吳語以唱的形式將想說的話表達出來,並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如宋代、元代乃至後來的許多文人筆記裡所記載的“村坊小曲”、“市井小曲”、“俚巷歌謠”等,說的便是這種民間小調。後又演變成將一些長編敘事的東西用短歌形式表現出來,便成為了“蘇州小調”。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蘇州小調來自於民間,是民間智慧的體現,也深切展現了蘇州人的清麗柔和、溫婉含蓄,聽之如同蘇州的小橋流水一樣,讓人心中餘波盪漾。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如經典曲目《四季歌》中:“春季到來綠滿窗,大姑娘窗下繡鴛鴦……夏季到來柳絲長,大姑娘漂泊到長江……秋季到來荷花香,大姑娘夜夜夢家鄉……”,一曲唱罷,將自然風景的美、姑娘的情與愁、江南的韻和雅,展現的淋漓盡致。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蘇州小調在我國民間歌曲的歷史長河中,擁有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與唐詩宋詞元曲相齊名。在宋代,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中所輯錄的《子夜四時歌》《黃鴣曲》等共三百四十二首,都是蘇州小調。進入明代,小調更為盛行。明人沈德符為小調的流行感到驚訝,他曾說:“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即便到了如今,一些老蘇州人仍是張口就能哼上幾首小調的。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 一曲蘇謠唱斷腸 |

用吳語唱著的蘇州小調,不僅好聽,還代表著蒼茫歷史。隨著時間的發展,也被演繹出了許多新的含義,不再僅僅是民間歌曲,它已經有了較高的藝術性,影響十分深遠、廣泛,是許多音樂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汲取養料和靈感的重要源泉。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馬路天使》中的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就是分別以蘇州小調“知心客”、“哭七七”的曲調直接填詞而成;香港電影《三笑》中的插曲也是直接採用了蘇州小調。而以小調為素材創作的著名歌曲如“茉莉花”、“太湖水”等,比比皆是。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圖為蘇劇中“天涯歌女”扮相

但少時不懂欣賞,總覺得那些慢悠悠的曲調像是年邁的老人一樣,不如搖滾來的猛烈、來的讓人興奮歡喜。直到看了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女郎們用吳語以小調的形式演唱的那段“秦淮景”,才忽然在心中一遍又一遍感嘆:真美!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照

“秦淮緩緩流,盤古到如今,江南錦繡,金陵風雅……”雖然歌詞唱的是秦淮,電影也講的是南京,但當那一段吳語緩緩地飄出時,便不知看哭了多少人。誰說商女不知亡國恨,商女一曲唱斷腸。穿著旗袍在戰亂中奔跑的姑蘇女子,不僅是人們認知中的溫婉細膩和美豔,更多了一份勇敢和決絕。令人欽佩,令人喜愛,令人疼惜。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照

於是,自那一刻起,對蘇州的印象便不再只是良辰美景、浪漫風月,更深愛那吳儂軟語,深愛那吳語裡的一束束深情。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 從小調,到評彈 |

隨著時間的發展,蘇州小調也逐漸衍生出了許多不同的流派,今天著名的蘇州評彈,便是源自於蘇州小調,再經由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結合,形成了一門古老而優美的說唱藝術,也成為了蘇州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有人說,去蘇州不聽評彈,便如同沒去。蘇州人喜歡哼唱小調,而蘇州評彈更像是已經融入到了蘇州人的點滴生活中。老蘇州人,閒暇時最喜歡做的就是走進評彈館,泡上一壺碧螺春,聽上一曲評彈。再厲害點的,或是自己拿起琵琶直接就彈唱起來。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蘇州小調起源於早先的民間,更像是民謠,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也沒有過多形式上的講究,人們通常是張口就來。而到了評彈,則衍生成將長篇敘述的文章、故事、詩詞等以說唱形式進行表演,通常需要二人或多人合作,在形式上和樂器的使用上都更講究、更精緻,也有了專屬的臺子去進行表演。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圖為蘇州評彈表演現場

發展到今天,出現了許多的評彈館。評彈館多是一些老房子,經過歲月的沉澱,處處透漏著迷人的厚重感。評彈的舞臺也簡單大方,兩把靠椅,一張茶几,佈景與道具非常簡約。蘇州人把聽評彈叫做“聽書”,稱演員是“說書人”。說書人一般是男著長衫,女穿旗袍,一把琵琶,一把三絃,坐上臺腿一擱,長衫一抖,便正氣頓生。開始前,說書人通常會行一個禮貌謙卑的深鞠躬,再道一聲標準的蘇州話:

各位老聽眾,唔篤好!圖為蘇州評彈表演現場

然後優雅地坐下,一個人手持三絃,一個人手端琵琶,便邊彈奏邊吟唱起來。看著演員的一顰一笑,嗅著茶香,聽著軟軟的蘇州話和輕靈的聲聲撥絃,心便隨著那說書人口中的故事跌宕起伏,或默默感動。也好似瞬間覺得放鬆,覺得一切煩惱與重擔都卸下了。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在那語境中,令人感受到的不僅是評彈藝術,更體現著蘇州人悠閒的生活態度,體現著中國人的智慧和中華文化千百年來積澱出的美。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圖為蘇州評彈博物館

| 且以歡喜慰風塵 |

蘇州評彈經典曲目《鴛鴦拜月》中唱道:“玉宇無塵月一輪,見花光月色兩平兮,花有清香月有蔭。你看月明不用花燈照,照了花燈遜月明。花魂邀月魂,月魂媚花魂,花滿春園月滿林。”多美!一幅月下花開,提燈看月又看花的景象便悄然生於眼前。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除此之外,人們還把許多著名的詩詞如《清平調》《長恨歌》《春江花月夜》等用評彈或小調的形式演奏出來,詩詞本就已經足夠美,再配上那溫婉細軟的吳語,便讓人不禁對詩句、或是對歷史,都又有了新的理解,不禁動容。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蘇州評彈曾被臺灣著名國學大師俞大綱譽為是“中國最優美的聲音”,並於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於這一點,想必蘇州人是引以為自豪的,也確實值得自豪。音聲之美是生於人的美,那吳儂軟語、琵琶聲聲中,藏著的是姑蘇人的美,姑蘇人的魂。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但遺憾的是,除了蘇州評彈被列入非遺得到了很好的宣傳和保護外,蘇州小調的發展卻逐漸慘淡。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普通話的普及,如今許多蘇州本地的年輕人已經不會講蘇州話了,就更別提用吳儂軟語唱小調。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當老一輩蘇州人談起他們曾經最樂於哼唱著的蘇州小調時,眼神裡總不免露出些許惋惜,他們格外希望小調也能像評彈那樣受到大家的重視。

其實,作為蘇州評彈的祖先,蘇州小調似乎更有著鮮明的吳文化特色,更能體現早先吳地普通平民的歷史與習俗,在藝術的發展與創造中起到了重要的傳承作用,也似乎更優美、更動人一些。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好美的蘇州小調,好美的中國話。美在音,美在字;美在境,美在情。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蘇州小調,好美麗的中國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