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要借恩人的命, 却说十年之后再还: 人死岂能复生?

从前,十里堡村有个大善人,心肠极好,最见不得别人受苦,经常施舍。大善人善名远播,很多人慕名而来,不是拜访贤者,而是专程来乞讨。他们竟在村头搭建了窝棚,太阳刚出来就来到大善人的门口,等着开饭。这些人吃饱喝足之后,砸吧着嘴离开了。

很多人都劝大善人,这不是行善积德,而是在作孽。都说,斗米养恩人,升米养仇人!大善人不以为然,仍然我行我素。时间一长,好吃懒做的人越来越多,都等着混饭吃。起初,这些人吃了别人的施舍,还拱手道谢。时间一长,这些人要求越来越高,竟然嫌弃饭菜不如以前可口了。

大善人本想为善,不想自己的善心造就了一批好吃懒做的懒人。他夜不能寐,整日忧心忡忡,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日,月黑风高,大善人睡不着,在院里徘徊。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大善人便起身开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站在门外。

乞丐要借恩人的命, 却说十年之后再还: 人死岂能复生?

大善人见了乞丐,脸色立马变了,本想关门,怎奈乞丐动作灵活,竟从门缝钻进来。乞丐嬉皮笑脸对大善人作揖,自言是来报恩的。

“我看你肚子饿了吧,我让下人给你准备点吃的。”大善人见撵不走乞丐,只得客气的挽留一下,“吃饱了好赶路。”

乞丐也不推辞,笑着答应了,吃完饭后,乞丐没有走的意思。他竟然哀声叹道:“恩公,村头有懒汉十几人,整日游手好闲,不干活。你意欲何为?”

大善人无言以对,却掉下几滴伤心泪来。他家境虽然殷实,也是祖上省吃俭用从嘴里省出来的。万没想到,自己无原则的施舍竟让家里入不敷出,家里的余粮越来越少,委实闹心。

乞丐要借恩人的命, 却说十年之后再还: 人死岂能复生?

乞丐沉吟了片刻,正色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虽然是乞丐,但感激恩公施饭之恩,想要为恩公分忧解难。只要恩公借我一样东西,必让恩公高枕无忧。”

“什么东西?”

“我要借你的命,不知恩公可敢?”

大善人的脸色立马变了,极力压制这愤怒,没有当场发作。乞丐微微一笑,拍着胸脯保证道:“恩公,我自小修习道法,如今已见成效,不信我给您演示一下。”

乞丐手掐法诀,口诵咒语,一挥手竟把自己的头颅摘下,捧在手中。大善人惊慌失措,竟瘫坐在地上,口不能言,心中无比震撼。乞丐跪在地上致歉,又把头颅按在脖颈之上。过了许久,大善人缓过神来,叹了口气:“与其被他们耗死,不如信你一回。”

乞丐要借恩人的命, 却说十年之后再还: 人死岂能复生?

“恩公勿忧,只借十年。十年之后,给您一个惊喜。”

大善人仔细打量乞丐一番,见他眼明鼻正,口唇方正,不像奸邪之辈,只得答应了。乞丐拱手施礼,道了一声“得罪了”,一挥衣袖,大善人消失不见。说来也怪,大善人凭空消失后,乞丐摇身一变成了大善人的模样。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眨眼的功夫,十年过去了。到了十年的期限,乞丐又变成了自己的模样,一挥衣袖,大善人再次出现在乞丐面前。大善人得知已过了十年,非常疑惑,自己只睡了一觉,时间怎会过得这么快。乞丐笑而不语,领着大员外去见亲人,见了亲人的面,方知的确已过十年。

大善人心中震撼,同时发现家里变了样。原来的宅子比以前更大了,家里的佣人也多了。这些佣人看起来十分眼熟,一拍额头竟笑而不语。大善人再三追问,乞丐淡道:“因势利导耳!”

乞丐要借恩人的命, 却说十年之后再还: 人死岂能复生?

家中骤变,大善人还有些不适应,大儿子当了官,家里井井有条。大善人感动的落下泪来,正要拜乞丐。岂料,乞丐竟飘然而去,没了踪影。

至于,乞丐如何让那些懒汉除了恶习,不得而知。听村人讲,大善人一反常态,把施粥地点放在了自家地里,后来那些懒人竟开始干活了。据说,谁干的好有酒喝,谁干的差只吃粗粮。后来,这些人竟争先干活,成了大善人家的长工。

起初听闻这个故事感觉有很多漏洞,可是仔细一想,或许真的存在这种力挽狂澜的奇人吧。亲爱的朋友,你们什么有哪些奇人,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