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貧困人口:雖然我掙得少,但我花的多呀……

花上千元吃法餐、買高級化妝品,出門不擠地鐵偏要打車,吃喝玩樂樣樣不缺,高興時就買買買,傷心時買買買,工作累了犒賞自己也要買買買。

不得不說,年輕的我生活看似很自由。

但我沒有存款,三餐100多元卻成為了當下時髦的“隱性貧困人口”。

隱性貧困人口:雖然我掙得少,但我花的多呀……

追求品質生活卻受盡委屈

從消費升級到品質生活,我們已經不僅僅靠恩格爾係數來衡量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

“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換句話說,價值等同於品質的體現,物品價值越高說明品質越好,也就是價格越高。

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我曾以為只是用金錢堆砌就好。花錢買快樂,不肯向貧窮低頭,發了工資就用於買心頭好,讓我變得物質虛榮,錢包掏空的同時,心裡的壓力逐漸增大。

隱性貧困人口:雖然我掙得少,但我花的多呀……

有朋友勸誡說:高品質生活,不是錢可以打造的,而是每一天、每一秒都很美好舒心。

沒有存款的我,戀愛時吵架,想衝對方喊滾出去,想了想眼前住的是對方家,只能忍了;職場不如意,想立馬走人,想了想自己銀行卡餘額,只能默默坐回去。

當下中產階級正消費不斷升級,人們願意相信“花錢才是賺錢的動力”。但花錢已然成為了我的負擔。

我也想抵制衝動消費,存下更多的閒散資金。最近我開始強制自己儲蓄工資,也定製了旅行計劃和夢想基金。我需要在經濟上更加獨立有節制,才能把握自己生活的自主權。

被信用卡富裕所綁架

人的自信很多時候建立在物質層面,但我欺騙了自己。

互聯網的發展,許多人手機上都綁著數張銀行卡,甚至更確切的是10多張信用卡。而網絡的作用下,掃碼付款更是極大減弱了消費付款時大腦的反應機制。

簡單的說,掃碼的時候,我們往往是不經思考的。

對於像我一樣的隱形貧困人口來說,曾為自己是“理財高手”自豪。因為我精通於各種信用卡平臺,知道各種消費手段,我會算出如何分期最划算,如何用積分換禮品,甚至不放過每一個有獎活動。

隱性貧困人口:雖然我掙得少,但我花的多呀……

但“以卡養卡”的方式,讓我徹底淪為卡奴。

當然也一些有能力的朋友,會合理轉化負債,利用財務槓桿的效用,使自己的財富實現增值。

現在想想,合理使用信用卡,一方面為我們積累信用度這種無形資產;另一方面,可以延遲支付緩解現金流壓力,而不只是成為隱形貧困人口用於消遣的工具。

80%的精力被消耗

作為隱形貧困人口,我曾經最熱衷的事,就是花上大量時間用於“貨比三家”。

我知道這樣既耗時間,又耗精力,但卻對此無怨無悔。

最近身邊有朋友拿到了銷售冠軍。同樣是正常上下班,為什麼他的績效會脫穎而出呢?他說:

我只是把80%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別看大家工作時間比我長,但大部分時間都在聊天刷手機,不如專心幾個小時把事情做好才是王道。

隱性貧困人口:雖然我掙得少,但我花的多呀……

他總結出賺錢無非就三個字:抓重點。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因為他們懂得把自己時間安排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一個人的時間和經歷有限,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是很難實現的。不如減輕一些消耗時間的瑣事,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的工作上,才能提高自己的工資,不為“貧窮”所困。

永遠做最重要的事情,放棄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結果才不會辜負你。

最後希望大家能掌握更多的理財小技巧,畢竟有錢更有實力。至少每月月底看賬戶餘額時,都能挺直腰板,做那20%有安全感的幸福人群。

點擊領取880元紅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