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區:打好脫貧組合拳 奏響富民“圓舞曲”

“我想學一門技術,邊陪孩子讀書邊上班,這樣既能照顧家裡又能增加收入。”東河區沙爾沁鎮沙三村貧困戶李鮮桃向就業局的入戶同志說。

東河區:打好脫貧組合拳 奏響富民“圓舞曲”

月嫂上崗了。圖片來源:今日東河微信公眾號

瞭解情況後,工作人員建議她來培訓班免費學月嫂、家政服務員等專業技術,這樣可以滿足她“兩不耽誤”的工作需求。聽完建議,李鮮桃高興地在幫扶入戶調查表上填寫了就業援助願望。這是東河區精準脫貧工作中的一幕。

近年來,東河區相繼在產業、教育、衛生健康等方面推出扶貧舉措,脫貧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2019年,貧困人口人均年純收入達15029.24元,較2018年增長12%,奏響了一曲曲脫貧攻堅的“春之聲圓舞曲”。

養殖業“養活”貧困戶

“等明年一開春,鴿子繁殖的時候,規模還會增加,算下來一年純利潤能達到1萬多”。河東鎮壕賴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趙治平興奮的說。趙治平離異後獨自一人居住,2015年因突發腦幹出血住院且後期多次復發,原本緊巴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體弱多病的趙治平僅憑在小院內,飼養肉鴿來果腹。他希望增加肉鴿數量來增收,但苦於無資金支持。河東鎮包村幹部在調查摸底過程中,將趙治平的情況摸了上來,併為他建檔立卡。在多方協調、爭取下,扶貧幹部為趙治平爭取到包頭市金融扶貧貸款的優惠政策,在郵政儲蓄銀行落實貼息貸款1萬元,併為其簡化貸款手續,一週後,趙治平就拿到了貸款。

東河區:打好脫貧組合拳 奏響富民“圓舞曲”

種鴿數量不斷增加。圖片來源:今日東河微信公眾號

目前,趙治平利用貸款將鴿舍規模擴大,種鴿數量也由原來的20對增加到50對。“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今年肯定能增收!”趙治平高興的說。

據瞭解,近年來,市直、區直機關單位結對幫扶,發揮各自特長,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扶貧;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形成扶貧合力,通過各種形式的“造血”工程讓貧困戶摘“帽子”。據瞭解,截至目前,僅爭取上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就達241萬元。

產業鏈“粘住”貧困戶

“主要是想帶動這些貧困戶經過種蒜脫貧致富。先讓他們來合作社打工,日結工錢,最重要的是讓他們來學會種蒜的技能。”東河區沙爾沁鎮海岱村村委會主任、包頭市利豐合作社副社長尚全明說。

東河區:打好脫貧組合拳 奏響富民“圓舞曲”

貧困戶搶抓農時,種大蒜。圖片來源:今日東河微信公眾號

以“龍頭企業+合作社+產業+基地+扶貧戶”的模式帶動農民脫貧致富,這是東河區加快推進精準脫貧工作的模式之一。由於種蒜本錢大,需要的勞力多,所以許多貧困戶都對種蒜猶猶豫豫。考慮到這一點,利豐合作社提出先期給貧困戶供給籽種,供給技能,之後統一收購加工。

辛召兵是東河區沙爾沁鎮海岱村的貧困戶。自打村裡成立了利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他就把4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每畝的收入翻了近十倍。

合作社還籌資建起了蔬菜保鮮庫,購買了高溫加工大蒜製品的設備,“海岱蒜”通過農業部農產品國家地理標誌登記評審。

合作社不僅銷售生蒜,還把大蒜製成黑蒜、醋醃蒜、蒜泥等質地、味道不同的大蒜製品,延伸大蒜種植的產業鏈,提升大蒜的附加值。如今,“海岱蒜”已成為村裡的主要經濟作物,每畝的收入能達到8000元左右,貧困村民搭上了“致富快車”。

好政策兜底貧困戶

“對貧困家庭學生髮放生活補貼、為貧困人口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兜底保障……”孤寡、大病、殘疾等群體是最需要幫扶的特殊貧困人群。對此,東河區建立教育和衛生健康扶貧保障機制,實行託底保障和幫扶,通過幹部“一對一”結對幫扶,著力解決特殊群體生活困難等實際問題,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特殊貧困戶實現就業創業。

東河區:打好脫貧組合拳 奏響富民“圓舞曲”

對農村貧困人口開展慢性病篩查。圖片來源:今日東河微信公眾號

在文化教育扶貧方面,出臺教育扶貧政策,對貧困家庭子女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的各個教育階段實行生活補貼,直接發放到戶,每月補貼從75元至250元不等。目前該項補貼正在陸續發放。此舉將大大減輕貧困戶的生活負擔,從源頭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在衛生健康扶貧方面,貧困人口到公立醫院就診,憑新農合參合證及本人身份證即可免掛號費,對貧困人口免費治療皮膚性疾病;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25種慢性病的費用按住院比例給予報銷,同時實行貧困人口大病保險納入商業保險領域;患有危急重疾病,除醫保報銷、醫療救助等費用外,個人自付費用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優先給予救助。

截至目前,東河區出臺教育、醫療、就業、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貧政策36項,對無法實現脫貧的貧困家庭按政策納入低保,實行兜底保障。(今日東河微信公眾號 楊恩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