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死後三十年不下葬,竟然是因為曾下嫁多爾袞?

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偉大女性並不多,像臨朝稱制的呂雉,登上九五之尊之位的武則天都是在歷史記載上有一定成就的女性。今天說一下孝莊太后,這個女人歷經三朝,陪伴一位帝王,培養兩個帝王,沒有把持朝政,但是她的成績卻是大家有目共睹,也是一位令人歎服的偉大女性。

孝莊死後三十年不下葬,竟然是因為曾下嫁多爾袞?

不管是順治,還是康熙,對孝莊的感情都是十分真摯的,他們都是孝莊一手養大培養成一位帝王的。但是,孝莊死後三十年沒有下葬,棺槨一直停放在順治帝的孝陵之側。皇家給出的說法是康熙對祖母感情甚深,不忍下葬。因為孝莊去世時,康熙要求為祖母守喪三年,後因朝臣反對,康熙也是戴孝戴了將近兩年才罷休。但是一句感情甚深,不忍下葬還是不足以令人信服,因此民間有眾多傳說。

孝莊去世前,表示自己放不下兒孫,要離兒孫近一點,不願意去跟皇太極合葬。要求在順治帝的陵墓旁安葬。這樣的要求在當時來說是極其不合理的,可是康熙帝有了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行動,直接沒讓這位老祖宗下葬,甚至是自己去世了,也沒解決這一難題。這也讓民間的揣測更多。其中大多數的想法孝莊在皇太極去世後,帶著年僅6歲的順治帝福臨,為了安身立命,不得不委身給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於是就有了不和皇太極合葬的做法。

孝莊死後三十年不下葬,竟然是因為曾下嫁多爾袞?

關於孝莊和多爾袞的傳聞有許多。在努爾哈赤去世時,多爾袞的母親便陪葬了,於是,年幼的多爾袞就養在了太宗的身邊。而孝莊則是來投奔自己的姑姑哲哲的,姑姑已經是皇太極的妃子了,她本來沒打算嫁給皇太極,原本想著先養在姑姑身邊,等到到了歲數再許配人家的。就這樣,等於皇太極和孝莊兩人同時生活在一片屋簷下。

孝莊死後三十年不下葬,竟然是因為曾下嫁多爾袞?

多爾袞和孝莊兩人年歲相當,自然話題投機,天長日久,暗生情愫。有傳聞說,多爾袞絲毫不避嫌,經常出入皇宮內院,自然就是去找孝莊的。兩人本身有情,於是在皇太極去世後,皇帝福臨年幼,多爾袞作為攝政王獨攬大權,孝莊於是“下嫁”給了多爾袞,一方面兩人本身情愫未了,另一方面自己和小皇帝有了依靠。

孝莊的做法在當時並無過錯,一來全了自己的情,二來保了皇家的權。不管怎麼說,她都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不是哪個女性都能培養出優秀的帝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