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习俗中的“献哈达”都有什么含义?

爱因爱生

“哈达”是一个印度礼仪的“藏式表达”。

这个印度礼仪,就是献花鬘。

古代印度人的传统,是贵客到家以后,先用净水给他洗脚(印度炎热,许多人是赤脚走路,走过来脚上都是尘土,所以需要浴足),然后再献上净水给洗脸。

手脚脸部都洗干净了,就会献上花鬘。

花鬘,就是一串鲜花。

直到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仍有这种民俗:将鲜花用绳子串成一个“圆环”,有人来了,就把这个花鬘挂在对方脖子上。

那么,当印度的佛教传入西藏之后,西藏位于高原,一年中大部分时候都是比较严寒的,没有那么多花,怎么办呢?

哈达就诞生了。

哈达就是一条绸缎,一般是白色,也有黄色或其他颜色。蒙古人的哈达一般是蓝色。

当贵客到来时,将哈达献给他,其实就是献花鬘的意思。

恩师夏坝仁波切学问渊博,是沈阳北塔护国法轮寺的住持,也是中国人民大学董事。

他曾在《成就盛宴导论》中这样讲:“为何要为诸佛菩萨献浴?这是古印度的规矩,迎请国王或重要人物时第一件事就是请他入浴。因为印度天气炎热,之后,为其颈项献上花鬘。高原缺少鲜花,便将花环改作哈达。在印度,沐浴是接待客人的最高礼遇。对我们而言,尊贵再无如佛者,所以在迎请诸佛菩萨时,先请之沐浴。”


现在在西藏,哈达是一种最为通行的礼物。无论任何阶层的藏民,来往时都习惯要带上一条哈达。

献哈达时的礼仪也有很多讲究,折叠的方式啊,开口朝着谁啊,等等,很复杂。

但对于汉人来说,记住这一条就够了:

对于位高于自己者,双手捧着哈达献上,让对方接过哈达挂在你脖子上。对于位低于自己者,则可将哈达直接挂到对方脖子上。

比如,你,你局长和你的司机。

你给你的司机哈达时,是把哈达挂到他的脖子上。

你给你局长哈达时,是弯着腰,双手捧着把哈达给他,让他接过来挂到你脖子上。

现在一些涉藏电视剧里经常出现位卑之人把哈达挂到位高之人脖子上的镜头,这不但是不懂,更是根本懒得查一查,否则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怎么可能犯错!


豹小白的杂货铺

去年去了一次草原,当我下车的时候,热情的蒙古族美女端着下马酒正在等着我。

这是每一个来过草原的人都要接受的蒙古族最隆重的接待礼仪——下马酒。以示草原人民的热情。

其饮法是: 1、 客人左手端乘酒银碗。
2、 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

3、 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
4、 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
5、 双手端碗,一饮而尽(一饮而尽视为对蒙古族主人的尊敬)。

还好下马酒的度数不高,不然这一下车就要喝晕了的节奏。

喝过下马酒之后,就敬献了白色的哈达。

"哈达"一词,发音上贴近藏语"卡达尔",蒙古语称"哈达噶"。在民间,哈达还被说成是仙女的飘带。

献哈达也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常在觐期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

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

哈达一般用丝绸做成。

五彩哈达是最为隆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迎亲做彩礼用的特定礼物。

送接哈达有讲究:

下辈向上辈或高僧活佛敬献哈达,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献后后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以示尊敬。

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可直接挂在对方颈上。平辈献哈达只需献于手上。

接受哈达者,身体要微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

有事求人则要到他人家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对方应允留下哈达,不应允则当面退还。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对方接受了哈达,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虽然,哈达在我们这里很少用到,但我一直保留着,是一份留念,一份友好的象征。


且看

好多意思。比如在过节日时,人们献哈达,表示节日愉快,生活幸福。最重要迎宾时献哈达,意思最虔诚、祈祷菩萨保佑你!热烈欢迎你的到来。还有唱歌献哈达意思你唱的很好,和献花一样的祝福。等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