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卫青、霍去病不死,太子刘据是否能顺利即位?


如果卫青霍去病不死,刘据上位那是妥妥的,一点问题也没有,我们先来看看刘据是怎么死的?

因为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自杀身亡。起因是因为赵夫人的儿子刘弗陵的出生,据说他在娘胎里待了十四个月,和尧一样,汉武帝便把赵夫人的钩戈宫改为尧母宫,这一改不要紧,很多人就开始猜测,汉武帝是不是想立刘弗陵为太子?于是为了迎合圣上,就开始制造巫蛊案,恰巧汉武帝这段时间老是出现幻觉,疑神疑鬼。以江充为代表的人在太子刘据房间里藏了很多木偶,搜出来后诬陷太子刘据,刘据最后听取了师傅石德的话,不能坐以待毙,竟然想出了颁发假圣旨,来抓捕江充等人,这时就有人告诉汉武帝,说太子假传圣旨,要谋反,汉武帝一听,竟然相信了,真的派兵去镇压,刘据一看父亲竟然来真的,于是决定抵抗,不抵抗也是死,所以这父子双方大战了五天五夜,最终以太子刘据的失败而告终,卫子夫以死明志,刘据逃亡后被发现自杀了。

(汉武帝刘彻剧照)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卫青在,霍去病我就不说了。卫青在足以震慑其他人不敢害太子,江充这些人正是因为卫青已死,卫家只剩下一个不受宠的卫子夫,如果说当时卫青在,作为外戚,可以说权倾朝野了,卫家的人遍布整个皇宫,太子、丞相、皇后、骠骑将军哪一个不是卫家的?卫子夫最后选择站在刘据这边,卫青还会站在汉武帝那边吗?卫青手握重兵,估计如果卫青在,汉武帝应该会掂量掂量吧!至少不会直接派兵镇压,肯定会给个解释的机会,这就好比秦始皇死后,如果扶苏不自杀,估计也就没有刘邦项羽什么事一样了。

(卫青剧照)


羽评历史

这个问题好多人问过,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非要说个所以然的话,在我看来,刘据能顺利即位,卫霍只要有一个在,都可以。卫青自不必说,资治通鉴就说卫青在时,无人敢构陷,卫青死后,那些诸如苏文江充的小人才冒了出来,卫青在一日,刘彻就犯不着起用那些奸佞。那些想要构陷太子的人根本没机会上位。

有人可能会对霍去病提出质疑,毕竟他有射杀李敢的“黑历史”,但他真的不是一个惹事的主。史记上说霍去病少言不泻,起码他不会说错什么话。而霍去病是有向他的舅舅卫青学习的,史记上明确记载的便是从不养士,他是有起码的政治觉悟的,后来请立三王,公文还是像那么回事的。还有一点就是匈奴未灭,我们知道,漠北一战只是重创了匈奴,但匈奴仍存,史记上说刘彻本想再击匈奴,但因霍去病突然去世,记划不得不搁置,霍去病对于刘彻来说很重要。(题外话:霍去病若在,李广利之流也就没有机会祸害大汉了)

不得不提一下关于那个所谓功高盖主的问题,看过一些论断,说卫霍功高盖主,即使活着,也会为刘彻忌惮,落个“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保护自己都不得了了,还怎么保护太子,那么卫霍真的让刘彻忌惮吗?我只能说扯淡。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更多的像是一种荣誉称号,因为一个最重要的职权他们没有,那就是尚书事。接下来就是我无耻的复制粘贴了:将军的职掌,顾名思义,原属军职,如前引《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将军“掌兵及四夷”,《后汉书·百官志》说将军“掌征伐背叛”,蔡质《汉仪》说将军是“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凡此皆指有军事而言,其在平时,则为皇帝的近卫武官,而大将军则系近卫武官之长。因其近卫皇帝左右,故能得委任领录尚书事,居宫中参决政事。《通考》卷五九说:

“西汉以来,大将军之官,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任出宰相之右。”

实际上大将军的权柄起自西汉武帝,如《晋书·李雄载记》所说:

“秦置丞相,总理万机,汉武之末,越以大将军统政令。”

然在西汉时,大将军权势所以超过丞相,主要还在于领尚书事。既然领尚书事,就是中朝官而非外朝官,也就是内职而非外职。故霍光对丞相车千秋说:

“始与君侯俱受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无负天下。”

所谓治内,就是在宫中决事,在外朝办事的仍是丞相。

《后汉书集解》引韦昭云:“武帝征四夷,有前后左右将军,为国爪牙,所以扬示威灵,折冲万里。”

承平之世,没有边事,这些将军也只有宿卫左右给事于中朝,参预中朝朝议。如果这些将军再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了,如萧望之以前将军领尚书事,师丹以左将军领尚书事即是。由此可见,前后左右将军除了出征之外,平时一般还兼有一种具体官职,再加以诸吏,散骑、给事中等号就成为中朝官,再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

自大将军至前后左右将军,均为重号将军,为皇帝的最高级武官。

钱大昕说得明白

“然中外朝之分,汉初盖未之有,武帝始以严助、主父偃辈入直承明,与参谋议,而其秩尚卑。卫青、霍去病虽贵幸,亦未干丞相、御史职事。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中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此西京朝局之变,史家未明言之,读者可推验而得也。”

有没有实权,领尚书事才是关键,卫霍都没领尚书事(实际上刘彻也决不会这么傻)就没有实权,刘彻不可能忌惮他们。

说了半天,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刘彻很信任卫霍,因为他们没有值得被怀疑的地方。卫霍若在,那些小人根本没有上位的机会,所以太子不会被构陷,只要他身体够好,熬得过他的老爹,他就能够即位。(当然,万一刘彻真的胡涂到家了,有卫霍还亲小人,有了巫蛊之祸,那卫霍也没有办法,造反也没兵呀,此句纯属无良脑补。)


qzuser210065680

卫青霍去病若是不死,刘据只要身体健康,别像朱标那样的话肯定能即位。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先来分析下太子当时的状况是怎样的: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的十余年里一直无子,一直到元朔元年卫子夫才为其生下长子——刘据,汉武帝对刘据是寄予厚望,七岁就将其立为太子,拜自己老师的儿子石庆为太子太傅,之后又有严青翟 、石庆之子石德任太子少傅,赵周、周勃之孙周建德、卜式任太子太傅。

刘据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武帝嫌他不像自己。再加上武帝不再喜欢年老色衰的皇后卫子夫,所以皇后和太子经常有不安的感觉。武帝知道后就让卫青给太子传话说:我朝有很多事都还处于草创阶段,再加上周围的外族对我国的侵扰不断,朕如不变更制度,后代就将失去准则依据;如不出师征伐,天下就不能安定,因此不能不使百姓们受些劳苦。但倘若后代也像朕这样去做,就等于重蹈了秦朝灭亡的覆辙。太子性格稳重好静,肯定能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虑。要找一个能够以文治国的君主,还能有谁比太子更强呢!听说皇后和太子有不安的感觉,难道真是如此吗?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转告他们。可见武帝对太子是相当信任的,并且认为太子除了刘据再无人可做。戾太子刘据

既然太子深得武帝信赖,却为何会发生巫蛊之乱呢?

由于太子宽厚仁慈,所以群臣中,为人宽厚的皆依附太子。而用法严苛的则俱诋毁太子。由于奸邪的臣子大多结党,所以在武帝身边赞赏太子的人少,故意诋毁的人反而多。卫青去世后,那些奸邪之臣认为太子不再有外家的靠山,因害怕太子即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开始竞相陷害太子。日积月累,终于发生了巫蛊之乱。

太子仁厚,即位后还会威胁到江充苏文等小人是巫蛊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卫青的去世虽不能算是巫蛊之乱发生的导火索,但也为其发生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而作为太子表兄、卫青接班人的霍去病比卫青还要早死好多年,那些人正是看到太子在朝中再无靠山才敢肆无忌惮的诬陷太子,而霍去病比卫青还要早死好多年。

卫青

霍去病

所以,我认为要是卫霍有一人在世的话,刘据绝对会即位的。


鱼击长空鹰翔浅底

卫太子刘据(前128年—前91年),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昭帝刘弗陵异母兄。母为

卫皇后

刘据生于元朔元年(前128年)春,于元狩元年(前122年)夏立为皇太子。刘据成年后,汉武帝每每巡游天下,便以国事交付太子刘据。太子为政宽厚,屡屡平反冤案,深得民心。

征和二年(前91年),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江充、韩说等人诬陷,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卫青和霍去病和刘据的死无关。卫青霍去病保护不保护刘据,都改变不了刘据的命运。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绝对权利者,他会和别人分享权力,但不会分割权力。

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汉匈战争中立功巨大,汉武帝很快给他解除军权,雪藏起来。情谊仍在,但不能威胁皇帝权力。

汉武帝的外甥霍去病(武帝的霍的姨父),一开始就是让他分卫青之权,没想到他比卫青还逆天,霍去病让汉武帝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威胁。所以,霍去病之死汉武帝也有嫌疑。

刘据,监国太子,权位仅次于汉武帝。汉武帝看到刘据才能的同时,也害怕刘据等不及自己先当皇帝。

皇帝制度下,太子是皇帝的潜在敌人,也是现任宰相和宠臣的未来威胁,很容易被攻击。真正的太子之道是装孙子,皇帝死之前始终是孝子贤孙,心甘情愿当皇帝的影子,对宰相和宠臣,保持距离但不得罪死。

刘据如果和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实权人物结党,恐怕不需要江充等人的谗言,汉武帝会立刻杀掉他们。

刘据需要的不是卫青霍去病这样的羽翼,而是一个谋臣,让他学会太子之道的谋臣,如杜受田对咸丰那样的谋臣。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历史知事

这是个想当然的问题,若大将军大司马舅舅和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表哥两个在世,似乎确保刘据登基没有问题,至少汉武帝在面对爱将且军中威望极高时会多考虑一些!

然而这都不是核心,核心是汉武帝根本就是不喜欢别人掣肘的人,他自己本来就桀骜不驯,想法走马行空,所以他不会让两个武将左右自己,哪怕有一点点趋势,他都会调整。

实际上卫青对汉武帝是非常了解的,其一生战绩一点都不比自己的外甥差,但受到封赏待遇不公时也丝毫没有怨言,甚至形为要谨慎为都不过分,即使如此也备受武帝猜疑。

而霍去病病死也仅仅23岁,此时的小伙子正是被荷尔蒙刺激的精力亢奋的年代,心智还不是足够健全,若寿命更长久肯定会有收敛,而一旦谨慎武帝必然生疑。

汉武帝在刘据死后,仍然在位近二十余年,而太子的储君生涯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也就是说当了四十年的老二,如此桀骜不驯的汉武帝能不找出些理由或毛病,而且当年牵制长公主势力和王皇后外戚的政治作用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对于太子来说,作为储君时间过长,对于汉武帝来说骨子里认为太子太弱,而且和卫青的势力对自己完成威胁。

那么就是卫青和霍去病活的更久一些,也不可能让汉武帝放心留太子刘据登基,相反的他会选择更有潜力的年轻人上位,而且肯定会清理威胁新君的实权人物,反而会使用文人如霍光一样。

然而汉武帝除了疑心太重,也有点看人不准,霍光就是例子。

因此卫青和霍去病早于汉武帝离开人世还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他们的颜面,尤其是霍去病只有让汉武帝惋惜的机会而无厌恶的想法,若舅侄两人继续存在无疑让太子的威胁更大,更能引起武帝猜疑,架空处理而晚节不保则会少了一段佳话。


嘟嘟超

所谓卫青霍去病还在,无非是指他们有武力,有军队!汉武帝活着的几个将军是打不过他们,但是既然可以假设这两位活着,也可以假设李敢也活着,而李敢必定是效忠汉武帝的,李敢的指挥能力和个人武力,超过霍去病和卫青组合,汉武帝要杀刘据,刘据还是跑不了!关键是江充,如果没有这个人,就没有后面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卫青的出生年月虽不可考,但大致活了45~48岁,这个年龄在古代应属正常,而到刘据自杀时,他最少也60岁了,这不太可能。而霍去病如不早逝,这时有49岁了,还是有些可能的。

关键就在于汉武帝太高寿了,活了将近70岁,刘据自杀时汉武帝也有65了,刘据自已也有37岁了。汉武帝为什么会相信江充,除了迷信巫蛊之术,以及晚年国内形势动荡外,我估计和父子两的年龄也有关。

我想如果二人还活着,两人没有交往甚密的,还是能保下刘据的,刘据也不会起兵,毕竟汉武帝和他们曾经关系还不错的,他们也都有过大功。不过刘据的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汉武帝心中会不会留下一个疙瘩,那就是两说了。


錚紥23169478

不能,汉武帝就深受外戚专权其害,加上自汉建立以来,就是外戚专权严重(吕后,窦太后,及他母亲王太后等等)。他怎么可能让卫青,霍去病死在自己后面?之所以别人能挑拨他和太子刘剧。最主要的矛盾还不是刘剧母亲卫家势大。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立刘弗陵为太子的时候把他母亲勾越杀了。可惜他虽然解决了外戚专权,却开启了权臣专权。这也是为什么自汉代以后都有一个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所以说巫或之乱并不是针对太子刘剧,而是针对太子后面的卫势家族。要是卫青和霍去病还活着,只会加重矛盾的激化,巫或之乱可能来的更快,规模更加巨大。霍去病本来说汉武帝用来制衡卫青的,可是霍去病为了卫青杀了李敢。霍去病之死历史还有一种猜测就是武帝弄死的。


敌百虫你不发

卫青,霍去病什么人?卫青是大将军,霍去病是骠骑将军,地位和大将军相当。他们和太子刘据什么关系?卫青是太子的舅舅,霍去病是太子的表哥。如果刘据当了皇帝,他们就是外戚。刘据有这两个牛逼的亲戚护卫肯定能顺利即位的?更不可能。汉武大帝绝不可能给后来的继承人留下这么权势熏天的外戚的,看看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就应该知道结果了。我认为卫、霍肯定会被汉武大帝除掉的。刘据即位更悬了。


江南一放翁

霍去病和卫青只要有一个在刘彻绝对不会轻举妄动,而且卫青霍去病的忠诚和能力也是刘彻所依仗的,这种人才出了后面的郭子仪才能出其右,刘据有这样的外家怎么可能会给江充李广利这种货色给害了?像污蔑太子这种事,太子进不能见皇上,退责受制于奸逆的事绝对不会发生,如果太子真的有难他们绝对有能力举兵清君侧,就算刘彻昏头也会觉醒。但历史没有如果,所以事情只能以悲剧来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