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納雍縣箐苗族為納雍苗族四個苗族支系之一,分別居住在納雍縣百興、張家灣、水東、曙光四個鄉鎮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箐林裡,張家灣鎮老翁村是箐苗族人口最多的村寨。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納雍箐苗族居住的地理環境非常惡劣,以高山箐林為主要居住地,而且人數極為稀少,自稱是“丟失在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平時,自耕、自種、自編、自織,過著男耕女織的自然生活,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清康熙三年(1644年),吳三桂剿水西,水西宣慰使安坤(彝族首領)率領水西領土上的各民族奮起反抗,苗族是其中一員,水西戰役失敗後苗族為了躲避戰亂四處逃散,他們躲到六枝、織金、納雍三地交界處海拔2000米以上的箐林中,以狩獵為生,才得以保存下來。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這支生活在黑羊大箐裡的苗族成為苗族的另一個支系——箐苗。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納雍箐苗族從裝扮上來講,頭飾特點最具突出。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頭飾呈牛角狀,用黑色髮絲揉成的長3米,重2公斤盤成“V”狀高髻。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據《淮南子·齊俗訓》記載:“三苗髽首”。而苗族的族屬淵源,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南蠻”有著密切的關係。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髽首”被許多學者專家界定其遺痕為居住在納雍等地苗族的頭飾。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由於這個支系苗族的頭飾都是用很大的木梳與黑毛線和頭髮、馬鬃等參合搓成一根根細線於頭頂挽起高髻,露出兩角,有仿牛角或月亮的痕跡,因此把這種頭飾作為“三苗髽首”的證據來論證納雍苗族與古代“三苗”的關係。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山海經·大南荒經》記載:“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觸人,人不能向”成為苗族與三苗、蚩尤之間關係的物化證據。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從許多反映各族頭飾的資料來看,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中只有苗族有牛角飾,而牛角髮飾最接近漢文獻記載蚩尤、三苗的頭飾又以這部分苗族為典型,這從一個側面支持了納雍苗族與三苗的關係是源遠流長的。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另外還有一條重要文獻《書·舜典》記載:“竄三苗於三危”。 頭飾為“髽首”的三苗集團,和堯、舜、禹進行了數代人的戰爭。而從民間苗族口碑古歌中,也說明了自己是蚩尤的後代。《黔記·卷三》記載:箐苗居山箐,在平遠州屬。種山糧為食,男女衣服均自織。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從清朝乾隆(《黔南職略》著於乾隆十五年後)到清道光年(《黔南方紀略》,著於道光年約1844-1850年)的一百多年間,居住在今納雍(納雍古屬大定、平遠、水城地)的苗族稱為“花苗、青苗、箐苗、白苗”等。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由此可知,僅以服飾而言,清乾隆時期就有四個支系的苗族定居在納雍。其具體的居住地,也能從文獻中找到。而從箐苗族的古歌詞裡和納雍百興出土的苗族文物可以明確的斷定,箐苗族明代就在納雍這塊土地上定居了。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箐苗族服飾以女裝為主,主要分刺繡、蠟染兩種。成衣形式為全刺繡和刺繡、蠟染相間兩種,其中全刺繡手工精巧,技藝高深,手法多樣,花樣精美、大方,古樸而豔麗。箐苗族服飾特點:上身前襟到腰,後披到小腿類似燕尾服的對襟上衣,下穿鑲有花條的百褶裙,腿裹擀氈羊毛護腿,腳穿翹頭桃花鞋,頭戴特製呈“V”狀木梳,盤上以祖輩老人等的頭髮揉成的長3米,重2公斤的黑色高髻髮式,顯得雍容華貴,西方學者稱為有“殿下氣質”的民族。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箐苗族全刺繡服飾,以黑色面料為底,主要配以紅、粉紅、藍、白等絲線刺繡,色調和諧柔美。刺繡手法多樣,有數紗繡、剪紙繡、編織繡、蠟染繡、拼貼繡、卷紗繡、滾繡、盤繡等。技藝有明挑(即正面挑、反面看)、暗挑(即反面挑,正面看)等。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一件苗族刺繡服飾便是一部詩史,有“穿在身上的詩史”的美譽。而完成一件衣服要3——5年的時間,工序複雜。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苗族是個無字民族,而苗族的服裝則是記載自己歷史的活史書。同時,苗族又是個經常遷徙的民族,動盪不安的生活容易丟失自己的歷史,因此用他們用針當筆、用綵線為墨,把幾千年的苦難和遷徙的坎坷繡在衣裙上,組成一部化石般的史詩。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納雍箐苗族服飾成衣全由自己種植的苧麻,經種、砍、搓、打、揉、洗、紡、織、染等多種渠道最後織成布,再在布上挑花刺繡。由幾十片鏽片縫合成衣服而成。其中無不攙雜了苗族婦女心靈手巧的技藝和寄託自己對祖先、以及祖先居住地的懷念。

蚩尤大帝的後裔——一個居住在貴州畢節市深山老箐裡的民族

箐苗服飾技藝精良,紋飾精美,花紋圖案內容涵蓋苗族五千多年的歷史信息,2008年被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代表性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