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在日本被刺,日本天皇和首相為何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菜芽、


甲午中日戰爭,雖然清政府慘敗,日本贏得也不輕鬆,明治維新以來幾十年的家底都快被掏空了,因此,清政府一認輸求和,日本也沒有窮追猛打的必要了。

軍事鬥爭轉入了外交方面的談判,在日本人面前有兩個必須正視的問題,第一就是如何在談判中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最大限度的訛詐清政府;第二則是如何快速簽約,把這些訛詐來的東西落袋為安。

因為日本人也有自己的煩惱,為了將戰爭持續下去,大舉借債,這些到期債務是必須的償還的;還有一點更為重要,那就是1840年以來的中國早已是群狼環伺,牽一髮而動全身。

日本單方面的行動,雖然得到了其他侵略國的默許,但要想獨享勝利果實,卻困難重重,其他列強十分關心日清戰爭的進展,既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損,又都想在日本的軍事行動中分一杯羹。

日本為了獨享勝利果實,必須快速的與清政府達成協議,簽訂條約。列強虎視眈眈,伺機干涉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在條約簽訂後,不還有三國干涉還遼嗎?


當然,這是後話。當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到日本的馬關春帆樓和談時,事情的進展不單單在日本國內是大事,就是在整個東北乃至世界,都是受人關注的大事。

日本人為了保證談判順利進行,儘快簽約,可以說對於李鴻章的安全無微不至,生怕節外生枝,影響談判進程。

正所謂怕什麼來什麼,偏偏李鴻章就遭遇了槍擊,一個被激情衝昏頭腦的年輕人小山豐太郎,衝著李鴻章開了一槍,好在只是傷及面部。

即使這樣,也足夠日本上下驚出一身冷汗了,李鴻章的死活關係到談判是否能順利進行,不管是李鴻章藉故身體不適,回國養病,還是因此引起列強反感,進而干涉,對於日本來說都是得不償失。

雖然談判時伊藤博文等人異常強硬,但他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夜長夢多。因此,經過三輪談判都沒談過的關於賠款的數額,從3億兩白銀被降到了2億兩,這也是合約迅速簽訂的催化劑。

李鴻章馬關遇刺,日本天皇和首相急成熱鍋上的螞蟻是可以想見的,這場關乎國運的戰爭,他們不但輸不起,任何一點節外生枝引起的風吹草動,都是他們承擔不起的。

因此,日本人向來色厲內荏,強硬的外表下不
過是為了掩飾內心脆弱實力不濟的弱點,歷史證明,對付日本,最好的靈丹妙藥就一個字――“拖”,一個“拖字決”,就可以讓日本萬劫不復!


歷史三日談

不請自來。首先先說一下李鴻章在日本遇刺的始末:

甲午戰爭時期,日本軍隊先進的武器設備將閉關鎖國的清政府打醒,而且在此時,清政府終於意識到,在正面戰場上擊敗日本無異於痴人說夢。面對愈演愈烈的戰爭形勢,清政府做出了請求停戰的勸示。在美國的干涉下,日本政府答應了清政府提出的“議和”政策,並點名要求李鴻章作為全權談判大臣前往日本。

這是李鴻章不知第幾次為清政府擦屁股了,而且這一次在他肩上的擔子非常沉重,因為在之前的作戰中,日本已經完成了對山東和遼東地區的海上控制權,並以此為跳板準備進軍清政府的老窩-北京。

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抵達日本,次日與日本方面舉行了第一次會談。日本方面指出,要想日本停戰,需答應以下三個條件:

1 日本軍隊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等地區

2 以上地區軍隊將一切武器、軍需品移交日本軍隊

3 天津、山海關的鐵路由日本方面使用,並負責在休戰期間日本軍事所產生的一切費用

條條框框,完全置清政府與無人境地,並且這種未戰而先把中國拖垮的約束是任何一個愛國人士所不想看到的。

3月24日,李鴻章撤回休戰提議,要求開始議和條件的談判。但是,日本方面還隱藏日軍向臺灣開進的事實,企圖在佔領臺灣後逼迫李鴻章就範。

在談判席上,兩國就議和條款僵持不下,但之後的一件事卻改變了這件事情的進程。3月24日下午,在第三次談判結束後,李鴻章乘轎返回驛館,在快要到達驛館時,人群中突然躥出一名日本男子,乘人多往李鴻章臉上就是一槍。之後,李鴻章左頰中彈,血染官服,當場昏迷不醒。而刺客在此時趁亂四處逃竄,溜之大吉。

行刺事件發生後,日本方面大為震怒。因為日本政府本來打算的就是借戰爭撈一筆,然後見好就收。但在關鍵時刻除了這麼一個大事件,意義可能就會變的非常不一樣了:

“若李鴻章以負傷作藉口,中途歸國,對日本國民的行為痛加非難;巧誘歐美各國,要求它們再度居中周旋,至少不難博得歐洲二、三強國的同情。而在此時,如一度引出歐洲列強的干涉,我國對中國的要求亦將陷入不得不大為讓步的地步。

本來是自己佔盡便宜的事,卻不巧一顆子彈打在了關鍵時刻,在這時候的國際大事件無異於驚天霹靂,日本政府也意識到,如果不答應清政府提出的休戰提議,則後患無窮。

李鴻章遇刺事件,一度改變了談判的進程,也對議和條款的割地、賠償款上進行了有效的影響。這顆子彈,換來了三個星期的休戰時間,而日本政府的不得不讓步,也因這顆子彈而起。


田之雲



當時的李鴻章對日本而言便是白花花的錢!

李鴻章遭槍擊案“卷宗”: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強勢崛起,這是洋人沒有意料到的事,崛起的日本則將目光投向了它覬覦已久的中國,日本在當時也只能覬覦中國。1894年底,清政府以德國人德璀琳為代表赴日求和,被日本無視。1895年,清政府委派張蔭恆與邵友濂再次赴日求和,可是日本為擴大戰爭利益,增加談判的砝碼,於是驅逐張蔭恆與邵友濂,同時點名要求由恭親王奕訢或李鴻章作為清政府代表,日本雖然提名奕訢和李鴻章,可是日本知道清政府必然選擇李鴻章,因為慈禧絕不放心奕訢。李鴻章心中雖然無奈,卻也不得不受命負責和談事宜。

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到達日本馬關,20日便迫不及待在春帆樓與日方和談。

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第三輪談判結束後,返回驛館途中,遭到日本人小山豐太郎槍擊,那顆子彈險而又險地穿過李鴻章的左臉,瞬間血湧如潮。

此事消息傳開,國際譁然,伊藤博文與陸奧皆親往探望李鴻章,同時日本遣派最好的醫生和護士照料李鴻章。值得注意的是,李案嫌犯小山豐太郎則被日本法院叛處無期徒刑,然而在1907年便獲假釋。



李鴻章遭槍擊案的背後:日本是否真的急如熱鍋上的螞蟻?

李鴻章遭槍擊案,我們歷來的看法便是此事促使日本迫於國際壓力急於簽約,甚至認為日本因此妥協,將賠款從3億降到2億亦是此案的“功勞”。可是,我們是不是忽略了此案的關鍵人物——小山豐太郎?他為何要刺殺李鴻章?真的只是因為他是日本右翼團體成員?當時的日本又有多少人沒被軍國主義裹挾?

我的看法是,小山豐太郎槍擊李鴻章是日本人自導自演的戲碼,更是日本人的試探,既是試探中國,亦是試探國際。

李鴻章是清政府在國際上的“形象代言人”,洋人論中國,可以不知慈禧與光緒,卻不可不知李鴻章。在槍擊案發生後,李鴻章在給北京發的電報中愴然說:“傷處疼,彈難出。”清政府雖然震驚於此事,可是給李的回覆卻只是:“著鴻章酌量辦理。”清政府透露出的意思很明顯,此案受傷的雖然是你李鴻章,可是,和談的事你還是要好好辦,這是清政府的態度。

在槍擊案發生後,日本最擔心的是李鴻章藉此回國,致使和談中斷,那麼此前雙方在和談中所達成的默契便會付諸東流。日本便是在借槍擊案試探清政府的底線,正是通過試探,日本知道清政府確實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談,於是在槍擊案發生後的第四輪談判中,日本向清政府極為苛刻的條件:戰爭賠款3億,承認朝鮮為獨立國家,開放通商口岸,割讓臺灣島等等。如果清政府對李鴻章遭槍擊案變現出足夠的憤怒,日本便不會有如此底氣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因為還存在不可忽略的“國際因素”。



如果李鴻章借題發揮,向國際社會哭訴,獲取國際社會的同情,那麼,國際社會對此會是什麼態度呢?這正是日本人對國際社會的試探,畢竟日本是在分英法諸國的在華蛋糕。

事實上,日本人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在日本正式提出和談條件後,李鴻章將日本的要求電報於清政府,同時建議清政府向英法美俄諸國求助,由英法諸國對日本施壓。此事被日本獲知後,日本一方面想知道國際社會的態度,一方面又想趕在英法諸國介入前順利簽約。但是,如果繼續任由李鴻章拖延的話,必然會導致國際社會的干涉,因此,日本不斷向清政府施壓。當日本意識到國家社會確實有意介入談判時,為保證自身利益便降低條件以儘快促成和談,比如將賠款由3億降到2億,最終在1895年4月17日,雙方簽訂《馬關條約》。

然而,僅僅6日後,便發生了“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德、法、意為保證自己在華利益,以“友善勸告”為由迫使日本將遼東還給清政府,甚至為日後的日俄戰爭埋下了種子。



日本並沒有因為李鴻章遭到槍擊而急成熱鍋上的螞蟻,反而是在藉此觀望清政府以及國際社會的態度,將戰爭利益最大化。

李鴻章從昏迷中甦醒過來說的那句“此血可以報國矣”,也不過是幻想罷了,該籤的仍然要籤。


吾與吾國

這還難理解嗎?李鴻章是在1895年3月24日,在日本商討馬關條約簽定時,被日本主戰的右翼刺客刺殺,希望挑起中日矛盾進一步激化,使中日戰爭繼續打下去。

繼續打下去,是清廷怕的,也是日本當局不願意的。

清廷怕,不用說了。日本當局不願意,是因為:一國小,戰力有限;二西方列強也在虎視眈眈,窺伺中華,絕不會讓日本人在中國佔太大的便宜去。連李鴻章自己在簽字(《馬關條約》)的最後關頭,對派日使團的美國顧問科士達都說:“萬一談判不成,只有遷都陝西,和日本長期作戰,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國,中國可以抵抗到無盡期。日本最後必敗求和。”


看來李鴻章很清醒,日本當局也很清楚,打下去,中國舉全國之力抵抗日本,日本必敗!

那麼,對日本來說,2億兩白銀沒了;臺灣、澎湖和遼東半島也得不到了……

因為《馬關條約》把遼東半島也割讓給了日本人,引起了俄法德的“強烈”不滿,三國加以干涉,日本被迫同意歸還遼東半島。但清廷必須繳付3千萬兩白銀的“贖遼費”以為補償……

因為李鴻章在日本遇刺,世界輿論譁然,日方便在和談條件上有所收斂。李鴻章傷勢稍愈,雙方舉行第四次談判,日方對中國賠款2億5千萬兩白銀(原來是3億兩),割讓臺灣、澎湖及遼東半島等條件決不讓步……

這就是有些人所讚譽的,李鴻章“一把骨頭一把淚為清廷省了1億白銀,為清廷苟延殘喘所做的極大貢獻”!

一顆子彈,一億兩白銀!日本天皇和首相除非是傻子,才無動於衷……


燕北林叢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李鴻章遇刺的背景。1894年,中日因半島問題發生衝突,日本在黃海大東溝偷襲大清高升號運兵船,隨後兩國宣戰。經過幾個階段的戰役,中國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威海衛相繼失守,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甚至揚言要攻入北京,再加上遼河以東防線的6萬守軍被日軍擊潰,導致清廷驚慌失措。清廷在戰場失利的情況下,曾兩度派人求和。一次是由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派天津稅務司德璀琳前往日本,另一次是清廷派遣戶部侍郎張蔭桓、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大臣,並聘美國國務卿科士達為顧問,赴日求和。但是,由於日本鑑於當時未攻下威海衛,北洋艦隊尚有餘力,這樣清廷就不會因議和而給予更多的好處,所以對這兩次求和置之不理。到了1895年3月,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限於國力和考慮到戰爭拖延於己不利,於是點名要李鴻章前來談判議和。而清廷已是驚弓之鳥,極力要求休戰,於是,在3月20日,李鴻章抵達下關春帆樓,正式與日本代表伊藤博文、陸奧宗光等和談。

和談的過程中,李鴻章在24日第三次談判結束返回驛館的路上時,被日本浪人的手槍擊中面部。日本政府聞後大驚,不僅下令立刻緝捕該名嫌犯,而且還多次前往李鴻章寓所探病,甚至天皇都親自過問李鴻章的傷勢,讓太醫為其調藥。日本人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考慮到當時日本已經作戰太久,如果繼續打下去,日本也會支持不住,所以想要儘快結束戰爭,並通過條約痛宰中國一筆。但是,李鴻章遇刺後,如果李因此而回國養病,或者因此而在日本客死,那麼,日本不僅無法結束中日戰爭從而在其中撈足好處,反而招致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甚至可能導致其他列強對中日談判的干涉。當時,清政府已經請英美法德俄等國進行調停,後來也有我們所熟知的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所以,日本人才對李鴻章遇刺才會非常著急。據傳聞,李鴻章遇刺後,本來日本人要求中國賠償3億兩白銀,現因急於達成議和,所以改為2萬兩。正好,以李鴻章遇刺為機緣,所以形成了李鴻章挨一槍讓清政府減少1萬兩賠款的說法。


國家人文歷史


歷史很好玩

先說說當時的情況吧,日本的一個叫小山六之助的人,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的成員。他不希望中日停戰,更不願意看到中日議和,一心希望將戰爭進行下去,所以決定借刺殺李鴻章,挑起中日之間的進一步矛盾,將戰爭繼續到底。當時,李鴻章被打中了右臉,當場昏迷。



甲午中日海戰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清朝的情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日本的情況。當時日本剛剛開始明治維新,國際雖然有些提升,但是畢竟國狹民少。清朝的經濟實力遠高於日本。日本是以舉國之力對抗清朝,雖然贏得了甲午海戰,但是再也無力發起進攻,甚至當時損壞的戰艦如果沒有清朝的賠款都可能沒有辦法修復。日本天皇私人財產都拿來打這場國運之戰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李鴻章遇刺身亡,或者返回國內。清朝政府拒不賠款,日本根本無力再戰。想象的所有的一切賠款都會成為泡沫。所以當時擬定的三億兩賠款迅速的做出了讓步,減少了一億兩。



當時的日本年稅收只有8000萬日元,相當於5500萬兩白銀,當時清朝賠給日本兩億多兩白銀,相當於日本政府四年的收入。可想而知這些賠款對山窮水盡的日本意味著什麼。能不著急嗎?


越關換視界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一度改變中日談判進程,雖然影響力有限,但為北京城換來了三個星期的安全期。

李鴻章在與日首相伊藤、外相陸奧會談時,伊藤明確表示,停戰條件是:

日本軍隊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及在該處的城壘;

在上述各處中國軍隊,須將一切軍器、軍需品移交給日本國軍隊;
天津、山海關間的鐵道,由日本軍務官支配管理之。中國政府擔負休戰期間日本軍事的費用。

這等於將北京城的安危直接置於日本的威脅下,不光是李鴻章,就連大清政府都不會答應。因此會談一直僵持不下。

李鴻章遇刺事件,令日本政府大為震驚,因為他們答應此事會引來西方列強的干涉。外相陸奧表示:

若李鴻章以負傷作藉口,中途歸國,對日本國民的行為痛加非難;巧誘歐美各國,要求它們再度居中周旋,至少不難博得歐洲二、三強國的同情。而在此時,如一度引出歐洲列強的干涉,我國對中國的要求亦將陷入不得不大為讓步的地步。

言外之意,日本擔心李鴻章就此事大做文章,加上西方列強的干涉,那麼日本在停戰條件上的願望很難達成。於是他與伊藤商量,決定先實現大清政府一直渴望的休戰願望,藉此表示自己的態度。

就這樣,日本無條件休戰三星期,但休戰區域限於奉天、直隸、山東三處。換言之,這三星期內,北京城暫無安全威脅。

雖然休戰,但談判繼續。後面的事情便是《馬關條約》的簽訂。

試想下,如果李鴻章中途回國,就此事大做文章,博得西方列強的同情,也許就不會有《馬關條約》裡這樣苛刻的要求,李鴻章懂其中的道理。但大清政府卻不懂,希望早日與日本達成協議,可儘早消除京師的威脅,而不是利用西方列強的矛盾來發揮作用。


五味社

總得來說,這一槍還是有些價值的。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戰爭擴展到陸地,北京危在旦夕,同時日本也點名要求李鴻章或者恭親王奕訢來日談判,不得已情況下李鴻章於1895年3月13日出發來到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談判。

但是3月24日第三次談判結束後,李鴻章在返回驛館的途中被日本右翼青年小山六之助一槍打中左臉頰,李鴻章當場昏迷。甦醒後,73歲的李鴻章不禁長嘆:“此血可以報國矣”。囑咐隨員將換下來的血衣保存下來,不要洗掉血跡。李鴻章畢竟見過世面,對國際局勢還是有相當的瞭解,深知可以做點文章。

從日本的國內環境講,此時的日本其實還沒有吞下大清的肚量,有想法沒能力,見好就收是這次戰爭的目的。而國內的右翼團體不希望中日停戰,更不希望中日議和。從國際上說,李鴻章在出發前已經要求各國列強從中調解,如此時,李鴻章離開日本回國繼續找列強調解,免不了有人同情李鴻章,從而讓他國做手漁翁之利,這是日本不願看到的。所以此事發生後伊藤博文氣急敗壞地發怒道:這一事件的發生比戰場上一兩個師團的潰敗還要嚴重!

而且天皇也派了御醫為李鴻章醫治,皇后還送來了其親手製作的繃帶。

另外刺殺雖未遂但對日本的形象大有影響,日本自己一直想塑造一個遵守國際規則並能和各文明國家愉快玩耍的國際形象,而刺殺來使明顯很粗暴,說明國民素質還是很低。從刺殺發生後,伊藤博文說服軍界元老山縣有朋陸相希望以停戰來緩解日本在國際上的不利局勢,“……歐美社會對日本的讚賞之聲到今日全變為對支那(原文如此)的憐恤之聲,反而誹謗我國國風……”。此後還來了2周的暫時停戰,到3月30日,中日停戰條約簽字。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


大樹碼頭

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1894年,日本以朝鮮東學黨起義為由,派兵進入朝鮮,挑起甲午中日戰爭。隨著清政府的節節敗退,尤其是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的失敗,戰局急轉直下,戰場由境外轉移到境內,1895年威海衛戰役失敗,北洋水軍全軍覆滅,清政府無心戀戰,乞求和談。



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抵達談判地點下關,他壓力巨大 。3月20日,李鴻章與日方全權辦理大臣的首相伊藤與外相陸奧第一次會談,雙方互閱委任狀無礙後,李立即提出備忘錄,要求在開始正式媾和談判前,先議定休戰事宜。

翌日,伊藤答覆,若中方答應日方以下條件,可以休戰:

1、日本軍隊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及在該處的城壘;

2、在上述各處中國軍隊,須將一切軍器、軍需品移交給日本國軍隊;

3、天津、山海關間的鐵道,由日本軍務官支配管理之。中國政府擔負休戰期間日本軍事的費用。

這些無理要求,清政府不可能答應,這等於未戰而將北京置於日軍的威脅之下。

3月24日,李鴻章遂只能撤回休戰提議,要求開始正式的媾和條件談判,伊藤表示將提出議和條件。至此,先行休戰以確保北京安全的要求已告失敗,中日談判進入討論媾和條款階段。

但這天,李鴻章返回住處途中,遭到日本人小山豐太郎槍擊,子彈打中臉部,流血不止。 李鴻章被刺負傷的消息傳開,各方大為震動,包括日本天皇和首相。


據記載,李鴻章遇刺期間,日本天皇派御醫診治,伊藤親自看望慰問,並處置了罪犯,日本皇后親自手織繃帶,那麼為什麼日本政府如此擔憂,原因如下:

其實日本最擔心的就是歐美列強以此為由強行干涉,這樣的話,日本和清政府的談判會處於被動之中,會做出很大的讓步,不利於當時日本的利益。

我看有的回答中說,李鴻章的一顆子彈減免了一億兩白銀,其實不是這樣的,李鴻章的這顆子彈為當時的北京換來了3個星期的休戰!

減免一億兩白銀是後期李鴻章談判的結果!

4月5號,清政府發電報同意李鴻章簽字,電報被日本破譯,但是李鴻章還是想最後爭取一下,把賠款降到最低,當時的原文如下:

李鴻章自到馬關以來,從來沒有像今天會晤這樣不惜費盡唇舌進行辯論的。他也許已經知道我方決意的主要部分不能變動,所以本日的會談中,只是在枝節問題上斤斤計較不已。例如最初要求從賠款二萬萬兩中削減五千萬兩,看見達不到目的,又要求減少二千萬兩,甚至最後竟向伊藤全權哀求,以此少許之減額,贈作歸國旅費。此種舉動,如從他的地位來說不無失態,但可能是出於‘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的意思。

只是清廷同意簽字的電報已被日方破譯,任憑李鴻章磨破嘴皮,伊藤博文也是寸步不讓!

嗚呼哀哉馬關條約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籤下的,當時軟弱無能的清政府,被日本這樣的小國打得一點脾氣都沒有,不僅僅賠款,還把臺灣割讓出去。歷史必須銘記,我輩青年一定奮發圖強,唯有強大,才能保家衛國!

我是椰子熟了,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